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混凝土咬合桩的设计与施工案例分析

2014-09-20 08:01
建筑施工 2014年8期
关键词:错动工法塑性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深圳 518052

1 工程概况

本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深基坑工程,其工点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新华南路、三屯碑路及燕儿窝路交汇处,地处闹市区,南郊客运站和水上乐园汇聚于此,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在项目东南侧110 m处有一水库分布,对于基坑开挖的环境条件极为不利。地下水补给极其丰富。工程最大的难度就是基坑开挖的止水效果,工程成败也是能否将基坑止水帷幕达到设计要求的100%可靠度。

本项目分布在冲沟内,上游有一水库,地下水丰富,且开挖面及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均为松散的圆砾、粉土及粉砂。同时在基岩里分布有不规则裂隙,地下水的分布形式多样,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本案例在止水帷幕的选择上进行过多次的现场试验和探讨,原设计方案采用旋喷工艺,由于在松散的地层中,旋喷桩完全不能成桩,不能隔断地下水,如采用地下连续墙,由于地层组成复杂,有砾石和基岩,普通的抓斗不能成槽,需要铣槽机成墙,施工成本很大。经过多种方案的选择,本项目采用了新的施工工法——塑性混凝土咬合桩支护结构——来完成本基坑的挡土和止水墙。

2 案例说明

2.1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成因和勘察测试,场地内主要地层由冲积洪积河床堆积形成的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砂类土、圆砾和角度不整合下伏的三叠系泥岩、砂岩、砾岩构成。第四系地层厚度差异较大,沉积紊乱,岩性分布纵、横向变化均较大;三叠系基岩面起伏较大。场地地表普遍分布厚度不均的人工填土。

2.2 设计方案

本项目最初方案为钻孔桩排桩+2 道锚杆,止水帷幕采用旋喷桩。施工采用顺作法,基坑开挖中心岛的方式。

由于在现场旋喷桩试桩时,在该地层中采用旋喷桩无法成桩,经过多次技术认证,止水帷幕改为塑性混凝土咬合桩。塑性混凝土咬合桩(止水帷幕)和钢筋混凝土钻孔桩灌注桩排桩作支护结构,该2 种桩型独立成排。由于采取了塑性混凝土桩,其强度低、韧性好,在施工机械选配上带来很多便利,本项目选配了三一重工SR220旋挖钻机,即可以顺利成孔灌注。施工功效高,单班每天成孔16 根,为施工赢得了时间。

通过本站点主体围护结构方案的调整,同时在施工中积累了塑性混凝土配合试验以及成桩施工经验。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塑性混凝土咬合桩”设计及施工方法,将止水帷幕和支护结构两墙合一,以便节约投资减少能耗。

3 塑性混凝土咬合桩设计[1-4]

塑性混凝土咬合桩(plastic concrete interlocking pile)以下简称PCP工法,即是塑性混凝土桩之间套打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形成连续墙,起到挡土止水的作用(图1)。钢筋混凝土桩承担截面的抗弯,其承载力验算可以参照现行的规范执行,本文主要补充塑性桩的承载力验算,其包括:塑性桩在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错动剪力设计值(V),轴向抗压设计值(N),抗弯承载力(M)均由钢筋混凝土桩承担。

图1 刚性桩与塑性桩间错动剪切破坏验算

3.1 塑性混凝土桩抗剪承载力计算

塑性混凝土桩应验算塑性混凝土桩与刚性桩桩身局部抗剪承载力。塑性桩与钢筋混凝土桩(刚性桩)之间的错动剪切承载力和按下式验算:

式中:τ1——刚性和塑性桩之间的错动剪应力设计值(N/mm2);

Q1——刚性和塑性桩之间单位深度范围内的错动剪力标准值(N/mm);

q——作用于计算截面处的侧压力标准值(N/mm2);

L——刚性桩之间的净距(mm);

de——错动剪切高度(mm);

τ——塑性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τc——塑性混凝土抗剪强度标准值(N/mm2)。

3.2 塑性混凝土轴向抗压承载力计算

塑性混凝土桩,在单位深度受侧压力的作用,对塑性混凝土产生的压应力验算。

式中:F——作用效应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fcs——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T——拱高(mm);

b——计算宽度(mm)。

式中:F——塑性混凝土轴向抗压设计值(kN);

Fk——按作用标准值计算的轴向设计值(kN);

式中:l——拱轴水平长度(mm);

h——拱轴高度(mm);

q——作用于计算截面处的侧压力标准值(N/mm2)。

4 工程案例

4.1 计算条件

本文以三屯碑路站地下交通枢纽为工点,采用塑性混凝土咬合桩的塑性桩进行验算分析。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为12.10 m,围护壁采用PCP工法,内设2 道锚杆。采用Φ800 mm@1 200 mm塑性混凝土咬合桩,搭接200 mm,桩的嵌固深度为6 m。钢筋混凝土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0,塑性混凝土桩身强度为5 MPa。

图2 计算单元剖面

图3 围护壁排桩布置

根据围护壁设计方案(图2、图3),土拱参数为:

T——拱高=250 mm;

h——拱轴高度=101 mm;

L——拱轴水平长度=449 mm。

4.2 围护墙主动土压力计算

根据本项目的岩土条件以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计算单元土应力包络线见图4。

图4 单元土应力计算模型及最大挖深时水土压力曲线

4.3 塑性混凝土配比

根据单元的计算,本项目塑性混凝土配合比28 d抗压强度按5 N/mm2配制,考虑到水下灌注的影响,最终成桩抽芯取样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3 N/mm2。混凝土渗透系数为<2×10-7cm/s。最终确定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膨润土∶水∶砂∶石为150∶60∶252∶890∶890,水胶比为1.20。实测28 d的混凝土强度为5.3 MPa。

4.4 塑性桩截面承载力验算

4.4.1 塑性桩错动抗剪承载力

满足验算条件。

4.4.2 塑性混凝土轴向抗压承载力计算

塑性桩的轴向抗压承载力<5 N/mm2,满足轴向抗压强度要求。

由此可见,当塑性混凝土桩的桩身强度设计值达到5 N/mm2时,设计选用的塑性桩截面及桩身混凝土强度完全满足截面承载力要求。

4.5 咬合桩施工

由于采用了塑性混凝土桩,施工采用了旋挖成桩的工艺,在施工主要增设排桩的施工导墙,在基坑开挖对施工的桩位进行了开挖验桩,其止水效果很好,无明显的渗漏现象。桩与桩均完全咬合。

5 结语

通过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屯碑路交通枢纽站基坑围护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对于塑性混凝土土咬合桩工法得出以下结论:

(a)塑性混凝土咬合桩,在松散岩土层中特别是卵砾石地层中,常规止水桩难于实现时,采用塑性咬合桩,能起到止水、挡土作用;

(b)塑性混凝土咬合桩,由于其强度低便于咬合施工,其施工的可靠度大大高于刚性咬合桩,同时可以节约机械能耗,增加施工速度;

(c)尽管咬合桩的桩身强度和现行的建筑基坑规范有一定的冲突(要求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但可以通过对其验算,同样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d)根据计算,当主动土压力在196 kN·m时,塑性混凝土设计值5 N/mm2均能满足截面承载力要求;

(e)塑性混凝土在水利坝基止水应用虽广,但在深基坑工程可以作钢筋混凝土咬合使用,具有抗弯和轴向受压的地下连续墙,该工法实用性强,岩土使用条件广,可以作为一种新工法来推广应用于深基坑工程中。

猜你喜欢
错动工法塑性
基于数值模拟断层错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影响研究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勘 误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南岛MW 7.8地震的同震粘滑震相研究
硬脆材料的塑性域加工
铍材料塑性域加工可行性研究
隐伏正断层错动致地表破裂变形特征的研究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
石英玻璃的热辅助高效塑性域干磨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