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探索路:由数字化走向智慧化

2014-09-07 08:48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15期
关键词:城管深圳市深圳

十年于人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于深圳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由粗放到精细、由懵懂到清晰的成长历练。在深圳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主任吴锋看来,在数字化城市管理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十年只是个开始。

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众所周知,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现代化城市。深圳每一天日新月异的建设成果同时也是对城市管理不断加码的挑战。

迅速扩张中的城市建设,带来人口的短时间急剧膨胀。数据显示,在改革开放最初的二十年间,深圳的人口增长了近二十倍,意味着每年新增超过一百万人,至今深圳已发展成为管理人口超1800万的特大型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的配套设施功能带来巨大的压力。不断加速的人口流动和复杂的人口结构情况,良莠不齐的人口素质等等因素,进一步加剧城市管理难度。快速增长的物流速度,对城市基础设施带来超常规的损坏,不断加重城市管理和运维成本,挑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规划和建设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性,也给城管工作带来种种困难。

同时,城市管理机制体制和运行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成为制约深圳城市管理提升的新的障碍。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面前,深圳的传统城市管理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转变观念,引进先进科技,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信息化再创“深圳速度”

为了破解城市管理的难题,深圳城管人一直在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来创新城市管理之路。

2002年,“深圳市城市管理指挥监控中心”建成运行。城管监控中心应用了当时的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研发城市管理指挥监控系统,配备相应设施,初步具备了统一受理城管投诉、应急指挥协调、城市视频监测等职能,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12月,深圳市承担完成了原建设部“深圳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示范应用工程”项目——这是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首次尝试。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并向全国推广,深圳市积极响应,10月,深圳被原建设部列入数字化城市管理首批10个试点城市(城区)名单。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要求,深圳大力建设数字城管,2006年,特区内包括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四区在内的一期项目建成并上线试运行,同年10月完成原建设部的验收;2007年第一季度,宝安、龙岗两个区的二期工程建设完成。深圳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的特大城市。

深圳数字化城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从管理体制到机制进行了大创新,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

可以说,深圳数字化城市管理创造了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深圳速度”。

数字化城管成绩斐然

>>数字城管宣传活动

深圳数字化城管将城市公共区域的七大类124小类的部件及六大类76小类事件列入了管理的范围,建成与21个市属政府部门和驻深单位、15个市级企业、十个区、57个街道办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处置机制,形成了“大城管”的管理格局。“大城管”管理格局有效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管理反应速度,提升城市管理处置质量,带来了城市运维的高效运行。

吴锋介绍说,与其他城市以区一级为主的城管系统建设模式不同,深圳实行“统一接入、分布受理、分级处置、重心下移”的运行模式。数字城管所有案件都从市级平台统一接入,并按属地管理分派至各区平台,市级平台负责全市统一平台的建设维护、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市级单位、各区及各街道的考核、评价等宏观管理工作。各区平台则具体负责信息采集、案件派遣核实、案件处置协调等具体运行工作。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全市数字城管系统的规范运行,又充分发挥了各区的积极性,实现了较高的效能。

自上线运行以来,深圳市数字城管系统共受理各类城管案件980万宗,日均受理量3500宗以上,是系统运行前的90倍,结案率逐年提升,2013年结案率为99.79%,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市容市貌及市民安全出行的问题,为提升深圳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发挥了重要贡献。

由数字化走向智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数字化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在数字城管探索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管理运行模式,一方面在持续不断跟踪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深入研究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化趋势。

吴锋表示,深圳数字城管建成运行近十年来,全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不多,但是软件的升级改造一直在持续进行中。根据城管业务工作的需要,基本上是每周会有一个软件系统的修正,目前大改的版本已经进行到第三版。各区的系统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入了最新的、智慧化的模块,提升了系统性能。更为功能强大和智慧化的第四版,整合了最新的城市实景、高清视频、自动识别等功能,于今年6月在龙华新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开始试运行,不久将正式运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众服务,目前也在系统中实现,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也已经接入,公园、绿道、古树加挂二维码等更多的便民服务和公众参与在不断地完善中。

吴锋表示,未来的深圳智慧城管将以制度创新、公众参与互动、开放协同、以人为本为主要理念,注重营造全社会参与塑造城市公共价值,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更全面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更智能的应用、更人本的服务,实现创新时代的城市管理再创新。

“目标只有一个,”吴锋说,“让城市更美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城管深圳市深圳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济宁城管大年撕春联惹“众怒”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