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铁路生活房屋设计方案研究

2014-09-03 10:53闫晓鸣
四川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定员宿舍房屋

闫晓鸣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43)

1 我国铁路网发展概况

2013年年底厦门至深圳铁路、西安至宝鸡高铁、西安至安康铁路等新建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0×104km,高铁突破1×104km,达到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并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1]中进度和计划的要求。

图1 “十二五”铁路网规划图

《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104km左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104km左右,如图1所示。预计201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40×108人、旅客周转量将达16 000×108人 km,货物发送量将达55×108t、货物周转量将达42 900×108tkm[2]。现阶段中国铁路总公司机关设置20个内设机构,下设18个铁路局、3个专业运输公司等企业,现职工总数204.56×104人[3],全国铁路职工平均每1 km有20.4人。

广大的铁路职工,特别是负责线路维护和养护一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繁重;尤其在西部偏远地区,因为自然环境恶劣,铁路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加艰苦。而近10年来由于铁路跨越式发展,建设投入针对性较强,对铁路一线职工服务的生活房屋建设有所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部分职工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为确保全国铁路客运、货运等运输的安全、快速和稳定,保障和改善铁路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铁路总公司从2012年规划新建和改建铁路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在铁路项目规划和建设期间,改善和提高生活房屋配置,保障铁路一线职工生产、运营及维护工作。

2 西部地区铁路生活房屋概况

2.1 生活房屋现状

经调查西部既有铁路沿线中小车站统计:职工生活房屋(宿舍)通常为每1间住3~8人,绝大部分双层床设置,人均3~4 m2,住宿十分紧张。有些地区因建设资金筹划不到位或其它原因及困难,需租用铁路沿线农村民房;职工食堂面积偏小或没有专设餐厨房间,且条件简陋;职工浴室或淋浴间普遍缺失。生活不便,自然环境差的地域,生活用水都需靠汽车或火车拉水解决,且无水冲式厕所。

2.2 在建、已建生活状况

职工生活房屋(宿舍)多数配备到每间住2人,少部分地区每间住3~4人,房间内设置独立卫生间和盥洗设备,但不能按定员数100 %配备房间;职工食堂或伙食团服务用房基本设置到位,有专职厨师或就餐服务人员,职工生活房屋(宿舍)内配备淋浴间或集中浴室。

3 生产生活房屋主要设计标准

根据《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 10011-2012)中所规定设计标准。

3.1 职工宿舍

(1)职工宿舍内宜接入有线电视、互联网,并设置卫生间,卫生间内设置淋浴器、洗手盆等,并24 h供应热水。

(2)新建铁路的职工宿舍规模,应根据铁路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和沿线城镇分布情况而定,并宜按职工人数的80%~100%配置床位数。

(3)宿舍设计建筑面积指标应采用每1人17~19m2,并应按每间住2人设计。

3.2 职工食堂

(1)根据最大当班人数240人为界限,人数以上(含240人)时可设置食堂,人数以下时可设置伙食团房屋。

(2)食堂和伙食团规模包括餐厅、厨房及辅助用房。

(3)餐厅座位数应按该单位的最大当班人数的50%就餐及二次进餐计算。

3.3 职工浴室

车站卫生特征在1~4级范围内的铁路基层生产作业单位,应设职工浴室或淋浴间。

4 西部铁路生活房屋设计分析

4.1 条件差异

我国西部铁路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地方经济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应对山区铁路、沙漠(戈壁)区铁路、冬季严寒区铁路与平原区域铁路、经济发达地区铁路的生产生活设施配备有一定的区分和区别。

本次对比分析以西安铁路局为例,其主要管辖陕西省境内铁路。陕西省南北狭长,东西窄,由北向南可分为地理、气候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关中、陕南。陕西省是中国典型跨越南北的省份之一,因此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1)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 300 m,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其区域内主要铁路为包西铁路(该范围内水源较为匮乏或水质较差,交通不便)。

(2)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经济发达,是徐兰高铁、陇海铁路陕西段主要途径之地(该范围内城镇较为密集)。

(3)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秦岭山脉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 km,南北宽约300 km,海拔1 500~2 000 m。区域内主要为西成高铁(在建)、宝成铁路、西康铁路(该范围内城镇较为分散,交通不便)。

4.2 设计情况分析

(1)西安铁路局除关中平原陇海线陕西段,其余大部分铁路均处于北部黄土高原和南部秦巴山脉的山区中,公路交通极为不便,很多职工只能靠局内开行的通勤火车上下班,不到休假的时间基本就吃住在车站和工区,对生活房屋的需求较大。考虑到沿线地方经济条件较差,且自然环境较差,车站需配套较完善的生活设施条件,满足职工安心工作的基本需求,车站单身宿舍或间休室应按规范上限100%配置,同时配置餐饮和淋浴条件。

(2)车站和段区所生活房屋设置在站段内或附近,其它工区人员就近修建集中生活房屋。方便职工工作和休息,并且可减少配属管路及其它设施的敷设。

(3)很多山区铁路车站及工区无正规进出道路,需利用村庄道路,车辆的频繁进出引起对社区道路的损坏,为此经常引起当地百姓的不满而阻止车辆进出,很多工区道路均为土路,下雨天无法出行,对应急抢修影响较大。应充分考虑通往工区办公和生活设施道路。

(4)新建铁路线的人员定编和机构设置依据规范,设计定员和铁路局生产实际需要配置定员有较大出入,造成生产生活房屋设施缺失较为多。从项目各设计阶段中,加强对定员及机构设置方面地分析及调研,参考铁路局各生产处的意见。

4.3 生活房屋设计方案分析

假设铁路车站生产生活房屋总规模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根据铁路沿线当地经济发达情况、自然条件、水源水质和交通等因素,区别考虑设计标准,以适应具体情况及满足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4.3.1 职工单身宿舍

如上述各种环境和条件皆有利或大部分有利时,宿舍规模可依据规范规定的下限按定员80%配备。房间设置成标准间模式,宿舍内设置独立卫生间及淋浴设备,平均每间宿舍建筑面积含公摊约30 m2左右,房间平面布局如图2所示。

图2 方案一(标准间)

如上述条件皆不利或大部分不利时,职工单身宿舍规模可依据规范规定的上限按定员100%配备,房间设置成普通间休室,楼内设集中卫生间、盥洗室及淋浴间,平均每间宿舍建筑面积含公摊约25 m2左右。房间平面布局如图3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生活房屋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图3 方案二(间休室、集中浴室卫生间)

比选条件标 准优 点缺 点适 用 情 况方案一职工宿舍标准间(2人/间)舒适度较高同等规模房间数较少,不能满足全部定员住宿,每间房间职工数不宜超过2人卫生间及盥洗房间内单独设置舒适度较高,方便生活利用率不高,占用房屋总面积比率相对较高淋浴间房间内单独设置舒适度较高,适合高温潮热时间较长地区常年低温寒冷地区利用率低、对供热设备数量或能力要求较高,缺水地区不宜设置 经济发达或较为发达地区、自然条件良好、水源水质较好、地形地貌影响较小、交通便利 (职工可不用全部住宿、大部分或部分职工能每天正常下班回家休息)方案二职工间休室间休室(3人/间)同等规模房间数较多,能较高比率满足职工住宿,基本可满足全部定员住宿舒适度较差,相互影响较多,不利于休息 卫生间及盥洗公共卫生间及盥洗利用率高,占用房屋总面积比率低容易短时间内集中使用,方便较差淋浴间公共淋浴间利用率高,占用房屋总面积比率低,适合北方寒冷地区集中适合保持浴房温度,对供热要求相对较低舒适度及私密性较差,人员集中使用时需等待经济不发达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或恶劣、水源缺乏、场地受限、交通不便利(职工上下班为轮换倒班制,几天或一周为一班次,靠火车或长途汽车到达工作地点)

4.3.2 食堂或伙食团

食堂或伙食团尽可能与职工宿舍合建,充分利用房屋走廊和其它附属用房面积,节约建设投资;并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一层端部,减少对房屋生活区影响,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

图4 食堂或伙食团布置方案

4.3.3 总规划布置

办公生产房屋和生活房屋总平面布置规划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相对区域,整个布局紧凑、规整,人员联系方便,缩短配套道路、管线等,节约土地资源,总图如图5所示。

图5 生产生活房屋集中布置方案

5 结束语

针对我国西部铁路分布区域广、线路长、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规范所制定的标准,在职工生活房屋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并充分征求相关方意见,建设适应西部地区的铁路生活房屋,以落实铁路总公司关于保障和补强铁路生活房屋的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M].北京,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计[2011]80号.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R] .20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概况[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

[4] TB 10011-2012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S]

猜你喜欢
定员宿舍房屋
日本政府“普遍减、重点增”定员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热得快炸了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学校到底是谁的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煤炭企业井下劳动定员方法优化研究
作品四
以扁平高效智能信息化流程为依托打造国内领先的劳动生产率
门禁管理系统在民爆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