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例人工流产妇女情况调查分析

2014-09-04 09:12冯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避孕措施生殖流产

冯娇

人工流产作为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措施和补救避孕失败的方法, 不仅给妇女带来严重的精神痛苦, 还严重损害妇女的生殖健康[1]。为了更好地了解沈阳市于洪区妇女人工流产的现状, 加强本地妇女人群特征的健康宣教, 促进本地区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对就诊妇女进行调查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选取2011年1月3日~2013年12月28日期间来本院行人工流产的沈阳市于洪区妇女1000例。研究对象妊娠均<10周, 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

1.2 方法 在接待人工流产妇女就诊时, 由接诊医生现场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 由专人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婚姻状态、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学历、人工流产原因及孕产次数、避孕情况、生殖及性卫生情况进行登记, 并对人工流产前末次终止妊娠方式进行调查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调查1000例育龄妇女, 年龄18~47岁, 平均年龄(29.87±5.598)岁, 以23~33岁年龄组人数最多, 占82.30%。其次为33~38岁组, 占18.60%, 18~23岁组所占比例为8.00%。文化程度人流产妇女中, 初中文化程度者占64.80%, 高中或中专文化者, 占20.60%。人工流产妇女中未生育者106例,占10.60%;生育一孩者617例, 占61.70%;生育两孩者275例,占27.50%;生育三孩者2例, 占0.02%;首次人工流产者203例, 占20.30%;既往1次人流史者442例, 占44.2%;2次人流史者217例, 占21.70%;3次人流史者99例, 占9.90%;4次以上人流史者39例, 占3.90%。

3 讨论

人工流产妇女及其配偶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态度为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 不懂得避孕措施, 或避孕措施使用不当是造成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2]。在临床工作中, 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流产经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人群普及避孕知识, 选择不同避孕工具, 减少避孕失败风险, 提高避孕有效率, 提高本地区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3.1 妇女年龄与避孕失败有重要的关系 此次的调查中年龄最小的18岁, 最大者为47岁, 年龄跨度较大。从年龄分组来看, 23~33岁年龄组人工流产者人数最多, 占82.30%, 此年龄段正是女性生殖能力旺盛时期, 综合身体各方面因素,此阶段生育能力较强。因此, 23~33岁年龄段的女性应为女性生殖健康的防护的重点人群。

3.2 职业和文化程度与避孕的关系 本次调查发现人工流产者和其配偶受教育程度中, 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者占调查人群的76.90%, 其配偶初中和高中文化的占有78.80%。分析原因可能与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环境导致文化层次和经济收入偏低有关, 从而导致没有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认识, 对避孕措施不重视,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3]。

3.3 妇女流产史和生育史及对待婚姻态度直接影响人工流产的比例 在此研究的已婚妇女中, 829例属于计划外妊娠。其中76例属于婚外情妊娠, 未婚妊娠有171例。这是由于随着经济发展和性观念的开放, 越来越多的未婚先孕和婚外情发生[4], 此人群大多选择人工流产来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安定团结。

妇女生殖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 还关系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和后代的人口素质[5]。关注女性生殖健康, 有利于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长远发展。

[1]袁世一.人工流产中的伦理问题浅谈.科技致富向导, 2011 (35):108-108.

[2]林淑红.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者生殖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 29(4):233-234.

[3]袁金燕.流产后服务对降低未婚女性重复流产的作用.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9):162-163.

[4]丁翠元, 韩爱华, 徐有涛, 等.657例早孕人工流产原因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 10(6):116-117.

[5]邓亚丽, 李晓玲.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实用预防医学, 2008, 15(1):166-167.

猜你喜欢
避孕措施生殖流产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