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建筑价值取向引人思考

2014-09-03 10:53叶力天
四川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贝聿铭卢浮宫甲方

叶力天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1]。

本文以笔者实习做的项目以及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卢浮宫扩建工程为例,来谈论一下设计师、业主以及使用者之间的价值取向差异,以及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1 住宅小区规划

笔者在大学五年级时在学校的设计院实习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做了一些住宅小区规划,现以其中的一个项目为例进行探讨。

这个规划的方案如图1所示。甲方所给的条件主要有为了能得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要把整个小区的外围全部做成商业建筑,还有要采用大进深,局部甚至做成点式住宅以得到所允许的最高容积率。因此被迫一遍遍地修改,一遍遍地计算以确定日照能不能通过。

图1 小区总平面以及日照分析

所做出来的建筑可想而知,问题很多很多。如房间进深过大,致使房间内部采光不足;点式住宅一梯六户甚至八户,过于拥挤,直接严重地影响到了住户的生活品质;周边全部都是商业使其遭受严重的噪声干扰等等。

笔者相信这也是当今建筑界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甲方对建筑的经济利益过度的追求。当然甲方作为开发商,挣钱肯定是最主要目的,但是凡事都应该有个度。现在很多甲方甚至可以扩大到整个社会,人们为了多挣钱,为了省钱,真的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偷工减料,捡规范的漏洞,等等。

因此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要完善我们的规范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建筑师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作为建筑师中的一员,即使现在不是,笔者相信终有一天会是。所以要更多的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行设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觉悟的逐渐提高,还有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上述现象会慢慢减少。

2 贝聿铭卢浮宫扩建工程

与贝聿铭以往所做过的项目截然不同, 卢浮宫的修复把政治、建筑和历史纠结在了一起。“大卢浮宫”的中心是一座玻璃金字塔, 它也是卢浮宫新的入口(图2)。当这一设想在当时传达给法国公众时, 激起了全国上下的反对。最初他被抵毁为法兰西文化亵读者, “大卢浮宫”建成后他却被奉为法国的国家英雄。

图2 卢浮宫

这一成功,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所欠缺的。

2.1 建筑师的责任感

在贝聿铭刚刚接受邀请的时候,他就提出他先作为顾问,全面地考察卢浮宫,熟悉建筑情况,并且用这段时间使双方相互了解。还有贝曾说过“第二次参观后,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要为博物馆做点什么”[2]。

笔者认为这种责任感,这种对工作的热忱,是其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现在的我们,往往把工作、把设计仅仅当成是挣钱的手段,把自己看成是画图员,一切都听甲方的指挥,甚至著名建筑师约翰逊的名言都是“我就是个妓女,业主让我摆什么姿势我就摆什么姿势”[3]。这一切让我们失去了创作的激情,每天都在痛苦中生活,痛苦工作,怎么可能产生好的设计呢。

2.2 建设方的支持

贝聿铭曾跟法国总统密特朗说:“除非可行,否则我不会这样干”。这也许在我们无名的建筑师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进行汇报审核的时候,委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毫不留情地指责贝聿铭设计的每一个方面。甚至曾有报纸将其描述为“肤浅的、冰冷的和荒唐的”建筑物、“巴黎脸上的暗疮”[2],等等。但是这一切的问题,都没有阻挡这个伟大的建筑物的最终落成,这一切和法国总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落成典礼上总统庄重地说“你所创造的美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历史上”[2]。

3 结束语

建筑策划的首要责任就是将建筑师在设计中所应表达的价值论述清楚。[4]这些价值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主观的角度来说有使用者、甲方和建筑师,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就更多了,例如环境、地域、技术、文脉、空间等等。要想产生优秀的建筑、经典的作品,就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当然其中肯定有一方面或者几方面是占主要地位的,例如国家美术馆东馆(图3)的地形和文脉是主要的,圆顶冰屋是对北极圈内的严寒气候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伦敦水晶宫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他的时间又是其价值主导的限制因素,等等。

图3 国家美术馆东馆

作为建筑师的我们,一定要争取调和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周全,综合多方的价值取向,包括甲方、使用者和自己,还有客观的因素,设计出符合时代、功能适用的建筑。

(图片主要来源:1. http://photo.zhulong.com;2. http://image.baidu.com。)

[1] 韩继超.我国传统价值取向对当代教育的影响[M].大家,2011,(20)

[2] (美)赖贝克.从魔鬼到英雄:贝聿铭历险卢浮宫[J].胡纹,刘涛,译.世界建筑,1997,(1)

[3] 方晓风.建筑:时尚还是永恒?[J].装饰,2011,(3)

[4] (美)罗伯特·G·赫什伯格.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M].汪芳,李天骄,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荆其敏,张丽安.永远的建筑大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6] 邹广天.建筑计划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新成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贝聿铭卢浮宫甲方
卢浮宫开通线上版
卢浮宫邮政局改造
房地产工程中甲方管理成效提升策略
施工中的甲方质量控制研究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做生活的甲方很奢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