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方向

2014-09-18 22:38马蕾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排气整车欧元

马蕾

2014年3月31日,《汽车商业评论》在法国巴黎对佛吉亚集团董事长兼CEO严德胜进行了专访,以下是本刊访谈节录。

创新三大主题

《汽车商业评论》:全球汽车业都在发生大变革,除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移动互联对汽车科技的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严德胜:创新对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基本课题,对佛吉亚也一样。我们在2010年决定要加速创新潜力。因此在技术人员招聘上加大了投资,同时也和很多整车制造商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和院校及公共研究机构展开合作。

创新对佛吉亚来说有三个大的主题,第一是环保效益。

佛吉亚排放控制系统产品世界第一,因此更要改进环保的性能,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消除排放颗粒,第二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就这些方面进行创新,已经开展了10年的创新工作,佛吉亚和PSA共同发明了颗粒过滤器,现在还在这方面继续进行创新。

目前佛吉亚的产品已经达到了全球最严格的欧6排放标准,现在已经开始准备欧7标准了,这是我们今后十年要做的。

第二个创新方向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油耗。也分成两个重要创新方向。

第一减少车的重量。现在的整车制造厂商需要汽车能够减少200到300公斤的重量,从而大量减少油耗。佛吉亚供给整车的零部件重量加起来大约占到整车的20%至25%,如果整车要减少重量的话,我们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现在,通过我们的创新技术可以使整车减少100公斤左右的重量。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回收能量,在排气的同时回收能量。发动机产生的能量其实只有50%是用于汽车推动的,剩下的热量就通过排气损失了。因此通过排气系统进行能量回收的潜力非常大,佛吉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

我们已经投入生产的产品叫EHRS,即排气热量回收系统,这是为了能够回收部分热能循环使用。同时,我们也在研究下一代汽车产品,针对混合动力的汽车通过回收损失的排气能量的循环使用,提供动力。

第三个创新是车上生活,佛吉亚的汽车内饰系统全球排名第一,我们开发了一系列乘客与车之间的通讯系统,使得一些新的移动装置、终端,比如电话、平板电脑可以在车上使用,还有一些新的接口,可以使乘客、驾驶员能够和车之间进行对话。

电动车没有排气系统,这对佛吉亚排气系统业务会有影响吗?

百分之百的纯电动车没有热力发动机,所以不需要排气,因此也不需要佛吉亚的排气系统,但我们认为从目前到可以看到的未来,纯电动车的潜力相对有限,目前它的市场份额非常小,我们不认为未来10年它会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但混合动力、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都必须有排气系统,因为它还要烧油,同时它的排气系统还需要加强。混合动力汽车如果要重新回收一部分被浪费的热能,那么使用的排气系统的要求就更高。这方面,我认为这对我们的排气系统业务反而是有利的促进因素。

汽车细分市场还有卡车,它也是污染重要来源,特别是在中国。佛吉亚开发了一些专门针对商用车的排气系统,来有效消除颗粒和氮氧化物,使卡车更清洁,这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

卡车排气系统在中国是不是已经开始进行业务拓展了?

我们正在跟中国所有柴油发动机生产厂家紧锣密鼓地联系。我们认为,中国很快就会出台商用车排放标准,柴油卡车发动机可能一下过渡到欧4。我们已经掌握了非常成熟的技术装备,适合所有的卡车发动机,法规的情况无论发展得慢与快,我们都能够及时跟进。

目前佛吉亚的卡车相关业务量比较小。2009年,我们收购了美国埃康姆公司后,发现这个公司里有卡车排气控制的技术,此后我们对它掌握的技术大量投入,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和康明斯合作一起发展这项业务,可以供给商用车和非道路车。

我们的产品叫SCR,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主要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的。另外还有一个系统是氨的储存和释放系统,主要用于氨处理。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完全成熟,随时可以推广。

现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佛吉亚产品尤其是内饰产品会做出什么改变?

佛吉亚没有汽车车载电子方面的业务。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我们认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在世界占有领军地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第三,我们现在没有汽车电子的业务,未来也不打算介入。

但汽车智能对我们来说比较相关,主要与我们的两大业务有关系。

比如汽车座椅系统,我们现在和合作伙伴一同开发了一个技术叫智能适合系统,首先你的智能手机里有一个应用,用它从你的侧面照一个照片,它会把你的体形记录下来,把照片传给汽车,车的座椅就能够根据你的体形、胖瘦高矮等,自动将座椅调整成适合你的位置。

第二是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产品里的电子部件将会越来越多,直到目前为止排气系统还完全是一个机械系统,为了增加它的效率,我们增加了很多电子器件,包括电子排气控制阀,能够根据它的需要来不断调整排气管里的气流量。这两个是我们的产品本身就具备智能化的功能。

另一方面的工作是配合汽车智能化工作,比如仪表盘面板,我们要把现在提供的面板里所有实现车内智能化控制的界面都纳入,使驾驶员和乘客用最轻松、最愉快、最舒适的方式实现对整个车内各种装置的控制。

还可以把新技术直接应用到汽车上,特别是能将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车实现联通的智能化界面和接口。

中国业务及其他

《汽车商业评论》:2012年佛吉亚提出了在中国的业务倍增计划,现在具体的实施情况如何?endprint

严德胜:2012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是15亿欧元,目标要在2016年翻番,即2016年中国的销售额达到30亿欧元。目前,我们已经度过了第一个阶段,2013年中国的销售额已经增长了28%,达到19亿欧元。

我们在中国的战略是基于三个大的方面达到倍增计划,第一是扩大工厂规模,目前我们在中国有36个工厂,分布在6大生产汽车的产区,未来计划是每年增加5个工厂,2017年达到60个工厂的规模,工业生产规模覆盖所有的中国汽车产区。

第二是加强研发,我们已经在2012年和2013年投资建了两个研发中心,第一个是排气控制方面的,第二个是其他三个业务的研发中心,2013年7月份投入使用,这些投资使我们在中国拥有研发所有产品的能力。

目前佛吉亚在中国的研发人员已经达到700个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增加研发人员,使得我们所有的产品在中国都有独立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是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在近两年,我们已经和吉利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去年和长安开始有合作,与所有长安的合资工厂进行合作。未来会继续研究和开发与中国其他的汽车制造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佛吉亚的四大业务板块中,哪一个板块未来发展的速度能更快一些?

我们在中国四大业务板块都有发展,但发展层次不一样,排放控制系统业务达到9亿欧元的销售额,汽车座椅系统业务达到了8亿欧元,汽车内饰系统业务不到2亿欧元,而汽车外饰系统业务则刚刚起步,只有5000万欧元不到。我们的战略是四个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发展。

就排放控制系统业务方面,我相信会保持快速发展,因为中国的排气标准将会越来越严格,这个趋势会让我们继续开发相关技术,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

座椅系统业务也会继续发展,因为世界级国际整车制造商的平台战略以及国内整车制造商的国际化战略都对之有要求。相关的技术骨架和机械件是我们重要的业务,同时乘坐的舒适度也要增加,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创新。

内饰和外饰系统业务的起点比较低,目前还处在启动的阶段,我们对它们有很大的期望,目前主要是通过和中国整车制造商结成合作关系来发展业务,尤其是内饰业务,目前我们和吉利、长安的合作主要是在内饰方面,因为中国的整车制造商特别关注感知质量,比如驾驶舱和车内装饰,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和佛吉亚的合作,提高车内感知质量和内饰的质量。

除了创新推动,佛吉亚也通过外部收购得以快速增长,这种收购未来还会继续吗?

佛吉亚集团在2009年之后发展特别快,从2009年到2013年之间我们的销售额几乎翻番,2009年我们是90亿欧元的销售额,2013年就达到了180亿欧元。增长的部分一半是通过收购,剩下的则是有机增长,在南美、亚洲中国的增长。

今后18个月内,我们没有新的收购计划,我们现在的增长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了。今后两年内,我们会集中力量发展有机增长。但由于市场的发展,未来并购可能还会继续。

佛吉亚这几年发展很快,最让您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最头疼的事情是如何能够发展出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把控这种良好的发展局面。从2011年到2013年,我们在全世界招聘了8000名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而我们这个团队一共是15000人,这里面还有又离开的。

这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麻烦的挑战,要保证招聘来的人是你真正需要的人,而更大的挑战是要融入你的团队,融入到你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方式里。endprint

猜你喜欢
排气整车欧元
前5月重庆汽车整车出口量价齐升
降低LST培养基灭菌后内置小倒管的气泡残留率
改装的奥义,拨开云雾见真章之进排气改装(下)
基于整车的汽车ABS性能检测研究
我国汽车工业整车与零部件关系的特征
整车重量管理控制方法的探讨与应用
让声浪来的更强烈
How fast does a fart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