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变化及耐药性分析

2014-09-25 02:21史尊基李文超胡予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

史尊基+++李文超+++胡予丹

[摘要] 目的 了解常见非发酵菌(NFB)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分离的三种NFB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NFB的检出率依次为:7.0%、7.5%、9.8%、11.3%,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45.4%)、鲍曼不动杆菌(23.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为主。感染主要分布:ICU,呼吸科,外科和骨科。痰和分泌物是检出率较高的标本。三种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且耐药率较高,部分药物耐药性有下降趋势。 结论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非发酵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87-03

非发酵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耐药性日益严重,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代表的非发酵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笔者对四年来常见非发酵菌的检出率、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及了解非发酵菌的临床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所分离非发酵菌1029株为研究材料。男性感染者603例,女性感染者426例;年龄17~83岁,平均51岁。标本种类主要有痰液、创口分泌物、尿液、血液、胸腹腔液等。

1.2 培养方法、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送检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两种培养基后放入培养箱35℃培养18~24 h分离病原菌;菌株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配套试剂及药敏复合板(16种抗菌药物)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判断标准:中介的细菌计入耐药。铜绿假单胞质控菌株为ATCC27853。试验均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严格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非发酵菌的检出率

2.2 1029株非发酵菌的构成比

铜绿假单胞菌:45.4%(467/1029)、鲍曼不动杆菌:23.5%(242/10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109/1029)、醋酸钙不动杆菌:4.6%(47/102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2%(33/1029)、其他:12.7%(131/1029)。

2.3 1029株非发酵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2.4 1029株非发酵菌标本来源情况

痰液53.0%(545/1029)、创口分泌物27.8%(286/1029)、尿液9.2%(95/1029)、血液4.7%(48/1029)、胸腹腔液2.2%(23/1029)、其他3.1%(32/1029)。

2.5 三种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率

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对个别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3 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本院常见非发酵菌的检出率由2010年的7.0%到2013年的11.3%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病原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三种细菌为主。

本调查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如下。①铜绿假单胞菌:四年间药敏结果变化显示其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等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下降,与临床上大量新药的使用,而对这些药的使用减少有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的耐药性虽有所上升,由于含羧基和脲基青霉素类可作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假单胞菌,故仍然有良好疗效;对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达70%以上;表3显示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美罗培南,因其与三代头孢菌素无交叉耐药,已成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严重感染的最常用药物,其中以亚胺培南使用最广[2],从而导致耐药率逐年上升;对胺曲南和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低,仍然是可选药物;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属中最常见的感染细菌,且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分离率和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3-4]。②鲍曼不动杆菌:四年间药敏结果变化显示,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下降,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有所上升,并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甚至泛耐药现象[5-6],主要通过产生产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蛋白缺失及外排泵过度表达等机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以下,是推荐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良好药物[7],而对米诺环素仍然保持最高的敏感性,且四年中耐药性无明显变化,仍然可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从表3可看出,仅对甲氧苄定/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四种药物耐药率较低,其中甲氧苄定/磺胺甲■唑耐药率最低,且耐药性四年间无明显变化,而对米诺环素两种药物的耐药率呈轻微上升趋势;该菌常表现出对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即多药耐药菌,形成机制主要与外膜通透性降低、各种水解酶的产生及靶位突变等有关[8-9];本研究显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首选甲氧苄定/磺胺甲■唑,其次为米诺环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酶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对该菌引起的感染均无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玉强,段新杰.综合医院主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8):648-650.

[2] 周乐翔,李智山,杨艳,等.铜绿假单菌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81-1783.

[3] 赵建平,周秀岚.2007~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变迁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4):370-373.

[4] 赵建平,赵玉玲,周秀岚,等.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J].中国医药,2011,6(8):990-991.

[5] 凌月明,蔡媛媛,王建福,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易感因素及耐药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12-214.

[6]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7] 齐海宇,文艳,阴宏.临床常见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J].中国医刊,2013,48(1):1-4.

[8] 刘旗,毛彩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5):517-519.

[9] 胡晔,余丹阳.老年医院获得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临床与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0):2115-2117.

(收稿日期:2014-06-09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了解常见非发酵菌(NFB)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分离的三种NFB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NFB的检出率依次为:7.0%、7.5%、9.8%、11.3%,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45.4%)、鲍曼不动杆菌(23.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为主。感染主要分布:ICU,呼吸科,外科和骨科。痰和分泌物是检出率较高的标本。三种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且耐药率较高,部分药物耐药性有下降趋势。 结论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非发酵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87-03

非发酵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耐药性日益严重,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代表的非发酵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笔者对四年来常见非发酵菌的检出率、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及了解非发酵菌的临床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所分离非发酵菌1029株为研究材料。男性感染者603例,女性感染者426例;年龄17~83岁,平均51岁。标本种类主要有痰液、创口分泌物、尿液、血液、胸腹腔液等。

1.2 培养方法、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送检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两种培养基后放入培养箱35℃培养18~24 h分离病原菌;菌株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配套试剂及药敏复合板(16种抗菌药物)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判断标准:中介的细菌计入耐药。铜绿假单胞质控菌株为ATCC27853。试验均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严格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非发酵菌的检出率

2.2 1029株非发酵菌的构成比

铜绿假单胞菌:45.4%(467/1029)、鲍曼不动杆菌:23.5%(242/10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109/1029)、醋酸钙不动杆菌:4.6%(47/102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2%(33/1029)、其他:12.7%(131/1029)。

2.3 1029株非发酵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2.4 1029株非发酵菌标本来源情况

痰液53.0%(545/1029)、创口分泌物27.8%(286/1029)、尿液9.2%(95/1029)、血液4.7%(48/1029)、胸腹腔液2.2%(23/1029)、其他3.1%(32/1029)。

2.5 三种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率

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对个别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3 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本院常见非发酵菌的检出率由2010年的7.0%到2013年的11.3%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病原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三种细菌为主。

本调查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如下。①铜绿假单胞菌:四年间药敏结果变化显示其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等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下降,与临床上大量新药的使用,而对这些药的使用减少有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的耐药性虽有所上升,由于含羧基和脲基青霉素类可作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假单胞菌,故仍然有良好疗效;对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达70%以上;表3显示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美罗培南,因其与三代头孢菌素无交叉耐药,已成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严重感染的最常用药物,其中以亚胺培南使用最广[2],从而导致耐药率逐年上升;对胺曲南和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低,仍然是可选药物;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属中最常见的感染细菌,且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分离率和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3-4]。②鲍曼不动杆菌:四年间药敏结果变化显示,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下降,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有所上升,并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甚至泛耐药现象[5-6],主要通过产生产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蛋白缺失及外排泵过度表达等机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以下,是推荐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良好药物[7],而对米诺环素仍然保持最高的敏感性,且四年中耐药性无明显变化,仍然可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从表3可看出,仅对甲氧苄定/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四种药物耐药率较低,其中甲氧苄定/磺胺甲■唑耐药率最低,且耐药性四年间无明显变化,而对米诺环素两种药物的耐药率呈轻微上升趋势;该菌常表现出对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即多药耐药菌,形成机制主要与外膜通透性降低、各种水解酶的产生及靶位突变等有关[8-9];本研究显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首选甲氧苄定/磺胺甲■唑,其次为米诺环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酶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对该菌引起的感染均无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玉强,段新杰.综合医院主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8):648-650.

[2] 周乐翔,李智山,杨艳,等.铜绿假单菌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81-1783.

[3] 赵建平,周秀岚.2007~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变迁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4):370-373.

[4] 赵建平,赵玉玲,周秀岚,等.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J].中国医药,2011,6(8):990-991.

[5] 凌月明,蔡媛媛,王建福,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易感因素及耐药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12-214.

[6]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7] 齐海宇,文艳,阴宏.临床常见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J].中国医刊,2013,48(1):1-4.

[8] 刘旗,毛彩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5):517-519.

[9] 胡晔,余丹阳.老年医院获得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临床与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0):2115-2117.

(收稿日期:2014-06-09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了解常见非发酵菌(NFB)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分离的三种NFB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NFB的检出率依次为:7.0%、7.5%、9.8%、11.3%,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45.4%)、鲍曼不动杆菌(23.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为主。感染主要分布:ICU,呼吸科,外科和骨科。痰和分泌物是检出率较高的标本。三种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且耐药率较高,部分药物耐药性有下降趋势。 结论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非发酵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87-03

非发酵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耐药性日益严重,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代表的非发酵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笔者对四年来常见非发酵菌的检出率、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及了解非发酵菌的临床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所分离非发酵菌1029株为研究材料。男性感染者603例,女性感染者426例;年龄17~83岁,平均51岁。标本种类主要有痰液、创口分泌物、尿液、血液、胸腹腔液等。

1.2 培养方法、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送检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两种培养基后放入培养箱35℃培养18~24 h分离病原菌;菌株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配套试剂及药敏复合板(16种抗菌药物)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判断标准:中介的细菌计入耐药。铜绿假单胞质控菌株为ATCC27853。试验均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严格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非发酵菌的检出率

2.2 1029株非发酵菌的构成比

铜绿假单胞菌:45.4%(467/1029)、鲍曼不动杆菌:23.5%(242/10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109/1029)、醋酸钙不动杆菌:4.6%(47/102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2%(33/1029)、其他:12.7%(131/1029)。

2.3 1029株非发酵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2.4 1029株非发酵菌标本来源情况

痰液53.0%(545/1029)、创口分泌物27.8%(286/1029)、尿液9.2%(95/1029)、血液4.7%(48/1029)、胸腹腔液2.2%(23/1029)、其他3.1%(32/1029)。

2.5 三种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率

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对个别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3 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本院常见非发酵菌的检出率由2010年的7.0%到2013年的11.3%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病原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三种细菌为主。

本调查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如下。①铜绿假单胞菌:四年间药敏结果变化显示其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等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下降,与临床上大量新药的使用,而对这些药的使用减少有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的耐药性虽有所上升,由于含羧基和脲基青霉素类可作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假单胞菌,故仍然有良好疗效;对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达70%以上;表3显示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美罗培南,因其与三代头孢菌素无交叉耐药,已成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严重感染的最常用药物,其中以亚胺培南使用最广[2],从而导致耐药率逐年上升;对胺曲南和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低,仍然是可选药物;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属中最常见的感染细菌,且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分离率和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3-4]。②鲍曼不动杆菌:四年间药敏结果变化显示,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下降,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有所上升,并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甚至泛耐药现象[5-6],主要通过产生产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蛋白缺失及外排泵过度表达等机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以下,是推荐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良好药物[7],而对米诺环素仍然保持最高的敏感性,且四年中耐药性无明显变化,仍然可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从表3可看出,仅对甲氧苄定/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四种药物耐药率较低,其中甲氧苄定/磺胺甲■唑耐药率最低,且耐药性四年间无明显变化,而对米诺环素两种药物的耐药率呈轻微上升趋势;该菌常表现出对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即多药耐药菌,形成机制主要与外膜通透性降低、各种水解酶的产生及靶位突变等有关[8-9];本研究显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首选甲氧苄定/磺胺甲■唑,其次为米诺环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酶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对该菌引起的感染均无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玉强,段新杰.综合医院主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8):648-650.

[2] 周乐翔,李智山,杨艳,等.铜绿假单菌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81-1783.

[3] 赵建平,周秀岚.2007~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变迁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4):370-373.

[4] 赵建平,赵玉玲,周秀岚,等.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J].中国医药,2011,6(8):990-991.

[5] 凌月明,蔡媛媛,王建福,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易感因素及耐药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12-214.

[6]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7] 齐海宇,文艳,阴宏.临床常见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J].中国医刊,2013,48(1):1-4.

[8] 刘旗,毛彩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5):517-519.

[9] 胡晔,余丹阳.老年医院获得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临床与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0):2115-2117.

(收稿日期:2014-06-09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耐药性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黄连素对耐多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和mcr-1基因消减作用
关于“耐药性”,你知道多少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当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