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or愚昧无知

2014-09-01 13:37王国宇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安于现状出局肯德基

王国宇

“知足常乐”是国人奉行的一种调整心态和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它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心态的平和,不去触及于眼前的功名利禄。但现在经常有很多人把这句话当作是对待事业和工作的一种态度,从而得过且过,不思上进。

我觉得,“知足常乐”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你首先知道世界上有种种的东西,有各种的人生境界,你是在“知”的基础上然后懂得“舍”,才“常乐”的。如果你在“全然无知”的情况下“常乐”, 因为不知道而不去渴望,不去追求,那就是“愚昧”的“井底之蛙”。

世界著名畅销书作者马克·汉森说过这样一个案例:假如你生活在一座高山上,山上没有报纸没有任何的宣传工具。从小到大,你的妈妈只拿馒头给你吃,你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在吃馒头,从来没有人告诉你有水煮鱼,有肯德基,有满汉全席。你会突然想吃一块肯德基吗?当然不会!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有肯德基。

当你不知道可以环游世界时你会去做这件事吗?当你不知道有奔驰、有法拉力时你会去想要买它们吗?

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你知道”,拓宽“知”的领域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如同一场赛跑。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奔跑!奔跑!奔跑!加速!加速!加速!

在奔跑的过程中,你不能有一丝的倦怠,否则就只有被远远地甩在后面或是淘汰出局。当你落后了,并不是别人抛弃了你,而是你自我放弃的结果。跑得更快,更多的并不是与别人较量,而是与自己较劲!

对我来说,人生永远没有“知足常乐”这回事,每天都要有进步,每天都要过得更好,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比前一分前一秒更优秀!这是一种对自我的管理,更是对自我的挑战!你能够战胜自我,就能够战胜任何人。

小富即安、不思上进的人,是终究要被淘汰出局的。拿破仑·希尔说:“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要求进步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可以停留在现有的地位。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助你不断获得新的成功。”

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作为国宝级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尊贵的外宾,他的玛瑙作品《无量寿佛》曾获百花奖的金杯奖。当年,他暗下苦功琢玉三年,出师时自己的得意作品只得了99分。充满自信的他很不服气,质问评委们为什么要扣掉1分,自己明明可以打100分的。当时,作为评委之一的老工人对他说:“扣掉你一分,你还有前进的余地。要是给你100分,你就走到头了,你还有发展吗?”

一句话说得李博生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满足于自己,也不限于前辈大师们的条条框框,而是执著地走自己更艰辛的探索创作之路。30岁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永远给自己打99分”,是李博生的成功秘诀。

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筐,摘到的果实就会越来越多。一个空心的杯子,才可以继续往里倒水。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不要“知足常乐”,满足于现状,因为安于现状是前进的绊脚石。不管你现在银行账户的数字是多少位,都不要沾沾自喜,自我满足会使你陶醉于过去的收获,从而错过现在的机遇。

安于现状是成功的大敌。“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就好,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不必赚太多的钱”。假如,你的脑子被这种念头占据,你就一辈子注定贫穷。

正如汽车大王福特所说,“一个人若自以为有很多的成就,而止步不前的话,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许多穷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们牺牲了无数的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的时候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情、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跟踪而至。

我想,无论个人、组织还是民族,都不要安于现状,因为现状根本就不曾停留。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才是人活一世的根本。

一路走来,我自己就是在不断地否定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当初创立公司时的目标并不高,我曾经也想“知足常乐”过,但我很快发现,这个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行业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如果止步不前,那我就完蛋了。要想存活下去并保持势头,我必须一直如履薄冰、一直努力做得更好,我必须不断挑战自我,争取越来越大的成就。

我喜欢让自己的生活永远站在进步的最前沿,不是为了钱,仅仅是为了参与的乐趣,我一生都不会放弃努力。仔细观察你会注意到,成功的人永远都不会退休,永远都不会“知足常乐”,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摘自《闯与创》)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于现状出局肯德基
美国“找不到”肯德基
安于现状是孬种
蒙古国肯德基致247人食物中毒
给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症”找找病因
过圣诞,360万日本家庭吃肯德基
又有人号称自己获有肯德基的炸鸡配方了,不信你做做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短文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