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肛周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2014-09-12 21:08杜玉恒胡明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尿潴留

杜玉恒++胡明玉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肛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最佳麻醉剂量。 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肛周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A组采用0.5%布比卡因2.0 ml麻醉,B组采用0.5%布比卡因1.5 ml麻醉,C组采用0.5%布比卡因1.0 ml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运动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3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C组患者运动阻滞均为0~Ⅰ级(100.0%),A、B组下肢运动阻滞0~Ⅰ级者分别占12.5%、31.2%,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肛周手术中采用0.5%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避免术后尿潴留,可作为肛周手术的最佳麻醉剂量。

[关键词] 布比卡因;肛周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运动阻滞;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 R61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a)-0104-03

Effect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bupivacaine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in perianal surgery

DU Yu-heng1 HU Ming-yu2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qing District in Jinan City,Jinan 250300,China;2.Anorectal Department,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qing District in Jinan City,Jinan 250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bupivacaine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in perianal surgery,and investigate the best anesthetic dose. Methods 96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perianal surgery under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dose of 0.5% bupivacaine in group A,group B group,C were 2.0,1.5,1.0 ml respectively,the onset time,anesthesia effect,postoperative motor block and complications of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ensory block onset time and anesthesia excellent rate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at the end of surgery,motor block level of group C were all in class 0-I (100.0%),and the patients with motor block level in 0-I class in group A,group B accounted for 12.5%,31.2% respectively,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C,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the urinary retention rate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perianal surgery,subarachnoid anesthesia with 0.5% bupivacaine 1.0 ml can ensure anesthetic effect,at the same tim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motor block,avoid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can be suggested as the best anesthesia dose in perianal surgery.

[Key words] Bupivacaine;Perianal surgery;Subarachnoid anesthesia;Motor block;Urinary retention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为肛周手术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患者取坐位穿刺,局麻药仅阻滞第3、4、5骶神经,麻醉范围只限于肛门会阴区,因此又称为鞍区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阻滞平面最低、对患者生理影响最轻的脊髓麻醉方法,其作用范围仅限于会阴部,适合于成人的肛周手术,且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成功率高的优点[1-2]。但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下肢运动阻滞、尿潴留[3]。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肛周手术,探讨能够尽量减少运动阻滞及并发症同时达到理想麻醉效果的最佳剂量,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肛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44例;年龄25~67岁;体重48~79 kg;ASA Ⅰ~Ⅱ级;痔疮54例,肛周脓肿20例,肛瘘13例,肛裂9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A、B、C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别采用0.5%布比卡因2.0、1.5、1.0 ml。A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6±10.5)岁,平均体重(62.0±11.4) kg。B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7±11.5)岁,平均体重(62.8±10.2) kg。C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3±10.9)岁,平均体重(61.5±12.3) kg。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开放外周静脉,患者取坐位,采用7号腰椎穿刺针,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行腰椎穿刺,穿刺成功后针头斜面向尾部,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药物;0.5%布比卡因麻醉前由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溶液配制而成,A组注入0.5%布比卡因2.0 ml,B组注入0.5%布比卡因1.5 ml,C组注入0.5%布比卡因1.0 ml,麻醉药物注入速度为0.05 ml/s。麻醉药物注入完成后患者维持坐位5 min,然后取截石位行肛周手术;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其中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注射麻黄碱。

1.3 观察项目

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其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注药后针刺鞍区无痛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注药后抬下肢无力的时间。

评价术中麻醉效果,优:术中切皮患者无明显痛感,未见无牵拉反射或情绪反应;良:术中切皮患者无明显痛感,但患者出现轻度牵拉反射或情绪反应;差:患者术中痛感明显,并出现严重的牵拉反射及情绪反应,需追加麻醉药物才能完成手术[4]。

术毕时观察3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评价运动阻滞情况,0级:无运动阻滞,患者可正常自由活动下肢;Ⅰ级:患者感觉下肢沉重,不能屈髋关节,需要在辅助下活动;Ⅱ级:运动阻滞严重,患者不能屈膝关节,仅能轻微活动足部;Ⅲ级:患者不能屈踝关节或活动足部[5]。

观察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的比较

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的比较

与A、B组比较,*P<0.05

2.2 3组患者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

术毕时C组患者运动阻滞均为0~Ⅰ级(100.0%),而A、B组患者下肢运动阻滞多为Ⅱ~Ⅲ级,A、B组下肢运动阻滞0~Ⅰ级者分别占12.5%(4/32)、31.2%(10/32),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C组运动阻滞情况明显优于A、B组(表2)。

表2 3组患者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n)

2.3 3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发生血压下降3例、尿潴留11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2例;B组患者发生血压下降2例、尿潴留7例、恶心呕吐1例,未见头痛病例;C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1例、尿潴留2例,未见恶心呕吐及头痛病例。其中C组尿潴留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34.4%)及B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等在肛肠外科比较常见,临床多采用肛周手术治疗,但是肛肠部位神经末梢比较发达,对手术麻醉要求较高,临床多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骶管麻醉。骶管麻醉要于骶管腔经骶裂孔穿刺,注局部麻醉药物于骶管腔以阻滞骶神经,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但是骶管麻醉的风险较高,并且正常人群骶管的变异率接近20%,导致骶管麻醉的成功率较低[6]。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麻醉平面最低,对脊髓的影响最小,且麻醉范围局限于会阴部,适合肛周手术患者,加之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临床应用较广。

但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容易阻滞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引起术后膀胱内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延迟,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7]。另外其对腰骶段躯体神经的麻醉作用还可引起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寻找一个安全有效的最小麻醉剂量,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舒适度过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显示,5 mg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即可满足鞍区手术需要[8],本研究选择0.5%布比卡因1 ml(5 mg)为最低剂量,考察其安全及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完全能够满足肛周手术需要,而C组共出现2例麻醉效果差的患者,考虑与患者体重、身高偏大有关。鞠泽坤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0.5%布比卡因0.8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肛周手术对患者下肢运动无明显阻滞,患者术毕即可行走。本研究中,C组患者采用0.5%布比卡因1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评估结果显示,C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均为0~Ⅰ级,可自由活动或在辅助下活动下肢,说明低剂量布比卡因对患者下肢运动阻滞效果明显减弱,与文献报道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尿潴留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34.4%)及B组(21.9%),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总体上确实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而C组仍有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考虑与术后肛门疼痛或肛门中填塞物压迫尿道有关[10]。

综上所述,肛周手术中采用0.5%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避免术后尿潴留,但对个别体重较大、手术复杂时间较长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剂量,对于一般患者0.5%布比卡因1.0 ml可为最佳选择剂量。

[参考文献]

[1]程庆钦,陈翔,贾宝文.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36.

[2]闫亚东,吕长武.0.75%布比卡因鞍麻用于肛肠手术临床效果观察120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00-101.

[3]许晓勤,范圣登.小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6):683-684.

[4]王斐斐,李增运.不同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866.

[5]卜凡彦,赵合林.不同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15-16.

[6]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3-1314.

[7]宁献芬,谭毅.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3):277-280.

[8]李梅,戚建勋.小剂量布比卡因鞍区麻醉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55-56.

[9]鞠泽坤.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鞍麻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92-93.

[10]晏江会,田振国.肛肠术后尿潴留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43-144.

(收稿日期:2014-04-29本文编辑:林利利)

1.2 方法

全部患者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开放外周静脉,患者取坐位,采用7号腰椎穿刺针,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行腰椎穿刺,穿刺成功后针头斜面向尾部,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药物;0.5%布比卡因麻醉前由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溶液配制而成,A组注入0.5%布比卡因2.0 ml,B组注入0.5%布比卡因1.5 ml,C组注入0.5%布比卡因1.0 ml,麻醉药物注入速度为0.05 ml/s。麻醉药物注入完成后患者维持坐位5 min,然后取截石位行肛周手术;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其中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注射麻黄碱。

1.3 观察项目

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其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注药后针刺鞍区无痛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注药后抬下肢无力的时间。

评价术中麻醉效果,优:术中切皮患者无明显痛感,未见无牵拉反射或情绪反应;良:术中切皮患者无明显痛感,但患者出现轻度牵拉反射或情绪反应;差:患者术中痛感明显,并出现严重的牵拉反射及情绪反应,需追加麻醉药物才能完成手术[4]。

术毕时观察3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评价运动阻滞情况,0级:无运动阻滞,患者可正常自由活动下肢;Ⅰ级:患者感觉下肢沉重,不能屈髋关节,需要在辅助下活动;Ⅱ级:运动阻滞严重,患者不能屈膝关节,仅能轻微活动足部;Ⅲ级:患者不能屈踝关节或活动足部[5]。

观察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的比较

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的比较

与A、B组比较,*P<0.05

2.2 3组患者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

术毕时C组患者运动阻滞均为0~Ⅰ级(100.0%),而A、B组患者下肢运动阻滞多为Ⅱ~Ⅲ级,A、B组下肢运动阻滞0~Ⅰ级者分别占12.5%(4/32)、31.2%(10/32),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C组运动阻滞情况明显优于A、B组(表2)。

表2 3组患者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n)

2.3 3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发生血压下降3例、尿潴留11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2例;B组患者发生血压下降2例、尿潴留7例、恶心呕吐1例,未见头痛病例;C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1例、尿潴留2例,未见恶心呕吐及头痛病例。其中C组尿潴留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34.4%)及B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等在肛肠外科比较常见,临床多采用肛周手术治疗,但是肛肠部位神经末梢比较发达,对手术麻醉要求较高,临床多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骶管麻醉。骶管麻醉要于骶管腔经骶裂孔穿刺,注局部麻醉药物于骶管腔以阻滞骶神经,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但是骶管麻醉的风险较高,并且正常人群骶管的变异率接近20%,导致骶管麻醉的成功率较低[6]。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麻醉平面最低,对脊髓的影响最小,且麻醉范围局限于会阴部,适合肛周手术患者,加之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临床应用较广。

但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容易阻滞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引起术后膀胱内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延迟,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7]。另外其对腰骶段躯体神经的麻醉作用还可引起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寻找一个安全有效的最小麻醉剂量,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舒适度过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显示,5 mg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即可满足鞍区手术需要[8],本研究选择0.5%布比卡因1 ml(5 mg)为最低剂量,考察其安全及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完全能够满足肛周手术需要,而C组共出现2例麻醉效果差的患者,考虑与患者体重、身高偏大有关。鞠泽坤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0.5%布比卡因0.8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肛周手术对患者下肢运动无明显阻滞,患者术毕即可行走。本研究中,C组患者采用0.5%布比卡因1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评估结果显示,C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均为0~Ⅰ级,可自由活动或在辅助下活动下肢,说明低剂量布比卡因对患者下肢运动阻滞效果明显减弱,与文献报道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尿潴留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34.4%)及B组(21.9%),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总体上确实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而C组仍有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考虑与术后肛门疼痛或肛门中填塞物压迫尿道有关[10]。

综上所述,肛周手术中采用0.5%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避免术后尿潴留,但对个别体重较大、手术复杂时间较长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剂量,对于一般患者0.5%布比卡因1.0 ml可为最佳选择剂量。

[参考文献]

[1]程庆钦,陈翔,贾宝文.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36.

[2]闫亚东,吕长武.0.75%布比卡因鞍麻用于肛肠手术临床效果观察120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00-101.

[3]许晓勤,范圣登.小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6):683-684.

[4]王斐斐,李增运.不同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866.

[5]卜凡彦,赵合林.不同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15-16.

[6]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3-1314.

[7]宁献芬,谭毅.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3):277-280.

[8]李梅,戚建勋.小剂量布比卡因鞍区麻醉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55-56.

[9]鞠泽坤.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鞍麻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92-93.

[10]晏江会,田振国.肛肠术后尿潴留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43-144.

(收稿日期:2014-04-29本文编辑:林利利)

1.2 方法

全部患者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开放外周静脉,患者取坐位,采用7号腰椎穿刺针,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行腰椎穿刺,穿刺成功后针头斜面向尾部,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药物;0.5%布比卡因麻醉前由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溶液配制而成,A组注入0.5%布比卡因2.0 ml,B组注入0.5%布比卡因1.5 ml,C组注入0.5%布比卡因1.0 ml,麻醉药物注入速度为0.05 ml/s。麻醉药物注入完成后患者维持坐位5 min,然后取截石位行肛周手术;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其中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注射麻黄碱。

1.3 观察项目

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其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注药后针刺鞍区无痛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注药后抬下肢无力的时间。

评价术中麻醉效果,优:术中切皮患者无明显痛感,未见无牵拉反射或情绪反应;良:术中切皮患者无明显痛感,但患者出现轻度牵拉反射或情绪反应;差:患者术中痛感明显,并出现严重的牵拉反射及情绪反应,需追加麻醉药物才能完成手术[4]。

术毕时观察3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评价运动阻滞情况,0级:无运动阻滞,患者可正常自由活动下肢;Ⅰ级:患者感觉下肢沉重,不能屈髋关节,需要在辅助下活动;Ⅱ级:运动阻滞严重,患者不能屈膝关节,仅能轻微活动足部;Ⅲ级:患者不能屈踝关节或活动足部[5]。

观察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的比较

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的比较

与A、B组比较,*P<0.05

2.2 3组患者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

术毕时C组患者运动阻滞均为0~Ⅰ级(100.0%),而A、B组患者下肢运动阻滞多为Ⅱ~Ⅲ级,A、B组下肢运动阻滞0~Ⅰ级者分别占12.5%(4/32)、31.2%(10/32),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C组运动阻滞情况明显优于A、B组(表2)。

表2 3组患者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n)

2.3 3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发生血压下降3例、尿潴留11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2例;B组患者发生血压下降2例、尿潴留7例、恶心呕吐1例,未见头痛病例;C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1例、尿潴留2例,未见恶心呕吐及头痛病例。其中C组尿潴留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34.4%)及B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等在肛肠外科比较常见,临床多采用肛周手术治疗,但是肛肠部位神经末梢比较发达,对手术麻醉要求较高,临床多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骶管麻醉。骶管麻醉要于骶管腔经骶裂孔穿刺,注局部麻醉药物于骶管腔以阻滞骶神经,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但是骶管麻醉的风险较高,并且正常人群骶管的变异率接近20%,导致骶管麻醉的成功率较低[6]。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麻醉平面最低,对脊髓的影响最小,且麻醉范围局限于会阴部,适合肛周手术患者,加之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临床应用较广。

但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容易阻滞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引起术后膀胱内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延迟,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7]。另外其对腰骶段躯体神经的麻醉作用还可引起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寻找一个安全有效的最小麻醉剂量,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舒适度过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显示,5 mg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即可满足鞍区手术需要[8],本研究选择0.5%布比卡因1 ml(5 mg)为最低剂量,考察其安全及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完全能够满足肛周手术需要,而C组共出现2例麻醉效果差的患者,考虑与患者体重、身高偏大有关。鞠泽坤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0.5%布比卡因0.8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肛周手术对患者下肢运动无明显阻滞,患者术毕即可行走。本研究中,C组患者采用0.5%布比卡因1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毕时下肢运动阻滞评估结果显示,C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均为0~Ⅰ级,可自由活动或在辅助下活动下肢,说明低剂量布比卡因对患者下肢运动阻滞效果明显减弱,与文献报道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尿潴留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34.4%)及B组(21.9%),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总体上确实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而C组仍有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考虑与术后肛门疼痛或肛门中填塞物压迫尿道有关[10]。

综上所述,肛周手术中采用0.5%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避免术后尿潴留,但对个别体重较大、手术复杂时间较长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剂量,对于一般患者0.5%布比卡因1.0 ml可为最佳选择剂量。

[参考文献]

[1]程庆钦,陈翔,贾宝文.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36.

[2]闫亚东,吕长武.0.75%布比卡因鞍麻用于肛肠手术临床效果观察120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00-101.

[3]许晓勤,范圣登.小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6):683-684.

[4]王斐斐,李增运.不同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866.

[5]卜凡彦,赵合林.不同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15-16.

[6]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3-1314.

[7]宁献芬,谭毅.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3):277-280.

[8]李梅,戚建勋.小剂量布比卡因鞍区麻醉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55-56.

[9]鞠泽坤.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鞍麻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92-93.

[10]晏江会,田振国.肛肠术后尿潴留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43-144.

(收稿日期:2014-04-29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尿潴留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引发的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喝酒引发前列腺急性尿潴留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喝酒引发前列腺急性尿潴留
男性腰椎有问题怎会影响到小便呢
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尿潴留的影响及提高自护能力分析
发生急性尿潴留怎么办
脑膜炎合并尿潴留一例报道
不同时段烫熨疗法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