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韩4G经验中国LTE亟待释放潜力

2014-10-10 06:11鲁义轩
通信世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软银频段频谱

本刊记者 | 鲁义轩

借鉴日韩4G经验中国LTE亟待释放潜力

本刊记者 | 鲁义轩

在93个国家推出263个LTE商用网络的4G发展热潮中,美国、日本、韩国运营商凭借快速的布网和敏锐的商机把握走到了全球最前列。截至2013年底,仅这三个国家的LTE用户数就已占据了全球总数的76%,Verizon、Sprint、Softbank、SK电讯、LGU+等运营商在市场运营、商业模式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借鉴,其中也包括刚刚踏上4G之路的中国运营商。

正如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晋群在2月18日的“全球LTE运营发展高峰论坛”上所说,在全球4G发展中,中国已成为一大亮点。在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中国移动已计划在今年全国开通50万个4G基站,这个数量相当于目前全球4G基站总数的60%。同时,中国电信已正式在首批近百个城市推出4G商用,中国联通也已计划近期正式发布4G产品。

4G商用带动了终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预测,2014年中国TD-LTE终端的销售总量将超过1亿部,4G商用城市将超过300个,4G用户将会超过3000万人,甚至会直逼5000万。同时,4G网络建设将直接或间接拉动近5千亿的产业投资,并带动5千亿元应用的产业发展。

融合,软硬都不可或缺

为了更好地利用频段资源,国际上许多运营商在4G发展中采用了FDD和TDD两种模式混合组网,为推动LTE加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在2012年推出的FDD/TDD融合网络一度成为国际运营商关注的焦点,FDD基于2.6GHz,TDD基于2.3GHz,两网间实现了无缝切换以及负载平衡。对于运营商来说,这样的融合网络能让其为关键用户提供更好的频段资源,保证各类用户的差异化用户体验。

随着4G商用范围的扩大,LTE FDD和TDD的载波聚合技术也于2013年出现在部分国际运营商的4G网络中。据爱立信东北亚区移动宽带解决方案总监兰纳瑞介绍,基于该载波聚合技术,如果一个运营商已经推出了TDD服务,它可以将成对的FDD频率资源和现有的TDD网络进行融合,使其网络容量进一步上升,改善用户体验。据悉,该技术也在3GPP的Release 12版本中有所体现,预计2016到2017年,相应的设备能够成熟。

对于融合组网的现实问题,闻库司长提到,4G宣传的100Mbit/s速率是峰值速率、共享速率,如何保证每个用户的高速率,需要找到合适的频谱或者现有频谱的最大化利用。“因此,FDD和TDD的融合组网是非常有前景的课题,全球要进一步完善2G、3G、LTE等网络的共存及演进方案,同时满足各种制式向LTE演进发展的需求,尽快打通相关路径。”

日韩4G的启示

日本软银的4G发展算是美日韩LTE先锋潮流中的一个典型例子,2010年软银就放弃了2G服务,全面转向3G和4G,如今在3G上也不再大规模投资,将更多的重心放在4G发展上,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

据日本软银移动特别顾问Ted Matsumoto介绍,在FDD领域,最初软银获得的频谱资源是900MHz频段和1.5GHz频段。1.5G频段对日本来说是非常特殊的频谱资源,很多的手机都应用在这个频谱里,软银将其作为3G的主要频段一直应用至今。在建设了3万个FDD基站后,软银的FDD LTE网络已能够覆盖日本99%的人口,而在TDD方面也建了4.6万个基站,覆盖了日本92%的人口。通过一系列小基站等设备的应用,整体4G覆盖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Ted Matsumoto称,全球有超过300多家运营商有3.5GHz的频谱牌照,该频段有望进一步提高4G网络的容量,在日本该频段也会有200M左右的频谱会分给NTT docomo、KDDI和软银,每个运营商获得约60M,为了避免可能的网络冲突和重复利用,三家运营商将会先期协调。

凭借4G,LG U+作为韩国运营业中的一匹黑马,已获得全球的高度关注。

据LG U+网络业务部副总裁HaiSung Lee介绍,自2012年LG U+建立了韩国首个覆盖全国的LTE网络,并随后推出了全球首个Hybrid VoLTE服务后,2013年,LG U+又推出了全球首个Single VoLTE。在今年5月,LG U+还将提供基于2.6GHz全国覆盖的LTE-A服务。

在4G上的快跑,让LG U+品牌认可度以及市场效益全面改观。“不得不承认,曾经用户对于我们的品牌好感度是非常低的,但是现在我们是客户心中最好的LTE服务品牌运营商,这一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十分重要的业务增长,除了净增长已达到了77%,在市场份额上也从2010年的18%增长到了2013年的20%。”HaiSung Lee坦言。

据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市场认可,LG U+开发了四个主要的业务平台,包括通信平台、媒体平台、个人网络平台和M2M平台。基于这几个平台,LG U+通过服务平台的融合和集成工具来提升用户价值。

中移动:4G经营策略已明

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徐刚借“全球LTE运营发展高峰论坛”首次公布了详细的TD-LTE经营策略。

徐刚称,借鉴国际运营商4G发展经验,中国移动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除了快速建网,还在资费设计上进行结构性调整资费,在品牌传播上分阶段开展4G传播,并整合4G特色业务开展营销。

在业务上,中国移动将通过高清语音、LTE视频、LTE云计算、LTE M2M等应用推出4G差异化业务。

其中,在资费设计上,近期以流量+语音&短信+多终端共享+特色业务的方式,推广4G套餐,多终端共享和高清视频、云游戏都属于特色业务,后两者近期还处于免费促销阶段。未来,移动计划分客户、分业务、分速率等计费,实现差异化计费。

在经营上,为了支持老用户不换号、不登记,中国移动在网络侧进行HLR/HSS融合改造,并构建自助换卡能力(随手机配送一张USIM白卡,客户通过在原有手机和新的4G手机上进行短信操作即可完成换卡)。

此外,面向终端厂家,中国移动还特别推出了定制化营销服务,针对在网使用WCDMA制式的手机客户进行迁移,通过各品牌终端的客户行为分析,推出个性化流量卡、语音包服务,以及专属营销方案。

韩国LG U+网络业务部副总裁 HaiSung Lee

“个性化的服务将由云计算和大数据带来。目前LG U+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U-Spoon,这项个人助理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提供如天气、交通等的信息。同时也会基于所收集的个性化信息,每三个小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提醒。在社交分享上LG U+已推出U+Share服务,用户可以和朋友们共享、交换信息,同时也加入了购物、视频交流等内容。”

爱立信东北亚区移动宽带解决方案总监兰纳瑞

“对于运营商来说,如何能够保持优秀的用户体验,不随时间恶化,可以有几种技术来实现,其中一个是LTE-A载波聚合技术,2013年韩国运营商已运用该技术,实现了两个10M载波的进行聚合,加拿大和葡萄牙的运营商则各自实现了20M的载波聚合,实现了300Mbit/s的网络速度。这是一种增加容量、增强频谱利用的方式,同时给终端用户也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 徐刚

“在特色业务上,中国移动已计划推出融合通信基础服务(升级通话、联系人和消息三大入口)、智能终端界面、高清特色业务、云化共用平台能力的业务体系,2014年至2015年面向行业推出即摄即传、智能公交、医疗急救等业务,面向个人,在推出高清视频/音乐、云游戏的基础上,2015年前后会推出基于QoS保障的高清视频点播和云游戏等业务。”

高通项目管理总监兼大中华区运营商网络部署技术支持主管 赵辉

“LTE FDD和TDD共享一个通用的生态系统,实现多模的产业环境,对于LTE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在有配对频谱也有不配对频谱的情况下实现共用互联互通,以及整个LTE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推进。目前高通已经发布了第四代LTE芯片解决方案,支持LTE FDD,也支持LTE TDD以及3G,是完全多模多频的平台。第三代LTE芯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化使用商用,同时,高通也是首家推出LTE Advanced载波聚合在芯片上实现和商用的公司。此外,通过高通子公司ESG(通过技术合作为运营商提供端到端网络部署和优化的工程支持),我们一直努力坚持不懈通过伙伴型的支持,为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让无线技术的演进更为顺利,使运营商的网络性能不断提高。

LTE业务非常迅猛增长,也带动了3G业务的增长,这是因为数据业务量的增长会改变用户的行为,这也带来融合组网的优化、覆盖和无线系统有效率如何提升等问题。

网络的基础性能是一切的根本,从2G、3G向4G迁移过程中,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对于网络性能至关重要。讲到LTE,最明显的就是其峰值速率非常高,为了达到100Mbit/s,网络设计和优化技术在现网中怎样使用、部署、设计以及优化,是高通ESG比较关注的,也是长期以来运营商和技术伙伴持续推进和支持的工作。”

猜你喜欢
软银频段频谱
软银出售20亿美元Uber股份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雷声公司交付首套中频段下一代干扰机
频谱大师谈“频谱音乐”——法国作曲家缪哈伊访谈记
推挤的5GHz频段
遥感卫星动力学频谱规划
软银估计阿里巴巴IPO带来46亿美元收益
基于频谱分析法的注水泵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