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治林下魔芋软腐病药效试验

2014-09-10 06:28李江涛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灌根链霉素软腐病

李江涛

(邢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北 邢台 054020)

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为野生,由于经济价值高,逐步发展成为人工栽培种。魔芋茎的葡甘露聚糖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60%,是目前工业大量提取葡甘露聚糖的唯一来源。魔芋茎的葡甘露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可溶性半纤维素,具有抗癌、减肥和降血脂等保健功能和独特的理化性能。在食品、医药、油气钻探、纺织印染、化工和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国际上对魔芋的需求近年来日益增长。因此,魔芋的市场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魔芋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其病菌可随病残体、病块茎在土壤中或贮藏的种芋中越冬,田间的病菌传播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或昆虫传病。病菌通过各种伤口(如:虫伤口、耕作中造成的机械伤口)侵入植株。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软腐病的发生和流行。河北省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直至9月上、中旬病害才趋于停止。魔芋软腐病在苗期表现为苗尖弯曲,叶不能完全展开,下部叶柄、种芋腐烂;生长期发病,植株半边发黄或整株发黄,有的叶片略显萎蔫,病害发展可导致整株枯死;生长期发病还可表现为叶柄茎部腐烂,导致折断倒状,由于发病快,叶片仍为绿色;软腐病在贮藏期还可引起种芋和块茎腐烂,若条件适合继续蔓延,使健康种芋带菌。以上无论任何部分腐烂,腐烂处均有恶臭气味。

2010~2013年我们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张王疃乡和王虎寨乡首次进行了林下种植魔芋综合技术示范,2010年至今已经利用林下土地资源间作魔芋208.6hm2,并建立了70hm2良种示范园。通过4a的示范推广,总结出了适合河北省南部平原地区林下种植魔芋的一套林芋立体种植模式综合技术,但是制约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技术是怎样有效防治魔芋软腐病的发生。通过4a的试验研究,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张王疃乡和王虎寨乡开展了不同药剂及不同用药方法防治软腐病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72%农用硫酸链霉素进行灌根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该研究解决了魔芋软腐病在冀南平原难以防控的技术难题,突破了制约林下魔芋大面积推广的技术因子。

1 化学药剂种类药效试验

1.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张王疃乡,化学药剂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绿乳铜和25%多菌灵。药械为背负式手压喷雾器。

于2011年进行了不同用药种类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的试验。试验共选用了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20%绿乳铜500倍液,25%多菌灵250倍和空白对照4个处理,3次重复,每组处理100株。软腐病发病初期6月30日全株喷施第1次药,以后每次间隔10d,共施药3次。

2 结果与分析

7月30日调查防治效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于软腐病发病初期连续喷施3次,对软腐病防效平均达到71%,防效较好,20%绿乳铜500倍液,25%多菌灵250倍防效仅为56.3%和50.3%,防效均不理想。

表1 不同用药种类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表2 不同用药方法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3 用药方法药效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乡,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药械为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在生长季对1a生林下魔芋植株进行喷雾。

在2011年用药种类选择的基础上,于2012年进行了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不同用药方法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每组处理100株,处理内各小区随机排列。用药时间为6月30日和7月10日、7月20日。灌根处理每株灌150mL。

处理1:不施药(对照);处理2:喷雾3次;处理3:第1次用药为灌根,第2、3次用药为喷雾;处理4:灌根3次;

3.2 结果分析

防效结果见表2。从表2可看出:灌根3次防效最好,防效达到89%。灌根1次、加喷雾2次的防效次之,为76.7%,喷雾3次防效最差,为71.7%。总体是灌根效果优于喷雾效果。

4 小结

林下种植魔芋防病是关键,在把握好种子消毒,土壤消毒的前提下,生长季魔芋软腐病的防治关键是使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为主要防治药剂、以药液灌根为主要的有效防治方法。

猜你喜欢
灌根链霉素软腐病
噻虫嗪经不同施药方式施用后对桃蚜种群的影响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