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安风华 川南时光的文化标签

2014-09-18 21:43木丁
绿色中国·B 2014年3期
关键词:资中隆昌夏布

木丁

在3月2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内江的公益晚会中,一曲《沱江船工号子》获得了现场5000余名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因为这船工号子就是几百年来内江的文化传承,它深深地镌刻着沱江烙印。

内江位于巴蜀之腹心,坐落在美丽的沱江之滨,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隋文帝时改称内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纽”之称。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内江人文荟萃,才俊辈出,素有“状元家乡”、“宰相故里”、“书画之乡”等美誉。独特的地理位置,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内江浓郁的沱江风情和人文特色,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祖先流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仍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显示,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三县两区,内容涉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活动等七大类,蕴含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显示了多样性、独特性和丰富性等特点。

截至2013年,沱江船工号子、隆昌夏布制作工艺、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技艺、内江蜜饯制作技艺、越溪牛灯舞、资中盘破门、隆昌双凤龙等11个项目被列入四川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沱江流域自古水运发达,有着深厚的码头文化、商贸文化。“沱江船工号子”是沱江船运生产过程中船工们的一种口头创作,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主要流传于内江境内沱江流域船夫当中。当时,内江盛产的甘蔗全靠水路运输,因此沿河两岸有很多纤夫,“沱江船工号子”应运而生。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多人领唱群和,重拍在踏脚,整个旋律由民歌、山歌和川剧高腔的音乐元素组合,生动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唱词内容大都是领腔人即兴创作,原汁原味唱出沿河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反映了船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是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写照和情感的自然流露,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不同的船运生产程序便有不同的号子,当船准备出发时唱《出裆号子》、船上下滩时唱《交架号子》、船进入航线时唱《大斑鸠号子》、平水行船时唱节奏轻慢的《划船号子》等。如今,沱江边上再也听不到船工号子了,我们只能在一些演出中去领略当年沱江行船的情景。

资中木偶是以中型杖头木偶为主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其生产制作工艺源于清光绪年间。因此,资中也被称作木偶之乡。资中木偶的剧目以川剧为主,头像按行当:生旦净末丑脸谱进行雕刻。它可以适应许多川剧剧目的演出,只是根据不同剧目角色改换穿戴,一个木偶头子可以在同行当中用于多角色,操纵木偶的艺人也可在一个戏中操纵多角色。

资中木偶剧团曾成功上演大型木偶剧《斗妖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金霞配》、《变脸吐火》、《木偶杂技》等。2008年至今,资中木偶剧团参加了国内演出500余场,还到美国、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表演,并获得好评。

越溪牛灯舞始创于清朝中期,起源于威远俩母山下,过去称“牛儿灯”,是农民以放牧、农耕为背景,以农具作道具,以杂耍的形式,模仿耕牛动作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越溪牛灯舞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逐步由乡间走上舞台,成为威远越溪山区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文化。

这种因人而异、因时不同、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文艺工作者对“牛儿灯”进行改编创新,将传统的走街串户说四言八句的表演改为配唱山歌在舞台表演,将单牛表演改为双牛表演,牛灯和狮灯共舞,加以打击乐配合,滑稽的表演逗人捧腹。2010年6月,牛灯舞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作为四川惟一节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4个农民艺术团体同台演出献艺,获得艺术节最高奖——精粹奖。

隆昌夏布的编织从唐朝开始,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隆昌夏布融合了湖广麻布生产经验与隆昌本地生产夏布的技术,被誉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活化石”。

从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隆昌夏布编织业的鼎盛时期。1952年,隆昌夏布产量达到50万匹,畅销到前苏联、日本、缅甸等60多个国家。2010年,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隆昌夏布制作工艺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奖,夏布织机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列入内江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有云顶“鬼市”、“叶脉画”、工笔蝴蝶花工艺、石坪山歌等31个项目。

以古寨为依托的隆昌云顶场“鬼市”被誉为川南民风民俗的活化石,这种风俗在全国绝无仅有。每逢农历三六九赶场期,凌晨三四点钟,远山近岭灯笼火把接踵而至,场上街檐亦灯火齐明,买主卖主讨价还价,主人客人争多论寡,喧闹之声不绝于耳。至天亮约六七点钟便人走场空、烟消云散。集市交易似鬼魅夜半活动,鸡鸣则散,故称“鬼市”。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极富特色,构成了独特的川南民风民俗画卷。

云顶鬼市可谓“独具一格”,而资中的叶脉画堪称“华夏一绝、画林奇葩”。

叶脉画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它的前身是当时随着贝叶经文、贝叶佛像随佛教流传中国而产生的贝叶画。叶脉画是采摘菩提叶或其它阔叶,经过腐蚀、干燥、漂洗等传统工艺处理,制作成叶脉,再用传统绘画技法,手工勾线起稿、上色、描金,历经三十多道工序方可绘制完成一张叶脉画。叶脉画叶脉清晰、颜色古朴、线条流畅、作画细微,薄如蝉翼,经久不变色,不被虫蛀,可保存上千年。但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叶脉画非常少,弥足珍贵。

资中现代画家孙文光经过三十多年潜心研究,研创了独特的叶脉画技巧,其代表作中,有以中国传统工笔手法,用优质绘画颜料,以及用泥金、金箔粘贴等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佛像、观音、罗汉、道教三老图等精品;用油画、水彩的方法表现立体人物造型的《天主耶稣》组画、《邓小平》组画等。endprint

孙文光的代表作《紫竹观音》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作品《佛》参加中国第五届艺术节民族民间艺术展览获银奖,《吉祥幸福》参加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获金奖。

作为民间美术的威远工笔蝴蝶画也堪称一绝。年过八旬的美术干部李志荣,自幼喜画,爱蝶藏蝶画蝶,1944年拜蝶画名家万钟为师,继承南唐徐熙“没骨”法画蝶,并自学西蜀黄荃“勾勒”法画蝶。为了开拓创新,李志荣采用“没骨”同“勾勒”、“重彩”与“淡彩”、“工笔”与“写意”、“大写”与“小写”四结合的创作方法,用七年时间创作了《百蝶图》,参加了第三届、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并获国际银奖和金奖。其作品还被美国、法国、日本、泰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新加坡及港台地区的爱好者收藏。

石坪山歌是威远县观英滩及周边山区广为流传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山歌。它兴于清代和民国年间,盛于解放初期,曲调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高亢嘹亮、穿透力强,短调清晰流畅、荡气回肠。

“朝天椒漫画”、“永东火龙”、“新场火龙”、“新场连箫”、“新场高撬”等91个项目被列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

威远县的文艺工作者以闻名全国的朝天椒为名,成立“朝天椒漫画”组,在全国独具特色,有较高知名度。“朝天椒漫画”的艺术之路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容丰富多彩,其制作形式以钢笔、毛笔、国画、水粉等画法为主。漫画组通过业余创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百余家报刊上发表了数千件作品,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大赛奖项。因作者分布于基层,作品生活味浓,被《工人日报》评为全国有特色的“乡镇漫画”。

“永东火龙”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东兴区永东乡。“火龙”表演在夜间进行,表演时飞溅熔化的铁水,惊险刺激。

龙身共有九节,龙骨由竹条编制,并用缎布粘接而成。龙头高1.2米,重10公斤左右,表面再敷上金箔纸。龙身长20米,重约60公斤,每节龙身内装有火烛。整条龙气势磅礴、栩栩如生。舞龙时由一人玩宝,九人舞龙,多人配合将熔化的铁水击打至空中,使得火星四溅。此外,还有一人在一旁表演火流星,整个场面十分壮观。

1985年,永东乡被列入四川省“特色文化之乡”。每年的正月初七作为出龙日,正月初八到十四是舞龙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收龙日,舞龙者挨家挨户给群众拜年,送去节日的美好祝福。每家每户放鞭炮后,舞龙者就开始打火花、舞龙,观看的群众多时上万人。

产生于明末清初的新场“火龙节”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火龙节”从每年正月十三拉开序幕,至元宵之夜达到高潮,历时三天。“火龙”用竹片编扎成九节不连贯的脱节龙,每节长约70厘米,再将红纸裱糊于形态像背篼的龙身,绿纸糊于背脊。正月十三至十五晚,“火龙”走家串户,向街坊邻居拜年祝福,补锅匠们便打铁水花烧龙,铁水向四周飞溅,形成了满天飞舞的朵朵银花。大型的打铁水花,用化铁炉熔化大量铁水,然后倒入铁勺内,用木板多处拍打,火花溅射面更宽,景色更加耀眼,使人振奋喜悦。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中隆昌夏布
《莲峰》焕发生机蓬勃的文化力量与自信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传承现状研究
西江月·庆祝国庆69周年
名城资中 血脉香橙 中国·资中第二届血橙节开幕
隆昌大规模绿化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