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意识

2014-09-01 03:35余泽洁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培养

余泽洁

摘要:研究性学习自选题开始,学生就依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问题呈现出来,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在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整理信息、数据分析、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实事求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教育不是强制的、自上而下灌输式的,而是学生借助于外部环境,调动自己的情感,通过自身的体验,自主自觉获得的。在这里,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的感悟,这就是研究性学习与德育融合的内化过程,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给德育带来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培养;思想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01-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明确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变化,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但学校的德育工作却显得滞后,不与时代合拍,德育工作还定位在“高、大、空”上,学校固有的德育模式已露弊端,造成德育工作高效低能,甚至无能。如何抓住机遇,深化创新德育改革,提高德育效能以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而采取的课程改革行动。研究性学习既符合十八大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改革要求,又受到学生欢迎,因而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从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改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实施“以德育为首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思想意识的系统构建。

研究性学习其中涉及人文类,科学类等课题。下面,以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学生上网行为调查”为例,具体阐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实践研究,其过程如下:

1、指导选题。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网上反动、迷信、黄色等不健康、甚至不健康的垃圾信息泛滥,中学生的辩别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侵害。中学生上网行为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关心的热点,希望学生能够在调查了解此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的制作、发放、回收和分析,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素养;培养中学生正确价值观、探究和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

2、组建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

时间:8周,研究内容:中学生上网行为调查。目标: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方式。

3、课题实施研究。

在此过程中,学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家长不理睬;有的有的开玩笑认为学生在闹着玩,不给予配合。但是学生能够随机应变,通过彬彬有礼的行为、优雅的谈吐,最终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访谈。并在这个过程中知道在工作中要持之以恒、主动学习适应新环境等中学生应有的必要素质。

4、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组织学生交流。

三、学生根据前期进行的资料查询、分析,多次访谈得出的结果,认真总结,用客观事实和数据进行归纳,写出了《中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并详细归纳了所调查的结论。

1、青少年上网的原因。

(1)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2)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

(3)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

(4)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 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

2、网络利与弊的辩论。

(1)网络的正面影响。

①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方法。

②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③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2)网络的负面影响。

①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潜在威胁。青少年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

②网络改变了青少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③心系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

④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3、基于上述认识,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今天的高中学生提出了如下建议:

(1)加强各方面教育。作为学校,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2)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对网吧的审批,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进行细心检查,严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培养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