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开门锚钉椎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4-10-11 09:43邹仪强王志军陈勇忠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四七六医院骨科福建福州350011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轴性椎板椎管

张 朋,邹仪强,黄 哲,王志军,陈勇忠(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四七六医院骨科,福建福州 350011)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是将椎板的一侧翻开并悬吊于下位棘突尖部,从而扩大椎管矢状径、减轻脊髓压迫,可使减压后的椎管矢状径保持适当的大小,并减少骨窗内瘢痕形成,主要适用于椎管狭窄症患者[1]。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能明显改善脊髓功能,且疗效持久,目前广泛应用于脊髓型、发育性颈椎病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病的手术治疗[2]。临床研究显示,传统单开门丝线悬吊椎管成形术虽然疗效较好,但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术后椎板重新关闭及轴性症状、颈椎生理曲度丢失、神经根瘫痪等并发症,引进锚钉技术进行门轴固定改良则可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3]。该项改良主要是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以颈椎C3、C5、C7节段侧块中点作为植入点,通过钉尾携带的高强度编织聚酯线依次于C3、C5、C7节段将掀起的椎板进行固定[4]。本文对单开门锚钉固定对手术并发症的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患者对42例,分为带线锚钉法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21例(锚钉组),男12例、女9例,手术时平均年龄(53.5 6.56)岁,传统颈C3~C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21例(非锚钉组),男15例、女6例,手术时平均年龄(55.9±6.59)岁。排除术式不准确、不合理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下列指标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

1.2.1 神经功能恢复率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计算手术前后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率,恢复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5]。

1.2.2 轴性症状 采用优、可、差3级标准评估术前、术后轴性症状[6]。颈部无任何异常且不需治疗为优;劳累或受凉后有轻度症状或需要进行物理治疗为可;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症状且需用药者评定为差。如果评估为可或差的患者轴性疼痛持续30d以上,判为轴性症状阳性,计算阳性率。

1.2.3 颈椎生理曲度丢失 手术前、后常规进行颈椎双斜位、正侧位和过度屈伸位X线片和颈椎MRI检查,通过MRI明确脊髓受压节段,将过度屈伸位下C2~C7角的差值定义为颈椎活动度,采用石原法测量颈椎前突指数。

1.2.4 C5神经根瘫 根据术后出现C5神经根瘫患者在各研究组中所占的比例,计算C5神经根瘫发生率[7]。

1.2.5 椎板重新关门 在随访期内定期对患者进行多排CT检查,在每个节段测量椎板开门角度和椎管前后径[8]。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神经功能恢复率比较 锚钉组和非锚钉组组间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平均恢复率为(48.8±21.2)%,非锚钉组平均恢复率为(30.9±1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 术前轴性症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锚钉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锚钉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轴性症状发生率

2.3 颈椎生理曲度比较 术前及术后24个月锚钉组和非锚钉组颈椎活动度、颈椎前突指数及C2~C7角测量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术前、术后比较,患者颈椎活动度均明显下降(P<0.05)。

2.4 C5神经根瘫发生率比较 锚钉组术后未发现发生C5神经根瘫的患者;非锚钉组术后出现1例C5神经根瘫,发生率为4.76%。该例C5神经根瘫发生于术后1周,给予康复理疗,术后7个月自行恢复。

2.5 椎板重新关门比较 与术前比较,非锚钉组患者术后6个月椎板开门角度减少了11.6%,椎管前后径减少了9.6%;术后1年椎板开门角度和椎管前后径均显著降低,且评级较高的脊髓压迫节段椎板开门角度和椎管前后径减少的幅度更大(P<0.05)。锚钉组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未发现发生椎板重新关闭的患者;3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1例男性75岁,2例女性,分别为69岁和73岁)术后6个月出现C7段锚钉松动,但在后期随访中未再继续发展,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部分证实了既往研究的结论,例如:带线锚定固定“门轴”可有效避免对椎旁肌的影响以及对脊神经后支的损伤[9]。结合本研究结果,亦可得到如下结论:(1)单开门锚钉椎管成形术可有效减少轴性并发症发生率,对轴性症状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2)单开门锚钉椎管成形术可有效避免C5神经根瘫的发生;(3)锚钉固定的机械强度明显优于传统的丝线悬吊方式,可有效避免椎板重新关闭现象的发生;(4)单开门锚钉椎管成形术和传统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颈椎活动度和曲度的影响较为接近。

限于笔者工作经验及临床医学在严谨性方面的要求,本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本研究虽然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传统丝线悬吊椎管成形术可减少椎板开门角度和椎管前后径,但椎板关闭是否会导致神经损伤症状的复发尚不明确[10],即椎板关闭是否会影响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远期疗效?

[1]彭朝华,杨军,杨彬,等.Twinfix锚钉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48-50.

[2]张学利,夏英鹏,贾宇涛,等.FASTIN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4):256-259.

[3]夏英鹏,张学利,李辉南,等.门轴位置对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效果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6):1229-1233.

[4]Zhang P,Shen Y,Zhang YZ,et al.Preserving the C7spinous process in laminectomy combined with lateral mass screw to prevent axial symptom[J].J Orthopaedic Sci,2011,16(5):492-497.

[5]王义生,张弛,唐国皓,等.锚定钉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20-23.

[6]Lee JY,Hanks SE,Oxner W,et al.Use of small suture anchors in cervical laminoplasty to maintain canal expansion:a technical note[J].J Spinal Disord Tech,2007,20(1):33-35.

[7]秦超,廖全明.带线锚钉系统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2):149-150.

[8]史明,徐鸿育,杨有猛,等.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11,24(11):960-961.

[9]万军,胡炜,张学利,等.锚定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氟骨症颈椎管狭窄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2):103-104.

[10]裴飞舟,田永福,曹伟光,等.锚定钉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0):31-33.

猜你喜欢
轴性椎板椎管
抗阻训练改善颈椎后路术后病人轴性症状的效果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颈椎病术后并发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原因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导航系统对伴骨质疏松的椎体轴性旋转脊柱疾病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效果的影响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