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4-09-22 14:16薛淑珍
黑河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是数轴创设

薛淑珍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让其学会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从中拓展数学思维,获取数学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

俗语说得好:“少成苦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但有的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鼓起勇气敢于质疑,不仅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融洽的教学气氛,消除课堂上学生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应以一个共同学习者和学习伙伴的身份,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共同研究者,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件快乐有意思的事,增强质疑问难的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质疑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先导,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才会在学习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数学的归宿是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目的在于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制造认知冲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探索的疑境之中。

三、留给宽泛的思考时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式

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是“问”,而“问”源于思。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提供能够引导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动画课件出示了一条数轴0 1 2 3()()6 7 8()10,在学生顺利填出所空数字之后,我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2的前面是几?”学生立刻作答。紧接着把质疑的权力转交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你能结合这条数轴,试着自己提一个问题吗?”话音刚落,学生们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4的前面是几?”“9的后面是几?”……他们一个个地照着样子说了起来。这时有个学生换了一个问法:“5的前面都有谁?”这一问不要紧,那些刚刚放下的小手又举了起来。“7的后面都有谁?”“6的前面有几个数字,后面又有几个数字?”……看着学生兴致盎然的样子,我耐心聆听,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对伙伴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接着提醒学生可以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提问,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比2小的数是几?” “比8大的數是几?”“比1大比5小的数是几?”“数轴上最小的数是几?最大的数是几?它们之间相差几?”“从左边数第三个数字是几?”“从左边数第三个数字比从右边数第五个数字少几?”……就这样,学生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积极提取着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质疑中学,在学中质疑。

四、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炼就学生敢于质疑的胆量

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适时进行正面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敢于提问。同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能提出问题是勇敢的行为,增强学生质疑困难的勇气、自信心和兴趣。有这样一道题:“用10元一张的钱去买9盒牛奶,每盒5元,至少要带几张?”学生都知道9盒牛奶是45元,但在回答时,有的学生提出“至少”两字可以不要,有的学生却不同意。我首先肯定学生爱动脑筋是好的,并且表扬了他们,然后又引导学生想:既然题目中有这两个字,同学们再讨论一下看到底能不能丢?经过一番讨论,不少学生提出“至少”两字不能丢,如果丢了,就会有多种答案,如5张10元、6张10元、7张10元……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数是数轴创设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数轴的作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数轴上的小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