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2014-09-24 12:06王智钢张燕田祥宏李广水
软件工程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外包软件工程

王智钢 张燕 田祥宏 李广水

摘 要:分析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按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型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分析了校企合作类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三线并举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岗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关键词:服务外包;软件工程;应用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talent training,suggest to cultivate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talent according to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coordination model,analyzes the types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emphasizes o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puts forward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measures.

Keywords:service outsourcing;software engineering;applied education;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ion;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1],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服务外包产业依然逆势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任何产业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对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外包产业更是如此。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要发展,必须对服务外包专业化人才培养予以充分重视。印度是发展服务外包的发轫国之一,印度软件外包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印度政府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了要以教育作为发展软件产业的突破口[2]。

当前,南京正在打造世界软件名城,我校正在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同时我校也是江苏省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之一,为推动计算机软件学科专业的建设,做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我校调研学习印度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深入软件企业生产一线把握岗位人才需求,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在我校多年计算机及软件专业办学实践基础上,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分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等,提出一些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索,力争通过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做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3]。

2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talent training)

服务外包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求员工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技能。服务外包企业需要具有专业背景,掌握外国语言文化,能进入国际前沿,善于开拓市场的高端人才[4]。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专业实践技能要求高,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强,需求规格变化较快,用人单位业务特征较强等。

高校是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来源,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知识更新较慢,学生偏重理论学习,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差距很大,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胜任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着人才瓶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要,怎么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当前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型(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coordination model)

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为:在学生入学前一年左右开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入学后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安排四年的教学实施。在这一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人才培养规格制定阶段,学校和企业只有松散的浅层次社会联系,学校难以做到制定的人才培养规格真正紧贴企业的岗位人才能力需求,二是学校从开始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到学生毕业,周期通常是五年,五年中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将导致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相脱节。

由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具有需求规格变化较快,用人单位业务特征较强的特征,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出来的服务外包人才很难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需要,为此,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可采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型,如图1所示。

在这一模型中,学校和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完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规格制定阶段,学校必须真正把握软件企业的岗位人才能力需求,甚至于可以采用专业班级定制的方式来对接软件企业的个性化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实施阶段,学校必须紧跟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变化,通过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选择、课程内容更新、企业课程嵌入等方式调整人才培养实施环节;而软件企业也必须要协同和介入学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参与实验、课程设计、实习、讲座等教学环节,保证学生能力培养与软件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衔接。endprint

4 实践能力培养(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专业实践技能要求高,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强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教育部2010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可应用CDIO工程教育思想,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为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我校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三线并举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三线是指: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主线;由实习实践构成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线;由学科竞赛、实践创新项目、科技作品竞赛等构成的课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主线。

在课程层面上,我校也非常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例如,以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为例。首先,该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配套的课程设计三部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其次,依托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引进企业级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相关软件,包括Logicscope、IBM Rational RFT等,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三,引进企业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项目案例,作为学生学习样本。第四,组织课程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提高测试用例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效果。第五,组织软件模拟评审,模拟企业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工作实际情境。

5 校企合作(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校企协同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软件技术快速更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校企协同、广泛合作是做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校企合作按照合作内容可分为专业人才培养合作等七种,详见表1。

6 结论(Conclusion)

服务外包产业要发展,必须对服务外包专业化人才培养予以充分重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周期长,知识更新较慢,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差距很大,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胜任外包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人才瓶颈。

学校和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应通过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完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同模型中,高校人才培养应紧贴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并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紧跟企业的人才规格变化,让学生毕业时能做到基本符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实践能力培养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他们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要重视专业和岗位综合这两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高校要对校企合作模式和途径进行探索与创新,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紧贴软件外包企业、服务软件行业、推动地方软件产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继军,张如庆,张二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J].南京社会科学,2008(05):1-7.

[2] 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24-27.

[3] 陈小虎.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跨越发展—关于我校实施“南京战略”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4.

[4] 顾玲妹.嘉兴服务外包发展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3(02):37-43.

作者简介:

王智钢(1973-),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研究.

张 燕(1969-),女,博士,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田祥宏(197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李广水(1966-),男,博士,教授.研究领域:数据挖掘.endprint

4 实践能力培养(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专业实践技能要求高,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强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教育部2010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可应用CDIO工程教育思想,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为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我校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三线并举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三线是指: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主线;由实习实践构成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线;由学科竞赛、实践创新项目、科技作品竞赛等构成的课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主线。

在课程层面上,我校也非常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例如,以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为例。首先,该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配套的课程设计三部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其次,依托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引进企业级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相关软件,包括Logicscope、IBM Rational RFT等,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三,引进企业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项目案例,作为学生学习样本。第四,组织课程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提高测试用例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效果。第五,组织软件模拟评审,模拟企业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工作实际情境。

5 校企合作(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校企协同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软件技术快速更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校企协同、广泛合作是做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校企合作按照合作内容可分为专业人才培养合作等七种,详见表1。

6 结论(Conclusion)

服务外包产业要发展,必须对服务外包专业化人才培养予以充分重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周期长,知识更新较慢,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差距很大,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胜任外包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人才瓶颈。

学校和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应通过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完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同模型中,高校人才培养应紧贴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并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紧跟企业的人才规格变化,让学生毕业时能做到基本符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实践能力培养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他们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要重视专业和岗位综合这两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高校要对校企合作模式和途径进行探索与创新,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紧贴软件外包企业、服务软件行业、推动地方软件产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继军,张如庆,张二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J].南京社会科学,2008(05):1-7.

[2] 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24-27.

[3] 陈小虎.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跨越发展—关于我校实施“南京战略”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4.

[4] 顾玲妹.嘉兴服务外包发展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3(02):37-43.

作者简介:

王智钢(1973-),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研究.

张 燕(1969-),女,博士,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田祥宏(197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李广水(1966-),男,博士,教授.研究领域:数据挖掘.endprint

4 实践能力培养(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专业实践技能要求高,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强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教育部2010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可应用CDIO工程教育思想,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为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我校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三线并举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三线是指: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主线;由实习实践构成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线;由学科竞赛、实践创新项目、科技作品竞赛等构成的课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主线。

在课程层面上,我校也非常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例如,以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为例。首先,该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配套的课程设计三部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其次,依托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引进企业级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相关软件,包括Logicscope、IBM Rational RFT等,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三,引进企业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项目案例,作为学生学习样本。第四,组织课程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提高测试用例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效果。第五,组织软件模拟评审,模拟企业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工作实际情境。

5 校企合作(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校企协同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软件技术快速更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校企协同、广泛合作是做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校企合作按照合作内容可分为专业人才培养合作等七种,详见表1。

6 结论(Conclusion)

服务外包产业要发展,必须对服务外包专业化人才培养予以充分重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周期长,知识更新较慢,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差距很大,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胜任外包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人才瓶颈。

学校和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应通过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完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同模型中,高校人才培养应紧贴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并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紧跟企业的人才规格变化,让学生毕业时能做到基本符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实践能力培养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他们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要重视专业和岗位综合这两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高校要对校企合作模式和途径进行探索与创新,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紧贴软件外包企业、服务软件行业、推动地方软件产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继军,张如庆,张二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J].南京社会科学,2008(05):1-7.

[2] 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24-27.

[3] 陈小虎.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跨越发展—关于我校实施“南京战略”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4.

[4] 顾玲妹.嘉兴服务外包发展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3(02):37-43.

作者简介:

王智钢(1973-),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研究.

张 燕(1969-),女,博士,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田祥宏(197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李广水(1966-),男,博士,教授.研究领域:数据挖掘.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外包软件工程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城管服务外包引出城管权力扩大问题分析
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现状分析
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