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南京拥抱青年奥运

2014-09-10 09:13张宏
中国报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青奥青奥会南京

本刊记者 张宏

青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南京做好了万全准备。相信这个盛夏的八月,古都南京将以最青春的姿态迎接青奥会的到来。

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南京青奥会”)将于8月16日至28日在江苏南京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大家庭又一次来到中国。届时,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名运动员、随队官员、青年大使将在南京共同演绎一场体育盛会、文化盛宴、青春盛事。

四年前,南京以“办赛事、建城市、留遗产、惠民生”为口号,组织开展青奥会筹备工作,市民、城市与青奥共同成长。现在,青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习近平总书记就办好青奥会作出了“南京青奥会要办得精彩,办出中国特色”的指示,相信在这个盛夏的八月,古都南京将以最青春的姿态向世人展示青春梦、中国梦与世界梦完美交融的绚丽画卷。

魅力青奥喜迎八方宾客

南京青奥会已进入读秒倒计时阶段,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系列节点性的活动,可以为我们勾勒出整个筹备工作的清晰脉络:青奥会火种采集圆满举行,网络火炬顺利传递,代表团团长大会成功召开,场馆维修改造已经完成,开闭幕式组织准备进展顺利,赛时指挥体系全面运转,新闻宣传有序展开,文化教育活动相应开展……而贯穿筹备全过程的是南京青奥组委会始终秉持着“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绿色青奥”的举办理念。

7月17日,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倒计时30天之际,江苏省省长、南京青奥组委主席李学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一理念着重进行了阐释。“活力青奥”突出青少年主体,办一届青春的盛会,并通过搭建世界青少年交流的平台,加深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人文青奥”弘扬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青奥这个载体,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梦、青春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相通相融;“绿色青奥”则是积极倡导和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绿色、环保、节约、可持续的要求筹办南京青奥会。

其中,践行“绿色青奥”理念,青奥村等青奥设施就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绿色风景线。作为南京青奥会的重要场所,青奥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据了解,青奥村建设完全遵循节能、绿色的特点,比如雨水收集系统、环保涂料、对周边电厂废蒸汽的利用和太阳光的采集利用等极具环保、和谐的设计理念。

除了青奥村,青奥会的27个竞赛场馆、8个非竞赛场馆,也都以环保、节俭、绿色为宗旨。玄武湖、紫金山、老山、金牛湖,这些南京的山水名片,都将在青奥会上向世界展现它们的美丽,青奥会12个比赛大项都会在这些青山绿水间“开战”。比如,作为青奥会帆船赛事比赛地的金牛湖,在赛场建筑设计方面就引入了“隐”的理念,依托自然生态,把赛事指挥中心设计成“帆船”的造型,俯瞰整个建筑恰似一艘踏浪远航的帆船。

7月15日,南京青奥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南京市长缪瑞林表示,目前各项工作已进入赛时试运行阶段,青奥会赛时体系顺畅高效运行,涉青奥重大基础工程全面收官,城市运行保障能级有效提升,城市环境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安保维稳措施严密细致推进,“可以说,南京已经准备好了!”

谈起南京青奥会即将展示的精彩,缪瑞林如数家珍:“尤其是‘重头戏’开闭幕式,虽然我们的预算费用是目前为止所有重大体育赛事中最低的,但呈现的绝对将是一场‘饕餮盛宴’。”至于具体的内容,缪瑞林卖了个关子,“暂时保密,但肯定是一个精彩圆满的开幕式”。

古都南京自信展新颜

一场体育盛会,带来的是一座城市的华美“蝶变”,借着青奥会的东风,南京市民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实惠。街巷干净了、小区整洁了、停车有序了、水清了、地绿了,百姓眼中的类似变化,不甚枚举。

“青奥会在南京举办,对于南京的城市发展、转型发展有着深刻意义。作为执政者,我希望更多地从市民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把城市治理得更好。”在回答办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时,缪瑞林如此表示。

市民孙先生是一位老南京,谈到青奥会他说:“青奥会的举办是非常受欢欣鼓舞的一件好事,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南京各个比赛场馆、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城市绿化,还有人文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现在只欠东风了”。

在这背后,是南京全市上下对城市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南京青奥组委执行主席、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城市保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我们保证会有一个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空气和整体环境,这是南京举办青奥会的前提,也是南京人民的福祉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几年里,南京在治理空气和水环境、关停搬迁化工企业、防止工地扬尘、治理汽车尾气、绿化和生态修复等领域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据了解,今年以来,南京市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36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同时制定了具体的举措,如关停了30家“三高两低”企业,同时启动四大工业片区布局调整;对一部分重点高排放的企业,青奥期间将实行限产甚至停产等举措;目前南京二电厂已关闭;到6月底为止,超过五万辆黄标车被淘汰。此外,还采取了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内的三省一市联防联控机制等,确保青奥期间空气达标。

杨卫泽表示,这是一条“硬杠杠”,南京不仅要在青奥会期间“达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倒逼机制,让好环境能一直保持下去。

每一届奥运会都会给举办城市留下一笔丰富的奥运遗产,青奥会自然也不例外。对南京来说,进入“青奥时刻”,并不仅仅意味着赛时运行阶段的开始,也是这座有着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城揭开崭新一页的开始。

正如杨卫泽所言,奥运最精华的遗产,不在于留下多少雕塑、场馆和设施,而在于能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精神和制度环境,在于奥运精神植根于青少年乃至全民心中,在于全民树立环保健康理念……这些,都将成为南京这座城市基因的一部分。

当然,无论是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还是更蓝的天、更绿的水;无论是节俭勤廉的理念,还是青少年的热情激情……“青奥时刻”下的南京,将在这个八月给世界一个惊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青奥TIPS

参赛运动员

204个国家和地区共3787名运动员完成报名。其中,中国123名运动员参赛。

吉祥物

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色彩上呼应了南京青奥会会徽。砳字谐音乐,又象征劈山开路、在探索中奋勇前行。

青奥原则

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5岁到18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

会徽

青奥会会徽图形由三部分组成,以青奥会英文名称及视觉标志为基础,以举办年份数 字“2014” 为 构图过渡, 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

猜你喜欢
青奥青奥会南京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青奥轴线隧道无线通信系统干扰解决方案分析
南京·九间堂
南京青奥景观桥钢与混凝土混合塔受力分析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青奥会自来水保供工程管道穿越滁河的防洪评价
青奥会研究若干重点领域综述
献力绿色青奥,英达热再生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