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作结构”的变化看当代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与创新

2014-09-20 07:21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后空翻世界大赛转体

(黄河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从“动作结构”的变化看当代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与创新

高振立

(黄河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以参加第44届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自由体操决赛选手为主要对象,从“动作结构”视角对当代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日本白井健三为代表的亚洲选手,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结构主要以各种高难度空翻转体及其连接为主,而以俄罗斯阿比亚茨为代表的欧美选手,则以“大空翻”及其连接为主,亚洲选手略有优势。成套动作平均D分稳中有升,预计获得奖牌选手的平均D分将接近7分;最高D分达到7.4分,继续提升的空间极小。选手完成动作质量欠佳,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E分仅有9.1分,继续提高动作质量的空间较大。我国优秀年轻选手与外国选手比较,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和质量都有一定差距,努力学习同属黄种人日本的思路和经验,将会尽快赶上世界发展潮流。

自由体操;动作结构;发展与创新

在201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的日本17岁新秀白井健三,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力,压倒连续4届世界大赛男子全能冠军获得者内村航平,摘得自由体操金牌。他成套动作的编排结构新颖独特,不是以空翻二周加转体的“大空翻”为主要内容,而是选用各种空翻转体及其连接,并把转体动作发挥到极致,首次在世界体操大赛中完成“直体后空翻转体1440°”的超级动作,被人们亲昵地称为“转体机器”[1],不仅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7.4分的超高D分,E分也达到了8.6分,最后以16分一骑绝尘,领先队友内村航平多达0.9分,这在历届世界体操大赛的各个项目决赛中,都是极其罕见的。难怪连伦敦奥运会自由体操冠军、我国著名选手邹凯看后都惊叹地说:“看不懂!”这个现实表明,与一年前的伦敦奥运会比较,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技术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以日本白井健三的“动作结构”为实例,拟对当代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结构、难度和完成质量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纵向变化与横向对比研究;同时,与参加我国第12届全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选手进行比较,分析我国选手与当代世界级选手的差距,为我国选手更好地备战里约奥运会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参加2013年10月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的16名选手为主要对象,以参加2013年9月我国第12届全运会自由体操决赛的8名选手为辅助对象。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现场比赛实况,取得各种比赛的事实资料;并通过万方、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到文献资料共计20余篇,搜集国际体联(FIG)官方网站和各个网站有关的各种资料,为本研究研究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成套动作结构的发展与创新

在整个伦敦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D分,仅有俄罗斯的阿比亚兹最高达到7.1分,其余选手都在7分以下。阿比亚茨成套动作既包括空翻两周加转体的3个“大空翻”,又有高难度的D+D连接,被视为当代男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潮流。然而,在2013年第44届世锦赛中,日本的白井健三却另辟蹊径,成套动作没有一个“大空翻”,而是以各种空翻转体及其连接组成,从而使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是男子自由体操另一种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2.1.1 单个空翻动作的发展

D组以上单个空翻是发展各种空翻连接的基础。表1是两届世界大赛和第12届全运会单个空翻动作的组别、难度和数量比较。首先,从伦敦奥运会到第44届世锦赛,仅仅一年时间,虽然单个空翻动作的总量均为21人次,但动作组别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后空翻几乎减少了20%,相应侧空翻和前空翻各自增加了10%。特别是两名美国选手勒让德和达尔顿,以及巴西的海波里托,都高质量完成了“直体和屈体前空翻二周”的高难动作,气势宏伟,蔚为壮观,显示出强大的实力。

表1 两届世界大赛和第12届全运会D组以上单个空翻动作的数量和难度比较

其次,尽管第44届世锦赛后空翻动作数量减少,但动作难度却有所创新。一是日本的白井健三以“直体后空翻转体1440°”F组作为成套动作的结束,创造了在世界大赛第一个完成转体1440°的记录,已被正式命名为“白井健三”[3];二是,传统的“旋空翻转体”一般都是以“360°”为一级;至第43届世锦赛,日本的内村航平完成了“团身后空翻二周转体1080°”的G组难度动作;而在第44届世锦赛中,美国的勒让德则首次表演了“团身后空翻二周转体900°”,突破转体度数的“常规”,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今后的发展与创新开拓了新的思路。

第三,数据表明,中外优秀选手在动作组别的选择比例上并无差异,但仔细分析却略有不同。一是“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高达7人次,几乎成了中国选手成套动作结束的“规定动作”,其它后空翻动作也都是常规动作,缺少变化和创新意识;二是第Ⅱ组动作,都是“直体前空翻转体720°”,而没有“屈体前空翻二周”的E组 和“直体前空翻二周” 的 F组等大空翻动作。因此,在单个空翻动作的难度和变化方面,我国优秀选手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2.1.2 各组空翻连接的发展与创新

由于自由体操空翻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动作表演得更精彩、更壮观,也更能表现选手的娴熟技能和充沛的体能[3]。其中以白井健三为代表的高难度空翻连接,更把空翻连接动作发展到新高度。

2.1.2.1 后空翻动作连接的发展与创新

外国和中国选手在第44届世锦赛和第12届全运会自由体操决赛中,以后空翻开始完成的空翻连接的数量最多,分别为18串和10串,其连接的形式、难度和数量如表2所示。首先,以“直体后空翻转体”连接空翻动作是中外选手的首选,分别达到12串和10串。选择最多的是“直体后空翻转体900°——直体前空翻转体360°”,中外选手分别为7人次和5人次。在此基础上,海波里托完成了连接“前直转体720°”,汉布钦表演了连接“前团二周”的D+D组合;白井健三更首创连接“前直转体900°”的D+E组合,是迄今为止男子自由体操难度价值最高的一组联合动作。对比我国这批年轻选手,全部连接“前直转体360°”,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2 第44届世锦赛和第12届全运会以后空翻连接的形式、难度和数量

其次,外国选手有4人次选择了以“快速后空翻”开始的连接,而且连接形式也各不相同:美国的勒让德和英国的普尔维斯连接了“前团两周”,白井健三完成了连接“后直转体1080°”的B+D联合;美国的达尔顿更表演了连接“屈体前空翻两周”的B+E组合。通过比较简单的动作组合,就能够获得0.1的连接价值分。这种编排思路,值得我国选手学习和借鉴。

2.1.2.2 前空翻动作连接的发展与创新

以前空翻开始的连接动作比后空翻开始连接的动作虽然数量较少,但连接的形式却多种多样。从表3 首先可以看出,采用最多的是“前直转体720°——前直转体360°(540°)”的D+C组合,表现最突出的是美国的勒让德,他在开场串表演了“前直转体720°——前团二周”的D+D组合,动作完成得雄伟壮观,表现出非凡的实力;对比我国选手尚有3人次连接“前团或前团转体180°”的D+A/B的组合,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为什么中外选手都青睐这种连接呢?这是因为,开始动作本身就是D组难度,只要与任意一个空翻连接起来,就能够获得连接价值分。

表3 第44届世锦赛和第12届全运会前空翻开始连接的形式、难度和数量

其次,以“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开始连接的动作,也具有较高的难度价值。我国的吴迪连接了“直体前空翻转体900°”,构成C+E的组合;而白井健三更表演了连接“直体前空翻转体1080°”的C+F的超级组合,把向前空翻连接动作几乎推到了“极限”,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被国际体联命名为“白井健三2”[3],值得各国选手学习。

综上所述,白井健三所以能够以较大的优势摘得自由体操金牌,其根本原因是敢于突破欧美选手致力于发展“大空翻”的世界潮流,而是根据亚洲选手身体灵巧、转体迅捷的特点,别具匠心地调整了成套动作的结构——把前后空翻转体及其连接发挥到极致,创造了7.4分的超高D分,并以比较完美的表演,最终成为最年轻的自由体操世界冠军。伦敦奥运会冠军邹凯在现场评价时说:“我们中国体操队应该更多去思考,学习日本队好的东西,发展我们自己的好的东西。[5]”

2.2 自由体操成套动作难度的发展与创新

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是由单个技巧动作、空翻连接动作和非技巧动作三个因素决定。表4是两届世界大赛和第12届全运会自由体操决赛选手D分比较。

表4 两届世界大赛与第12届全运会自由体操成套动作D分比较

2.2.1 成套动作平均D分稳中有升

表4数据清楚显示,第44届世锦赛选手的平均难度,比伦敦奥运会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微小提高(+0.012),这在历届奥运周期开始的世锦赛中是从来未有的。表明各国选手既较快地完成了新老交替,很快适应了新规则;又表明年轻新秀迅速成长,特别是白井健三的横空出世,极大地提高了成套动作难度,致使标准差也相应提高了0.107,使选手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开了。因此,世界各国选手都会以白井健三为榜样,继续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从而使选手们的平均难度不断有所提高。

我国年轻选手平均难度仅有6.288分,选手之间的水平也非常接近(标准差为0.136),成套动作平均难度比世锦赛低0.412分。即使获得金牌的吴迪,其动作难度也只有6.5分,与世锦赛的各国选手比较,明显缺乏竞争力。因此,我国自由体操选手的当务之急,首先是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然后才能比赛完成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

2.2.2 成套动作最高D分再创新高

进入伦敦奥运周期后,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最高D分不断提升,从第43届世锦赛邹凯的6.9分,到伦敦奥运会俄罗斯的阿比亚茨的7.1分,至第44届世锦赛,白井健三再次提高到使人望尘莫及的7.4分,比获得亚军和季军选手的难度分别高出0.7分和1分。他就是凭借成套动作的超高难度,毫无悬念地获得了自由体操冠军。

但是,提高成套动作难度是一把双刃剑,俄罗斯的阿比亚在伦敦奥运会D分高达7.1分,而完成质量欠佳只获得第三名;同样,内村航平在第44届世锦赛的D分只有6.4分,比第四五名分别低0.4和0.5分,却因动作的高质量收获铜牌。因此,白井健三在达到7.4分之后,再次提高成套动作难度的可能性极小,而是把精力放在提高动作质量方面,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目前,我国获得第12届全运会自由体操金牌的吴迪以及全能冠军周施雄,成套动作D分最高也仅有6.5分,与白井健三相差0.9分之多,比其他欧美选手也相差0.5分。因此,在整个里约奥运周期的世界大赛中,要想撼动以白井健三为首的日本选手的统治地位将非常困难。

2.2.3 提升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因素

自由体操成套动作D分是由难度价值分、连接价值分和动作组别分3个因素构成的。由于世界级选手都能满足动作组别分的要求,因此,提升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因素,首要是难度价值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D组以上空翻的连接价值分。从表5可以看出,获得伦敦奥运会冠军和季军的邹凯和阿比亚茨,连接价值分都是0.4分,后者比前者D分高0.2分,主要是动作难度价值分的差异;到第44届世锦赛,白井健三又增加了1个F组,并相应减少了D组或C组,使难度价值分达到4.3分,再加上连接价值分又提高了0.2分,从而使成套动作D分比其他选手提高了0.3~0.5分,凸显出选手的强大实力。对比我国2名最好的选手,单个动作难度价值分都比较低,获得金牌的吴迪成套动作中还包含B组动作,不仅与世界级选手差距较大,还赶不上老将邹凯。因此,继续提高难度价值分是当代男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潮流,也只有在提高单个空翻难度的基础上,才可能提高D组以上空翻连接价值,再创成套动作D分的新高。

表5 两届世界大赛和第12届全运会D分前2名选手成套动作构成要素

2.3 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尚有较大空间

由于成套动作至少包括3~4串空翻和人均近3个单个空翻,而评分规则不仅对空翻的高度与转体角度有严格规定,更对落地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致使选手们完成动作的E分普遍较低。从表6首先可以看出,连续两届世界大赛选手们都较好地发挥出了水平,但平均E分只有8.7分左右,最高分是内村航平两次得到9.1分,另有邹凯得过9分以外,其他均在9分以下。对比我国第12届全运会决赛选手的平均得分仅有8.396分,比世界级选手相差0.325分,最高得分也相差0.3分。这些都表明无论是世界级选手还是中国选手,提高完成动作质量仍有较大的空间。

表6 两届世界大赛和第12届全运会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D分和E分比较

其次,日本的内村航平D分只有6.4分,是参加第44届世锦赛决赛选手中D分最低者,但却以高质量的E分摘得铜牌;同样,他在伦敦奥运会决赛中,D分也比冠军和季军分别低0.2和0.4分,但却以9.1分的高质量获得银牌。上述事实表明,当代世界级选手成套动作D分大体相当,或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完成动作质量和稳定发挥将成为获胜的关键。

3 结论

3.1 以日本白井健三为代表的亚洲选手,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结构主要以各种高难度空翻转体及其连接为主,而以俄罗斯阿比亚茨为代表的欧美选手,则以空翻二周加转体的“大空翻”及其连接为主,亚洲选手略有优势;成套动作内容中,单个技巧动作为21个,人均接近3个,其中一半为后空翻,侧空翻和前空翻数量迅速增加;空翻连接动作大多为3~4串,其中以后空翻开始连接前空翻的技巧串占八成,成为空翻连接的主流。

3.2 成套动作平均D分稳中有升,提高D分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单个空翻动作的难度及其连接价值,预计获得奖牌选手的平均D分将接近7分;目前,最高D分已经达到7.4分,是各国选手赶超的目标,今后继续提升的空间极小。

3.3 绝大多数选手完成动作的质量欠佳,成套动作的平均E分都在9分以下,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E分仅有9.1分,继续提高动作质量的空间较大,特别是提升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动作落地的稳定性,或将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3.4 我国优秀年轻选手与外国选手比较,无论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组织编排,还是在完成动作质量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但在我国奥运冠军邹凯和张成龙等老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同属黄种人日本的思路和经验,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赶上世界潮流,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 Alse.三大社:黄慧丹胜美军团摘金 日本转体机器扬威[EB/OL].http://sports.sohu.com/20131006/n387642563.shtml,2013-10-08.

[2]国际体操联合会.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2,12. [3]周福弟.十二个男子体操难新动作被正式确认和命名[EB/OL].http://cga.sport.org.cn/data/column/2013-11-08/424163.html,2013-11-08.

[4]史海现,李柳,孟宪林.伦敦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162-166.

[5]新体.邹凯:应该向日本队学习 中国体操队任重而道远[EB/OL].http://sports.sina.com.cn/o/2013-10-06/02216815830.shtml,2013-10-06.

[6]岚生.黄玉斌:邹凯夺金是努力所得 五金是团队赋予的[EB/OL].http://roll.sohu.com/20120806/n349981514.shtml,2012-08-06.

[7]康少寒.男子国际体操规则学习班结束 2013年将启用新规则[EB/OL].http://sports.sohu.com/20121218/n360776936.shtml,2012,12,18.

[8]周云涛.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及中外运动员比较[J].体育学刊,2010,(2):121-124.

[9]黄亮明.关于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80-83.

[10]李柳.从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自由体操的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5):40-43.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men’s floor exercise changes in terms of “movement structure”

GAO Zhen-li

(School of P.E., Yellow River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Taking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44th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the London Olympics floor exercise finalist as the objects, this paper studie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en’s floor exercise in terms of “movement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ia players, represented by Japanese athlete Kenzo Shirai (しらい けんぞう), whose structures of floor exercise are mainly all kinds of difficult somersault twists and their connections, and European and American athletes, represented by Russian player Abbey Diaz,mainly adopting the “big flip” and its connection. Asian players have a slight advantage. The average D-sub of sets of movements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ed, and the player who is expected to win a medal is close to 7 scores; highest D-sub reaches 7.4 scores, the space to continue to enhance is minimal. Players completed the action with poor quality, the highest E score of medal winner is only 9.1, space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vements is larger. There are some gaps between outstanding young players in our country and foreign players in terms of sets of movements of difficulty, presentation and quality. We should try to learn Japanese ideas and experiences to catch up with the world development trend soon.

floor exercise; movement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2014-01-16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142400410173)。

高振立(1973- ),男,河南鹤壁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A

1009-9840(2014)05-0053-05

猜你喜欢
后空翻世界大赛转体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竞技武术三人对拳后空翻训练方法设计
解释不清
鹧鸪天·踢毽子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冲向六月的后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