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体育”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2014-09-15 02:27申立王英李晖陈燕武
关键词:新元素可行性教学改革

申立 王英 李晖 陈燕武

[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都推行了“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新元素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否符合体育教学规律,是否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有必要对此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旨在完善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育改革。

[关键词]时尚体育 教学改革 新元素 可行性

前言

2001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完全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门和全国各高校的广泛关注。2002年“完全开放式”体育教学形式被凝炼成“三自主”教学模式,即自选项目、自选教师、自选时间,这种教学模式被写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此后掀起了一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高潮。2005年4月25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1]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也开始实施“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一种新颖的体育运动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时尚体育”。“时尚体育”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运动有着一定的差别,“时尚体育”淡化了竞争意识,注重与凸显参与行为,讲求调剂身心,追求休闲娱乐。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健身方式,追求时尚、健康自然生活的理念,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追崇。将“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教学元素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了满足当代大学生对时尚的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本文运用科学方法对“时尚体育”内涵、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将“时尚体育”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重要性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旨在完善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育改革。

一、“时尚体育”的有关概念及特征

“时尚体育”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它的概念、内涵、特征经过长期的讨论已有了定论。2003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在海口举办了“时尚体育”与全民健身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明确提出了时尚体育的概念。“时尚体育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被人们普遍采用、最为流行的,以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社交为目的的社会体育项目。其本意为一切流行的社会体育项目,既包括可以竞技的各项运动,也包括一个人以活动为主的健身娱乐活动。”[2]“时尚体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极限运动如高山滑翔、摩托艇、帆船、激流皮划艇、冲浪、滑雪、蹦极、攀岩等;第二类贵族运动如高尔夫、滑水、马术等;第三类是休闲运动如舍宾、电动单车、瑜伽等健身运动和野营、徒步、定向越野等;第四类是经过对某些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的运动如沙滩排球、街头三人篮球赛、街舞等。“时尚体育”淡化了竞争意识,摆脱规则的束缚,注重参与和交流,注重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和表演的效果,具有流行性、新颖性、趣味性、多功能性、竞技性、文化性、休闲性、教育性、开放性、商业性十大特征。它的理念是:时尚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时尚。我国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进入小康社会,生活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体育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时尚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走向社会,进入高校校园中是一种新的消费行为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将其引入体育教学中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湖北省8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每所学校抽选10名教师(不限于体育教师,有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2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检索和收集有关高校实施“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中引入“时尚体育”的文献资料,对高校实施“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中引入“时尚体育”的一些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查阅官方公布的相关文件,同时翻阅了教育学、教学论、学校体育学等书籍。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出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时尚体育”的调查问卷,分别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教师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100%。学生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82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710份,有效率为96%。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认为可行有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变量统计、编号,并运用EXCEL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推理、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三、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时尚体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一)可行性

顺应时代潮流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元素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趋势。“时尚体育”具有注重参与,注重交流,注重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和表演的特性,它对个性的张扬具有双重作用,能够鲜明地体现个体不同的文化品味。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多数是奥运会项目,注重竞技性,缺乏时尚性,满足不了学生多样性的体育需求,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顺应时代潮流,许多高校将时尚体育作为新的教学元素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调查数据显示:我省8所高校全部都引入了“时尚体育”的某些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见表1

表1:8所高校引入“时尚体育”项目的统计表

“时尚体育”的这些项目在高校开展的非常顺利,深受广大学生们的欢迎。喜爱“时尚体育”项目的学生达到96%。表1显示的项目只是这些学校开展“时尚体育”的重点项目,还有其他项目也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例如沙滩排球、三人篮球等。

各校对时尚体育项目进行选择时,不仅仅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同时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引入桥牌项目是因为学校有校桥牌队,承担着相应的比赛任务;武汉理工大学引入网球项目是因为该校具有喜爱网球运动的传统,网球的群众基础好,网球场地设施齐全;湖北经济学院引入小轮车是因为有一条环校公路非常适合开展小轮车运动;武汉纺织大学因为有一支优秀的模特队,经常在学校表演并在电视节目中露面,受此影响体育舞蹈成为该校的热门课程。

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性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围绕整体教育的目标而确立的,通过体育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就主张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亚里斯多德也主张把体育、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时尚体育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享受运动快乐为目的,与高校体育改革目标是一致的。“时尚体育”所注重的创造性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性、新颖性、娱乐性等可以弥补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3]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等。调查数据显示:100%的教师认为高校开展“时尚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目标一致。36%学生认为一致,18%的学生认为可能一致,46%的学生不知道。表明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目标有着较深刻地认识,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目标的认识比较浅显。这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目的、目标的讲解和宣传,使之能够自觉地接受高校的教育,并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念融入心灵深处。

高校具有“时尚体育”发展的适宜环境

高校作为追求真理的场所在观念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首先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师生求实创新,活跃思想,不受旧观念的约束,允许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思潮进入,是最先接受、传播、诞生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的场所。其次高校有良好的体育氛围,长期以来高校师生就有着良好的体育传统,对各种新型的体育项目不仅参与意识强,而且体育氛围营造得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体育氛围使得“时尚体育”很容易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中去,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和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数据显示:52%的学生是在校园活动中认识“时尚体育”的,36%的学生是通过宣传媒体认识“时尚体育”的,22%的学生是通过家庭成员的介绍认识“时尚体育”的,这说明大学校园是传播“时尚体育”的主要场所,并有其生存发展的适宜环境。

另外公立高校是国家重点投资的教育机构,具有优良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能满足“时尚体育”的开展。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田径场3个、体育馆2个、健身馆1个、网球场8片、篮球场59片、排球场16片、羽毛球场14片、乒乓球台68台、游泳池1个、搏击馆1个。其它7所公立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是非常优良完备的,其中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有室内恒温游泳池。对“时尚体育”在高校的开展起到物质上的支撑。

(二)重要性

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大学阶段,学生的身体进入了第二个发育高峰,各种生理指标已经成熟,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充满向往,兴趣爱好广泛,对各种新的事物、新的思潮、新的思想、新的观念非常关注,个性特征十分明显,涌现出张扬、判逆、表现出我行我素、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心态。大量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健康的体质可使人在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并能增强心理的抗压能力与意志力。而体质不好或有病在身,会产生精神压力和痛苦,并导致焦虑、消沉等心态,导致体质下降甚至荒废学业。时尚体育优化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模式和程序,摒弃了规则的束缚,其鲜明的前卫、求异、创新、追求刺激等特征,对处于大学阶段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大学生产生较强的渗透力,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释放学习压力、享受运动快乐,并使大学生成为时尚体育的倡导者和追随者。调查数据显示:76%的学生喜欢“时尚体育”,18%的学生无所谓,0.6%的学生不喜欢“时尚体育”。表明大学生是喜欢时尚体育的,

满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大学生从年龄上讲,多数处于青年中、晚期,即不同于儿童、少年,也不同于成熟了的成人,生理上虽已基本成熟,但身体乃在继续发展。为了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将来打下持久工作、学习生活的身体基础,必须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没有健康的身体势必导致行为活动的无能为力。大学生可以通过“时尚体育”手段进行锻炼,如健身健美、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脑的健康:(1)可以提高大脑的判断功能,(2)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力,(3)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4]著名教育家怀特海曾形象地指出“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这可以理解为在大学里站起来不仅仅是指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是要更加注重身体锻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数据显示:54%的学生经常参加“时尚体育”的项目锻炼,26%的学生偶尔参加,10%的学生不参加“。说明多数大学生是重视自身的健康的,他们对体育锻炼是有需求的。

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是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就好比学生点菜吃饭,校方必须提供丰富多彩的菜单供学生选择。“时尚体育”的项目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大学生特点,如同丰富多彩的菜单,例如瑜伽、体育舞蹈、形体塑造与社交礼仪、跆拳道、网球、小轮车等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内容是学生自己选择和喜爱的,他们在课堂上就会认真的听、学、练,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教育学的观点认为,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新大致有三种途径(1)讲授内容的更新。由于时尚体育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是紧跟时代,新颖、前卫的,比传统的体育课内容更能吸引学生。(2)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体育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和关注时尚体育的书籍和电视宣传报道,通过阅读和关注时尚体育,使学生能更多了解时尚体育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时尚体育的兴趣。(3)教材更新。时尚体育在教学中出现是一种新的尝试,教材还不多,体育教师要积极编写有关时尚体育内容的教材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体育课堂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与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5]只有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和练习手段,才能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学生的喜爱和兴趣才是体育课堂气氛活跃的根本所在。

四、总结

(一)“时尚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时尚体育”不仅可以满足正常学生的体育需求,还有许多项目可以满足体质较弱和有慢性疾病的学生需求,例如瑜伽、健身操等。调查的8所院校全部都开设有保健班的课程,其中就有许多“时尚体育”的项目。8所院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体质学生的体育需求,“时尚体育”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时尚体育”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在我国高校推行“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背景下进行的体育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尝试,由于之前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匮乏,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时尚体育”进入高校体育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体育教学本身的需要,符合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

(三)“时尚体育”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使得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原来高校很少有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现在网球场在高校中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学校还有高尔夫球场和室内游泳馆等等。如何在学校体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使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能适应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做法,将有限的经费集中起来重点投向某些场地建设,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不满意学校网球场地的占,33%,不满意羽毛球场地的占28%,不满意游泳场馆的占21%,其它体育设施占18%。提示领导层注意目前高校急切要解决的是网球、羽毛球、游泳体育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4.5.

[2]体总网:时尚运动与全民健身研讨会报道,2003年12月23日,http://www.sport.org.cn

[3]虞蓉丽.高校体育教学与时尚体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

[4]谭华,夏万峰.高校开展时尚体育的研究[j].大家.2010.14

[5]翟晓英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理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第9期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新元素可行性教学改革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