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性保护宋哲元旧居

2014-09-02 09:29曾一智
妇女之友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乘号院旧居

曾一智

2012年4月,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武定侯胡同、大乘胡同、华嘉胡同的宋哲元旧居、孙殿英旧居传来房屋征收工作即将启动的消息,作为一名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本人立即将以往对这两处名人旧居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递交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时隔两年多,尚未得到认定结果,而宋哲元旧居的拆迁已经开始。为此再次发出抢救性保护的呼吁。

大乘胡同1号、3号、5号、华嘉胡同4号原为宅邸,民国年间为宋哲元旧居,据院内居民介绍,大乘胡同5号、1号和华嘉胡同4号原为这个大宅院的西花园和东花园。大乘胡同原名武衣库,1965年更名大乘胡同。

院内居民介绍,此院在民国年间曾为宋哲元住宅。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将萧克居5号院,孙毅中将(两位都是开国将军)居华嘉胡同4号院,1号、3号为三位少将居住。现为其后人和亲属居住。1号院内现已与3号院打通为一个大院,第一进仅有北房,月亮门后为通3号院第三进院的夹道,从这里往北,1号院东部划为华嘉胡同4号。第三进院内建筑经过翻建,但格局仍在。3号院第一进院十分完整,中有垂花门通往第二进院。大乘胡同5号和华嘉胡同4号由于有门禁不得进入。

在各种文献资料和网上很容易找到对抗日名将宋哲元的介绍,那著名的喜峰口之战让《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传唱至今。宋哲元旧居在武衣库的记录也很容易找到。

在冯其利先生所著《寻访京城清王府》一书中,记述了大乘胡同东口路北老门牌2号、3号清末为大学士额勒和布宅,前身为道光朝大学士穆彰阿宅。这两个院落分别售予爱国将领宋哲元和自来水公司周某。5号以西为夹道,夹道中19号21号院为镇国公奎瑛宅。现已随胡同西段整体消失。

中国侨联主办的《海内与海外》杂志2007年第6期发表了题为《爱国将领宋哲元的抗日生涯》的文章,在介绍宋哲元的抗战历程中提到:

1933年2月21日,日本关东军以四个师团的兵力,纠集伪军达10多万人向热河进犯,热河驻军是东北军汤玉麟部,汤征集200辆汽车,满载私家财产及大量鸦片向天津租界转送,不战而逃。就在汤逃离二小时后,日军骑兵就不费一枪一弹侵占了热河省会承德。承德失守,激起了全国军民的义愤,宋哲元所部29军已经做好了迎击日寇的准备。宋将眷属送往天津,并对副官刘汉勋说:如果我战死,就把我在北平武衣库的房子烧掉,不能留给日本鬼子。

《看历史》杂志2010年9月号发表的题为《张自忠之女首次澄清将军之死:父亲不是以死明志》的文章中写道:

张自忠上将之女,张廉云老人说:“七七事变爆发时,父亲正因病在北平家中休养,当时宋哲元军长尚在山东老家,父亲就抱病与日军进行交涉。7月11日宋哲元到了天津,14日父亲赶到天津去见他,然后奉命在天津继续与日军交涉。7月19日宋哲元返回北平。23日父亲在津对记者发表谈话,表示‘自信爱国尤向不后人。7月25日父亲奉宋哲元召,于下午五时乘平榆(北平-榆关,榆关即山海关)四次列车离开天津,当晚七时半抵北平,秦德纯(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和石友三(冀北保安司令)等到车站迎接。下车后,父亲即赶赴西城武衣库(现政协礼堂南面)的宋宅见宋哲元,然后到东城铁狮子胡同的进德社出席冀察要员会议。26日发生了广安门事件,日军向二十九军发出最后通牒。7月27日宋哲元严词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并通电全国,表明了‘自卫守土的决心。”

据北京市档案馆的资料记载,1945年10月19日,国军第十一战区第一路司令部驻平办公处迁移武衣库2号办公。也许,宋哲元的家人是将这处房产交给国家使用。

大乘胡同、华嘉胡同位于武定侯街之北,随着城市建设,已经拆除大半,大乘胡同1号、3号、5号和华嘉胡同4号都是胡同仅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见证着清代、民国、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也是城市的地标和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桃木

猜你喜欢
大乘号院旧居
《现代仪器与医疗》审稿专家表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苏高新大乘有一个“幸福的烦恼”
大乘G60
伟人旧居
大乘山下,人大代表扶贫忙
大乘佛教慈悲观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阐释
随想・延安
——于毛泽东旧居前
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
离奇的凶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