化学诱变筛选耐消泡剂的阿维菌素高产菌株

2014-09-01 23:16韩娜
关键词:消泡剂发酵

韩娜

摘要:本文采用实验法,运用亚硝酸诱变结合消泡剂来定向选育阿维菌素高产菌株,并得出了最终结论。

关键词:亚硝酸诱变 消泡剂 阿维链霉菌 发酵

本课题通过紫外诱变的手段,选育耐消泡剂的菌株,提高菌体本身对消泡剂的耐受,促进阿维菌素的合成,提高发酵单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出发菌株为实验室保存的菌株AV-9。

1.2 培养基 ①斜面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0,氯化钠0.05,硫酸按0.2,硫酸镁0.1,轻质碳酸钙0.3,琼脂粉1.5,pH:6.5~7.0。②种子培养基(%):玉米淀粉3.0,黄豆饼粉0.8,花生饼粉1.0,酵母膏0.4,氯化钻0.0003,淀粉酶4U/g淀粉,pH:6.8~7.0。③摇瓶发酵培养基(%):玉米淀粉15.0,豆饼粉2.5,酵母粉1.0,碳酸钙0.05,加入适量微量元素,淀粉酶4U/g淀粉,pH:6.8~7.0。

1.3 培养条件:斜面和摇瓶的培养条件均为温度28±1℃,相对湿度为45±5%。取0.1ml孢子液接入母瓶,220rpm培养40h,取1ml母瓶培养液接入发酵瓶中,培养10天后放瓶。

1.4 诱变筛选方法:①菌悬液的制备:将成熟斜面加50ml蒸馏水,刮下孢子,单层擦镜纸过滤备用。②诱变处理预试验:取过滤好的孢子液2ml与1M的醋酸缓冲液和0.1M的NaNO2溶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35℃保温不同时间进行处理,最后0.07M的Na2HPO4溶液终止反应。待诱变菌株分离后,每组选取一定数量的菌株接摇瓶进行效价测定,统计正变率,并进行诱变试验。③单菌落的培养:将处理好的孢子液进行一定量的稀释后,涂布双碟,双碟中加入4%的消泡剂,以1.3所述条件培养11天,选取单菌落制备成大试管斜面,接摇瓶进行效价的测定。④效价的测定:采用HPLC法,流动相:甲醇:水=90:10,色谱柱:4.6mm*250mm 5μm,检测波长:246nm,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根据出峰面积计算出B1效价。⑤耐消泡剂菌株的验证:经诱变选出的高单位菌株涂斜面,培养成熟后制备孢子液,取一定量的孢子液接入加4%消泡剂的摇瓶中,按④所述方法测定效价,同时以不加消泡剂的培养基作为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亚硝酸最适诱变剂量的确定。亚硝酸不同加量时菌落致死率、变异率及正变率的统计数据如下: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亚硝酸浓度的提高,致死率不断上升,在亚硝酸浓度为0.025时,致死率达到92.1%,此时的平均相对效价为112。其正变率最高,随着亚硝酸浓度的继续升高,致死率也在提高,但正变率却在降低,可能诱变剂剂量过大,会对菌种的伤害也越大。所以此试验选择亚硝酸浓度在0.025M,此时效价性状的正变率最高。

2.2 高单位菌株的选出。经诱变后,涂到加4%消泡剂的双碟上,培养10天后,加消泡剂后,菌落普遍偏黄,在正常的固体培养基中点种培养,菌落恢复了原来外观,选取200株菌落进行摇瓶实验,经初测复测得到5株效价明显提高的菌株。将这5株菌分别接至含4%消泡剂发酵瓶中,进行验证。效价情况如下:

由图2可知,加消泡剂后菌株的效价水平普遍比不加消泡剂的低,说明消泡剂的确对AV的合成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中选出的9S-189号菌株,B1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4.1%,加消泡剂后比出发菌株对照提高了17.3%,此菌株是很有价值的菌株。

2.3 耐消泡剂菌株代谢特性的考察。将9S-189和AV-9两菌株接摇瓶培养,从第3天至第10天。开始每天放3瓶进行pH、总溏、效价等相关指标的检测,以考察其代谢特性。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新菌种pH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糖代谢后的中间产物用于阿维菌素的合成,糖的利用率较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实验得到的9S-189菌株对消泡剂的耐性的确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此菌株在代谢特性上也发生了改变,使其更适应高消泡剂的环境,但此菌株还需要在大罐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沈晓鸿,张萍,等.微波诱变结合消泡劑定向选育VB12高产菌株的应用[J].中国兽药杂志,2011,45(4):18-19.

[2]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8.

[3]王芸,吴飞,曹治平.消泡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化学工程师,2008(09).

猜你喜欢
消泡剂发酵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中性墨水的消泡剂和消泡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固定化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备果醋的研究进展
酵母发酵法去除魔芋飞粉中三甲胺的研究
一株放线菌蓝色素的提取及相关研究
一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乳酸菌的分离及酸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