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建轨道交通之上新建物业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2014-09-20 08:01
建筑施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汽车吊植筋塔吊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深圳 518034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地处新城核心地区北侧,为城市发展中心主轴。本项目用地位于已建成的轨道交通4号线地铁车辆维修段顶板的平台上,而4号线及车辆维修段都已在运营中,车辆段顶板平台面积约4 万m2(图1)。

图1 平台现状、与地面间高差约12 m

已建成平台与地面间高差约12 m,仅有一立交桥与平台连接。由于规划变更,平台上原留设的轨道交通6号线的众多混凝土墙及电缆沟需拆除。平台上原规划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保障性用房,现也改为钢结构商业建筑及别墅(图2)。

图2 大平台结构平、剖面

2 轨道交通上盖物业施工准备及安全注意事项

2.1 设钢箱梁便桥解决施工道路问题

将平台和拟建建筑荷载叠加,经叠加后绘制平台预留荷载与总体建筑关系图,并进行施工道路荷载核实。

由于已建成平台与地面间高差约12 m,仅一立交桥与平台连接。且平台上原留设轨道交通6号线的电缆沟需拆除,故立交桥与平台的连接、7 条电缆沟的空档处均需搭设钢桁架(其作用如同便桥,因采用箱梁结构,这里遂简称钢箱梁桥),以确保平台上道路通畅(图3)。

图3 钢箱梁桥的平面及剖面

2.2 以塔吊、鹅头吊、汽车吊解决垂直施工问题

2.2.1 核实平台预留荷载与柱位置关系

将平台预留荷载和柱子位置叠加,经叠加后绘制平台预留荷载与柱关系图,并进行吊机和选型,分别选择塔吊、鹅头吊、汽车吊以解决垂直施工问题。其中在平台之上运行之吊车,均采用路基箱加强措施(计算书略)。

2.2.2 塔吊定位

(a)1#塔吊:54轴交H轴,2#塔吊:H轴往南6.67 m交67轴,3#塔吊58轴交D轴,4#塔吊65轴交D轴往南8.20 m,5#塔吊D轴交73轴,6#塔吊C轴交82轴。

(b)所有的塔吊基础均位于平台预留的柱子上。

(c)由于部分塔吊跨梁,故塔吊标准节需作特殊处理,对穿梁部位采用腹板加厚处理(图4)。

图4 梁穿塔吊标准节、塔吊标准节腹板加厚处理

(d)利用平台预留柱的预留钢筋与塔吊机脚相连,并传力至基础上。

2.3 主体施工的难点与重点

难点一:施工时须拆除平台上原有混凝土墙、在平台上植筋等,如何在确保地铁运营及轨道设施的安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扰民、少扰民、减少噪声。

应对措施:

(a)本工程墙体拆除,选用静力爆破和静力切割等方式进行拆除。

(b)若墙厚度较大、超过1 000 mm的,主要采用静力切割钻孔拆除。

(c)植筋施工尽量采用湿式施工,并在施工区域周围采取喷雾防尘措施,防止施工灰尘扩散,影响周围环境。

(d)拆除及植筋期间,项目部应提请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对车辆段轨道、LS地铁站等已建建筑物的监测。难点二:转换层施工如何保证施工安全。应对措施:

(a)进场后立即进行施工道路的铺设,为后期施工争取更多的施工时间,同时植筋班组、拆除班组等进场,对现场须处理的构件、钢筋等进行处理。

(b)植筋及拆除施工,可能会破坏到原防水层,在对板面的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拆除前,须严格根据图纸进行放线,拆除时,严禁越线拆除。

(c)A1、A2、A3栋建筑的底板以下部分有高600 mm的转换柱层,板厚200 mm,A5商业区下有1.22~1.47 m柱转换层,现场施工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分区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及保证工期。

(d)平台上施工区与施工道路区用防护栏杆进行隔离,必要时搭设防护棚,并悬挂标示牌(夜间可反光字),平台外围搭设防护栏杆或防护平台。

难点三:如何保证地铁平台防水安全。

应对措施:

地铁平台上原防水层保留,在处理平台上钢筋、柱头及墙体时对受到破坏的防水层进行修补搭接,新铺设的混凝土结构与原结构交接处采用微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所有修补完成后,在平台上再整体铺设一层厚100 mm的细石防水混凝土。

难点四:平台施工临时通道处理及管沟槽处理。

应对措施:

(a)平台上施工临时通道将以设计图上的消防道路为底板,并在平台上对临时施工道路区域进行加固。

(b)前期仅对做临时施工道路的管线槽位置进行钢桁架的搭设,并做安全计算,确保大型车辆能顺利通行。

(c)管沟槽在施工车库底板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全部封闭。

2.4 施工平面布置及安全注意事项

2.4.1 施工前期安全措施

(a)开工后立即对HP西路辅道进行改造,在HP西路辅道和BL路上设置高7 m的广告牌,并设置售楼停车区域及绿化区域。广告牌无需灯光配合,总长约545 m(平台施工区域内),主要用于视觉遮断及粉尘、噪声阻挡。

(b)在平台上(HP西路侧)设置高5 m的广告牌,总长约500 m。

(c)地铁出入口范围内的HP西路及BL路上设置高10 m的钢悬挑防护平台,宽5.5 m,长225 m。其余售楼停车区域范围内为高6 m的双层安全防护棚,宽7 m,长220 m,使用时间为整个平台施工工期。

2.4.2 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及安全措施

(a)平台施工前需先进行二期与一期间道路的施工,以规划中的消防道路为施工道路。

(b)平台与非平台间的平台边缘线搭设高1.8 m彩钢板并设置钢管支护,其余的支护、广告牌设置见图5。

图5 主体阶段平面布置

(c)对设置的6 台塔吊均作改进,1#TC7030、2#H3/36B、3#FO/23B改40 m;4#FO/23B改35 m;5#FO/23B、6#D120动臂式40 m臂长,使塔吊的覆盖范围均距离地铁线路有10 m以上,以满足安全需求;局部塔吊未能覆盖或者无法吊运钢构件的部位设置汽车吊辅助施工,A5区域采用1 台80 t、2 台50 t汽车吊进行施工;A3区采用1 台80 t汽车吊辅助施工;另外A1区域的钢柱钢梁吊装采用A5的汽车吊。设置1 台100 kW的柴油发电机,以免停电时延误工期;并设置2 台HBT80泵,其余均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

(d)设置3 个钢构件堆场,对局部钢结构过长在平台上转弯半径不能满足要求的,则先截断,并在钢构件堆场上再拼装。

(e)平台上设置4 间厕所,排污管沿平台边缘排至BL路再上排污管网内。

(f)施工道路两侧严禁堆积任何材料,以确保施工顺畅,钢构件堆场处特别要注意钢构件车的进出,以免堵塞路口。

2.5 对轨道交通的专项保护措施[1,2]

2.5.1 避免施工震动

(a)平台上所有需拆除的工程,不采用震动大的机械破除及爆破拆除,选用可控的静力爆破和机械切割结合的方式进行拆除。

(b)加强平台上施工震动对轨道位移影响的检测,一旦接近限制标准,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检查及讨论修改方案,确保施工震动在可控范围内。

(c)车辆进入平台工地后,车时速不能超过5 km,避免车辆急停急走。

2.5.2 避免高空坠物

(a)LH站与平台交接处、车辆段出入线与平台交接处搭设2 层宽5.5 m的钢平台及2 层钢桁架防护平台,确保工地与地铁站厅、出入线完全隔离。

(b)所有临街窗口、门洞口的防护措施均向内退1~1.5 m,并设踢脚板及安全网。

(c)平台上每20 m设一建筑废弃物堆放点,每天清理2 次;建筑内每层设置一个建筑废弃物堆放点,并进行定期清理。

(d)多层建筑每隔5层搭设悬挑防护架,并挂安全网。

2.5.3 避免施工粉尘

(a)干燥天气,施工道路每隔2 h进行洒水降尘;其他时间每隔4 h进行洒水降尘1 次。

(b)在首层施工植筋钻孔时,进行湿钻孔,并对施工区周围采取防尘措施。

2.5.4 车辆段防水层

(a)在处理完平台顶上钢筋及混凝土墙后,铺厚50 mm的细石防水混凝土。

(b)管沟位置及结构交接处进行防水补强。

2.5.5 施工堆载

(a)进场前,对照原结构平台上荷载设计,进行分区并标示清楚,对荷载满足堆载的板块,进行保护性平面加固。对于不满足堆载条件的板块,不考虑堆载,确需进行堆载的,须尽量在主梁上进行加固计算,确定堆载限制,严禁超限堆载。

(b)在A1/A2栋旁消防道路底下车辆维修段范围内,有多根梁上设有型钢吊,吊重2 t,为确保此处平台安全,严禁在此区域堆载或堆放临时材料。

2.5.6 施工给排水

(a)平台上建筑施工给水系统将在进场后,联系市政部门进行开通接驳,平台上拟用管径为150 mm。

(b)平台上原排水系统主要利用原预留管沟,向东西向的预留排水管进行排水。

(c)施工时,对平台上进行排水管道预设,并在平台上设临时移动厕所4 座及其他生产临时设施,厕所设独立排水管道,其他生产临时设施的排水另设排水管道。

3 结语

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铁建设与物业的综合规划、共生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城市建设的常态。因此,在轨道交通之上新建物业的施工安全刻不容缓,将成为建筑企业专项研究的重大课题。本工程所做肤浅的举措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汽车吊植筋塔吊
儿童主动学习行为的分析及支持策略——以扭扭积木《塔吊》为例
大型机械设备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四筋植筋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多标段工程群塔布置与安装
浅析采用大型汽车吊更换营业线梁片的 施工组织与工序控制
塔吊检查
超高层建筑塔吊选型和布置分析
植筋技术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
植筋梁中植筋端头加设箍筋对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钢结构安装中汽车吊的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