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4-09-12 03:19林柳冯佩兰蔡白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生存质量

林柳++++++冯佩兰++++++蔡白连

[摘要] 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营养支持、血糖、血压控制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存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BG、PBG、HbA1c、LDL-C、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心血管疾病;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c)-0120-04

Effec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LIN Liu FENG Pei-lan CAI Bai-lia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Zhanjiang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njiang 52403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13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nutrition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only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support.Then self-care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health knowledge,self-concept,self responsibility,self nursing skills and total score of self care ability,body,psychological,social,cognitive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FBG,PBG,HbA1c,LDL-C,TG,TC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have positive clinical valu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or it can improve the self nurs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Diabetes;Nutritional support;Nursing intervention;Cardiovascular disease;Quality of life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物质代谢紊乱、脂质水平异常,进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通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仍受到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适当的体力劳动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降低30%~50%糖尿病的发生率[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明确的糖尿病诊断[2];②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③给予对症处理的常规治疗方案;④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130例患者,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死亡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者分为给予营养支持联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49~63岁,平均(58.2±7.8)岁,病程2~12年,平均(6.4±1.2)年;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50~65岁,平均(58.6±7.3)岁,病程3~10年,平均(6.5±1.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情况下,叮嘱对照组患者按时用药,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于病床前给予患者简单的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等,同时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卫生和清洁等。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营养支持联合护理干预。

营养支持内容:①入院后积极开展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制订饮食计划,饮食计划关键在于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及热量等三大物质量的平衡,少食多餐,并摄取足够的微量元素等;②患者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控制在25~30 kcal/(kg·d),其中蛋白质控制在0.8~1.0 g/(kg·d),胆固醇摄入量应≤200 mg/d,维生素量控制在20~35 g/d;此外,食盐量控制在3~5 g/d,部分伴有高血压者还需将食盐摄入量控制在≤2 g/d;③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护理干预内容具体如下。①定期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举办讲座、病床前宣教等方式,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糖尿病及心血管知识、治疗方法、预后和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遵医嘱进行服药,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治疗,指导患者按照饮食计划进行科学饮食,确保每天有足够的运动;②监测血糖:每天为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监测,监测次数在1~4次,以加强对血糖的控制,部分血糖控制不理想或伴有冠心病等疾病者,还需适当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同时可选用二甲双胍片、α-糖酐酶抑制剂等具备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药物服用;③皮肤及足部护理: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水肿、压疮及皮肤感染等,既不利于临床治疗,同时也容易影响患者的心情,需要与患者家属共同配合,按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每2小时翻身1次,并对患者的皮肤、足部和容易摩擦部位等进行详细检查,指导患者家属为其按摩,协助其进行小腿及足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等。

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3]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四个方面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3.2 血压及生化指标的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变化。

①血脂测定:用酶法测定血脂水平,清晨空腹采静脉血6~7 m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24 h内测完实验所需数据;②血糖测定:取静脉血5 ml测血糖(采血需在早晨、空腹时进行),现场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血清,冷藏运输,送至实验室,于-80℃条件下保存,2 h内完成检测,采用氧化酶法测定(使用德国Roche生产的血糖仪进行检测);③血压测定: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15~31 min,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

1.3.3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4]从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总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生化指标相对于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BG、PBG、HbA1c、LDL-C、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护理后的SPB、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生化指标的比较(mmol/L,x±s)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伴有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以及物质代谢紊乱,可引起靶器官功能的损害。其中,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疾病之一[5-6]。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物质代谢紊乱,可引起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沉积、粥样斑块形成,在此基础上可导致血管管径狭窄、局部湍流形成,并引起心血管系统缺血、缺氧性损害[7]。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通过营养干预措施、口服降糖药物、外源性胰岛素使HbA1c<7%[8]。

目前研究认为,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营养状况是与糖尿病发生发现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高糖、高脂饮食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正常饮食人群的2~3倍,且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高[9]。因此,营养干预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全过程的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能够保证患者合理而平衡的营养摄入,减少脂类摄入并保证充分的能量供应;能够通过相应的运动干预维持机体现存胰岛细胞功能、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0]。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会因为临床治疗依从性不理想而影响降糖效果[11]。患者无法遵医嘱进行饮食、运动及服用药物时,可导致血糖波动、血脂升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2-13]。

因此,在给予营养支持措施的同时,需要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营养支持方案得以顺利实施[14]。国外已有研究报道,通过设立专门的医疗部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并改善整体生存质量[15-16]。但是,国内仍缺乏关于营养支持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报道。

通过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保证其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存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更强,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好,同时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可以看出,观察组通过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后,FBG、PBG、HbA1c、LDL-C、TG、TC改善更为明显,提示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不仅需要营养支持,还需要家属的监督与帮助。

由此可见,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一波.糖尿病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难点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103-104.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Supp11):S11-S61.

[3]Yamashita M.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J].West J Nurs Res,1998,20(3):370-381.

[4]Bjordal K,de Graeff A,Fayers PM,et al.A 12 country field study of the EORTC QLQ-C30 (version 3.0) and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specific module (EORTC QLQ-H&N35) in head and neck patients.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J].Eur J Cancer,2000,36(14):1796-1807.

[5]黄春燕,苏海丹,刘霜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65-66.

[6]张卫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及护理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2):301.

[7]陆凤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09,7(27):2527-2528.

[8] 谭素涛.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18.

[9] 刘崴,孙立荣,徐燕梅,等.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21-123.

[10]常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J].中国保健营养,2012,33(1):111.

[11]黄丽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89-90.

[12]孙明,王玉红.糖尿病发生多重并发症的分析报道[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32-34.

[13]Soe K,Sacerdote A,Karam J,et al.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elderly[J].Maturitas,2011,70(2):151-159.

[14]贾美玲.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38-39.

[15]曹癸兰,梁静,陶宝明.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63-64.

[16]邢金支,刘远萍,商红.糖尿病患者心脏血液动力学特征及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3,43(26):47.

(收稿日期:2014-04-15本文编辑:林利利)

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3]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四个方面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3.2 血压及生化指标的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变化。

①血脂测定:用酶法测定血脂水平,清晨空腹采静脉血6~7 m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24 h内测完实验所需数据;②血糖测定:取静脉血5 ml测血糖(采血需在早晨、空腹时进行),现场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血清,冷藏运输,送至实验室,于-80℃条件下保存,2 h内完成检测,采用氧化酶法测定(使用德国Roche生产的血糖仪进行检测);③血压测定: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15~31 min,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

1.3.3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4]从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总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生化指标相对于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BG、PBG、HbA1c、LDL-C、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护理后的SPB、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生化指标的比较(mmol/L,x±s)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伴有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以及物质代谢紊乱,可引起靶器官功能的损害。其中,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疾病之一[5-6]。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物质代谢紊乱,可引起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沉积、粥样斑块形成,在此基础上可导致血管管径狭窄、局部湍流形成,并引起心血管系统缺血、缺氧性损害[7]。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通过营养干预措施、口服降糖药物、外源性胰岛素使HbA1c<7%[8]。

目前研究认为,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营养状况是与糖尿病发生发现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高糖、高脂饮食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正常饮食人群的2~3倍,且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高[9]。因此,营养干预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全过程的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能够保证患者合理而平衡的营养摄入,减少脂类摄入并保证充分的能量供应;能够通过相应的运动干预维持机体现存胰岛细胞功能、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0]。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会因为临床治疗依从性不理想而影响降糖效果[11]。患者无法遵医嘱进行饮食、运动及服用药物时,可导致血糖波动、血脂升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2-13]。

因此,在给予营养支持措施的同时,需要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营养支持方案得以顺利实施[14]。国外已有研究报道,通过设立专门的医疗部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并改善整体生存质量[15-16]。但是,国内仍缺乏关于营养支持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报道。

通过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保证其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存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更强,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好,同时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可以看出,观察组通过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后,FBG、PBG、HbA1c、LDL-C、TG、TC改善更为明显,提示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不仅需要营养支持,还需要家属的监督与帮助。

由此可见,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一波.糖尿病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难点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103-104.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Supp11):S11-S61.

[3]Yamashita M.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J].West J Nurs Res,1998,20(3):370-381.

[4]Bjordal K,de Graeff A,Fayers PM,et al.A 12 country field study of the EORTC QLQ-C30 (version 3.0) and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specific module (EORTC QLQ-H&N35) in head and neck patients.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J].Eur J Cancer,2000,36(14):1796-1807.

[5]黄春燕,苏海丹,刘霜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65-66.

[6]张卫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及护理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2):301.

[7]陆凤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09,7(27):2527-2528.

[8] 谭素涛.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18.

[9] 刘崴,孙立荣,徐燕梅,等.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21-123.

[10]常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J].中国保健营养,2012,33(1):111.

[11]黄丽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89-90.

[12]孙明,王玉红.糖尿病发生多重并发症的分析报道[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32-34.

[13]Soe K,Sacerdote A,Karam J,et al.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elderly[J].Maturitas,2011,70(2):151-159.

[14]贾美玲.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38-39.

[15]曹癸兰,梁静,陶宝明.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63-64.

[16]邢金支,刘远萍,商红.糖尿病患者心脏血液动力学特征及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3,43(26):47.

(收稿日期:2014-04-15本文编辑:林利利)

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3]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四个方面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3.2 血压及生化指标的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变化。

①血脂测定:用酶法测定血脂水平,清晨空腹采静脉血6~7 m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24 h内测完实验所需数据;②血糖测定:取静脉血5 ml测血糖(采血需在早晨、空腹时进行),现场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血清,冷藏运输,送至实验室,于-80℃条件下保存,2 h内完成检测,采用氧化酶法测定(使用德国Roche生产的血糖仪进行检测);③血压测定: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15~31 min,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

1.3.3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4]从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总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生化指标相对于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BG、PBG、HbA1c、LDL-C、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护理后的SPB、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生化指标的比较(mmol/L,x±s)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伴有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以及物质代谢紊乱,可引起靶器官功能的损害。其中,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疾病之一[5-6]。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物质代谢紊乱,可引起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沉积、粥样斑块形成,在此基础上可导致血管管径狭窄、局部湍流形成,并引起心血管系统缺血、缺氧性损害[7]。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通过营养干预措施、口服降糖药物、外源性胰岛素使HbA1c<7%[8]。

目前研究认为,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营养状况是与糖尿病发生发现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高糖、高脂饮食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正常饮食人群的2~3倍,且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高[9]。因此,营养干预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全过程的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能够保证患者合理而平衡的营养摄入,减少脂类摄入并保证充分的能量供应;能够通过相应的运动干预维持机体现存胰岛细胞功能、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0]。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会因为临床治疗依从性不理想而影响降糖效果[11]。患者无法遵医嘱进行饮食、运动及服用药物时,可导致血糖波动、血脂升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2-13]。

因此,在给予营养支持措施的同时,需要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营养支持方案得以顺利实施[14]。国外已有研究报道,通过设立专门的医疗部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并改善整体生存质量[15-16]。但是,国内仍缺乏关于营养支持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报道。

通过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保证其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存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更强,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好,同时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可以看出,观察组通过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后,FBG、PBG、HbA1c、LDL-C、TG、TC改善更为明显,提示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不仅需要营养支持,还需要家属的监督与帮助。

由此可见,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一波.糖尿病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难点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103-104.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Supp11):S11-S61.

[3]Yamashita M.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J].West J Nurs Res,1998,20(3):370-381.

[4]Bjordal K,de Graeff A,Fayers PM,et al.A 12 country field study of the EORTC QLQ-C30 (version 3.0) and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specific module (EORTC QLQ-H&N35) in head and neck patients.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J].Eur J Cancer,2000,36(14):1796-1807.

[5]黄春燕,苏海丹,刘霜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65-66.

[6]张卫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及护理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2):301.

[7]陆凤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09,7(27):2527-2528.

[8] 谭素涛.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18.

[9] 刘崴,孙立荣,徐燕梅,等.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21-123.

[10]常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J].中国保健营养,2012,33(1):111.

[11]黄丽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89-90.

[12]孙明,王玉红.糖尿病发生多重并发症的分析报道[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32-34.

[13]Soe K,Sacerdote A,Karam J,et al.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elderly[J].Maturitas,2011,70(2):151-159.

[14]贾美玲.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38-39.

[15]曹癸兰,梁静,陶宝明.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63-64.

[16]邢金支,刘远萍,商红.糖尿病患者心脏血液动力学特征及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3,43(26):47.

(收稿日期:2014-04-15本文编辑:林利利)

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生存质量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血症患者中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