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高寒地区设施葡萄间作技术研究

2014-09-10 06:28郭在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葡萄设施栽培

郭在军 ,张 金 ,李 平

(1.张家口市北石塄林场,河北 尚义 076750;2.张家口市南壕堑林场,河北 尚义 076750)

北石塄林场地处冀北的张家口坝上,是我国风沙源治理的主要项目区之一。近年来,坝上地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本项研究,立足坝上的特定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蔬菜大棚设施,探索温室大棚内葡萄、蔬菜育苗间作,在保证蔬菜育苗前提下,利用日光温室增加积温,保证葡萄生长所需,同时,利用温室设施条件解决葡萄安全越冬的问题。实现坝上地区一个温室1a两次收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坝上地区年降雨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葡萄品质。坝上葡萄开始生长晚,葡萄果实成熟晚,利用设施条件可推迟葡萄采收,巨峰和美国红提到10月20日采收,有效延长华北地区鲜葡萄应市期。

该项研究有效解决项目区农民的增收问题,为发展项目区高效设施农业提供科学依据。对稳定退耕还林成果,加快风沙源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1 栽培区自然条件

项目区位于北纬41°,平均海拔1400m左右。无霜期短,初霜冻最早9月10日,晚霜冻最迟6月9日,无霜期平均90~100d;年降雨量少,年均不足400mm;光照充足,年均2800h;紫外线强;气候冷凉,1月平均气温-15.5~-17.0℃,7月平均气温16.0~18.0℃,年均气温2.4℃;≥10℃有效积温严重不足,平均2027℃;昼夜温差大,在作物生长期内,相差11~14℃;冬季寒冷,冷空气活动频繁,极端低温超过30℃。风大而多。土壤为栗钙土,中性至碱性。由此可见,尚义县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冬天冷是制约尚义发展葡萄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试验在2007年10月北石塄林场进行,利用现有的蔬菜大棚设施(一面坡日光温室),脊高3m,长32~64m,宽7m。供试葡萄品种为巨峰、美国红提、超级无核。栽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5.25万~75万kg,并加入2250~3750kg过磷酸钙。

2.2 坝上设施葡萄品种筛选

2.2.1 物候期调查

调查坝上设施栽培葡萄各品种的萌芽期、花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等。

2.2.2 新梢生长情况调查

每品种随机抽3株,每株抽10个新梢调查节间长度、新梢粗度等,共调查30个新梢。

2.2.3 产量和品质情况调查

果实成熟后每品种随机抽30株,调查每株结果穗数、穗重。每品种随机抽10穗,每穗抽3粒调查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共调查30粒。

2.3 坝上设施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2.3.1 抗寒栽培方式确定

①抗寒栽培方式研究。试验设2个试验因素,分别为砧木和越冬防寒埋土厚度。砧木为自根砧和贝达砧2个水平,越冬防寒埋土厚度30cm和50cm,调查越冬后葡萄生长情况。

②栽植密度的研究。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A篱架1m×2m,处理B为棚架0.5m×4m,处理C为棚架1m×4m,随机区组设计,单行为1个小区,重复5次,调查各处理的单株产量。

2.3.2 管理技术

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调节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有效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2.3.3 环境调控技术

设施葡萄环境调控尤为重要,通过环境调控技术研究,确定坝上设施栽培葡萄的温度、光照、湿度和二氧化碳调控措施,满足葡萄的生长发育需要,确保设施葡萄高产和优质。

3 研究结果

3.1 坝上设施葡萄品种筛选

3.1.1 物候期调查

坝上设施栽培葡萄各品种物候期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超级无核果实成熟最早,其次是巨峰,美国红提最晚。

表1 坝上设施葡萄物候期调查 2009年

3.1.2 新梢生长情况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坝上设施葡萄3个品种新梢生长均良好、健壮,叶片无病害发生。

表2 坝上设施葡萄新梢生长情况调查 2009年

3.1.3 产量和品质情况调查

通过坝上设施葡萄产量和品质的研究,8a生3个品种均较丰产(栽植密度均为棚架0.5m×4m),单株产量均达6kg以上。超级无核成熟较早,延迟到9月底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7.5%,而巨峰和美国红提到10月20日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达18.5%、21.0%(见表3)。

表3 坝上设施葡萄产量和品质情况调查 2009年

综合考虑各品种物候期、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和品质,巨峰和美国红提适宜坝上延后栽培,延长鲜食葡萄采收期。

3.2 坝上设施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3.2.1 抗寒栽培方式

坝上设施栽培葡萄采收后,打开通风口降温,促使葡萄落叶进入休眠期。落叶后封闭通风口,浇1次冻水,然后进行冬剪,冬剪后按处理要求埋土,并加盖草帘。越冬后葡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葡萄自根砧越冬抗寒能力较差,埋土厚度30cm,根系受冻,表现为萌芽不整齐,叶片发黄,新梢生长缓慢。自根砧埋土50cm、贝达砧埋土30cm和50cm均安全越冬,生长正常,说明贝达砧抗寒性强,适宜坝上设施栽培,埋土厚度为30cm可安全越冬。

表4 坝上设施葡萄品质情况调查 2009年

3.2.2 栽植密度的研究

通过栽植密度试验,各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见表5。同品种进行方差分析,各处理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产量方差分析结果:株行距1m×2m与0.5m×4m的差异不显著,二者与株行距1m×4m的差异均达0.05显著水平。说明坝上设施栽培葡萄适宜栽植密度为4995株/hm2,篱架栽培株行距为1m×2m,棚架栽培株行距为0.5m×4m。

3.2.3 栽植技术

按栽植株行距挖深80~100cm、宽1m的定植沟。表土放于沟的一侧,心土放在沟的另一侧。然后施腐熟的农家肥,最好是鸡羊粪。每公顷施肥至少达到52500~75000kg,并加入2250~3750kg过磷酸钙充分腐熟,将粪肥、表土均匀混合,填入沟内的中下层,然后再用行间表土回填至地表或稍高,心土做埂并填补行间取走的表土部分。平整作畦,灌水沉实,准备定植。

栽植前先剪去死伤根,然后用50mg/L的萘乙酸或25mg/L的吲哚乙酸浸根20~24h,可显著提高成活率和根系的生长量。然后在定植沟中心线上按株距要求挖坑栽苗。栽苗时每填一层要踩紧踏实,并随时把苗木轻轻向上提动,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直至地面。栽苗深浅以土埋接口1cm为宜,葡萄沟低于地表10cm,以方便浇水和冬天埋土防寒。栽苗后及时浇水。

在葡萄行内整畦育蔬菜苗,蔬菜育苗种类为西芹、洋葱等叶菜品种。3月中下旬开始育蔬菜苗,5月中下旬蔬菜苗出圃,葡萄3月中旬出土,逐渐升温锻炼。充分利用大棚有限的土地、有限的空间,错季生产、错季收获,进而达到一棚双收,创高效农业。

3.2.4 管理技术

葡萄一年生长中发出多次副梢,生长期又长,易影响通风透光,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突出,制定规范化植株管理措施,调节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可有效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1)抹芽。新梢长到5~10cm时,可看出花序,可把多余的发育枝、隐芽枝及过密过弱的新梢抹去。一般1个芽眼只留1个壮梢。新梢长到15~20cm,再进行定枝,棚架每平方米留15个新梢。

(2)新梢引绑。当结果枝长到30cm时,进行引绑,利于通风透光和避免被风吹断。一般棚架绑30%的新梢即可。引绑时将直立新梢绑成弓形,利于基部花芽分化。

(3)疏花序。在结果枝长到20cm到开花前均可进行疏花序。根据树势和结果枝强弱,强壮新梢留2穗果、中庸新梢留1穗果、弱梢不留果。巨峰葡萄开花时,掐去穗尖1/3~1/4,提高坐果率,保持葡萄穗整齐美观。

(4)摘心和副梢处理。花前1周对结果枝摘心,目的终止加长生长,使养分转流向花序,提高坐果率。摘心程度控制在花序以上留4~6片叶。

结果枝只保留顶端1个副梢,其余均及时抹去,留下的副梢反复摘心,第一次留2片叶,第二次留1片,第三次留1片。

(5)追肥。设施栽培葡萄,在萌芽前和开花前各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每株用量尿素100g。从5月25日开始叶面喷0.3%尿素,在日落前喷完,以利晚上吸收,7~10d 1次,喷至7月中旬。果实膨大和果实着色期可结合灌水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并注意微肥的喷布。从8月20日开始7~10d喷1次0.3%磷酸二氢钾,直到主蔓全部老化。

(6)冬季修剪。3个品种均采用独龙干树形,每株树留1个主蔓,主蔓上每隔20~25cm留1个枝组,结果枝组用短梢修剪,冬季结果母枝剪留2~3个芽。

(7)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毛毯病、白粉病和霜霉病,其中白粉病为蔬菜、葡萄共有病害,一旦发病应及时处理,减小经济损失。

白粉病防治应清除病残体并烧掉,及时摘心疏枝,改善通风透光,降低棚室温度。每隔15d喷1次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3.4 环境调控技术

(1)温度调控。葡萄从出土升温开始至萌芽需要≥l0℃有效积温为450~500℃,张家口坝上设施栽培葡萄从3月中旬开始升温,经升温锻炼30~35d后葡萄开始萌芽。这一阶段温度不能过高,温度高萌芽快,但萌芽不整齐,花序发育不良。升温催芽第一周,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O℃左右,夜间温度在10~15℃,以后白天温度逐渐提高到25℃。萌芽到开花这一时期葡萄新梢生长迅速,同时花器继续分化,为使新梢生长茁壮不徒长,花器分化充分,此期要实行控温管理,防止温度过高,要求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5℃。坐果至成熟,白天温度要控制在28℃,超过28℃时要及时进行放风降温,夜间控制在16~20℃。7~8月可去除棚膜,改善光照,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9月再扣棚膜保温,延迟葡萄采收。

表5 坝上设施葡萄栽植密度的研究研究结果 2009年

(2)光照调控。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照很敏感。除要选择透光好、不吸尘、无滴的醋酸乙烯棚膜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适当提早揭帘,晚盖帘,增加温室葡萄光照时间,阴天只要不下雪就坚持揭帘,充分利用散射光。②每周清扫棚膜灰尘或草叶等杂物1~2次。

(3)湿度调控。萌芽前灌1次透水。萌芽至花序伸出期,棚内湿度控制在80%,花序伸出后控制在70%,开花至坐果期控制在65%~70%,坐果后控制在75%。为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灌催芽水后立即覆盖地膜,生长中后期选择晴天中午浇水,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地温,加大放顶风排除水蒸气。在棚内造成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是减轻葡萄病害发生的关键,在开花期20d不浇水,7月20日以后不太旱不浇水,以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加速上色成熟,防止裂果。

(4)二氧化碳调节。必须经常补充二氧化碳。换气时间一般在上午10:O0左右,天气冷凉时每天通气20~30min,以后随棚温升高适当延长通风时间。

4 结论

(1)在海拔1400m、北纬41°的冀北高寒半干旱地区(年均气温在2.5°),成功实现葡萄设施栽培。

(2)在设施内实行葡萄种植与蔬菜育苗间作生产,实现年产值超过45万元/hm2。

(3)10月采收葡萄含糖量达18.5%以上,同品种比石家庄产区延后近2个月。

猜你喜欢
葡萄设施栽培
民生设施非“摆设”
油麦菜栽培要点
当葡萄成熟时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自然栽培的味道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