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4-09-01 03:42张福龙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经验培养

张福龙

摘要:都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习惯能够提升学习生活的效率与质量,而不良的习惯则会导致学习生活事倍功半。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学习认识、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也相对较多,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的影响也较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做好铺垫。本文笔者就教学中学生的识字习惯、书写习惯、交流习惯、总结习惯、写作习惯的培养入手进行论述,谈一下我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03-01

一、自觉识字习惯

生字词学习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时期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进行“字海训练”,每个生字词写几十遍、上百遍,以期能够通过学生的重复记忆加深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也习惯了接受教师的教学任务,对于字词的“抄写”也完全是处于应付“作业”,没有一些自己的主动参与,学习效率也相对较低。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引导学生能够自觉的进行学习、自觉的去识字。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故事读物,里面适当有一些生字词,以便能够让学生自觉的去查字典进行识记。另外在教学中也需要教师能够善于运用汉字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识记,减轻学生的识字压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就根据“葱葱茏茏”这个词语引出与“艹”相关的字词,比如“蘑菇”、“蔬菜”、“花卉”、“草药”、“芭蕉”等等,让他们进行分析,比如“蘑菇”就是“艹”加上“磨姑”组成的,只要记到“蘑菇”或者“磨姑”就可以认识到另外的字词,同样的在学习“芭蕉”的时候只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巴焦”就会知道是植物“芭蕉”。这样的形式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能够促进他们在日后的识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善于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纯的死记。

二、认真书写习惯

汉字是象形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练至今形成了简体字,“方块字”是汉字的基本特点,“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是汉字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都比较随意,不注重汉字的基本结构,比如有的把上中下结构的字写成上下结构的,把左右结构的写成半包围结构的。例如有的学生就“土”、“士”不分,两横一样长,如果不是在特殊的词汇中出现,很难分清学生写的是什么字。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注重书写,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近字的分辨,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识记。例如“未”对“末”说:我的未来是长远的,所以后面一横要长,你是到穷途末路了,所以后面一横那么短!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书写过程中坐姿的引导:上身平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更加符合规范,也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

三、合作交流习惯

都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如果只是一个人进行学习,不和他人交流,那么就会闭门造车、造成学生的学习面狭窄,影响他们的有效学习。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学习认知养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他们多交流一些学习心得、学习体会,以便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比如可以组织合作研讨,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根据合作学习原理,运用合作学习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可以多样化: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组间合作、自由合作等;坚持“共同计划、共同行动,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积极交流、共享资源,分工合作、人人成功”原则,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目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四、总结归纳习惯

语文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从基本的字词识记到词汇的运用、造句,再到写作、运用,以及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成长、认知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运用,可见语文知识体系的庞大。小学时期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多,《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觉迷惑,学习的知识越多就会感觉越复杂,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总结归纳习惯,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以便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

五、坚持写作习惯

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项目,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项目。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感觉没什么可写、不知道怎么写,笔者认为“感觉没什么可写”是不存在的,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包括平常和同学们的一些对话、活动,都可以进行写作。不知道怎么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多学习,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此外在课下也要多学习、多总结、多练习,只要能够坚持有效写作,就能够很好的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来写日记、办板报,通过多样化的模式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

参考文献:

[1] 贺建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1

[2] 罗亚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新疆教育,2012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经验培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