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2014-10-13 02:36凌明亮黄仁术
关键词:师资队伍应用型大学生

凌明亮,黄仁术

(1.皖西学院 人事处,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一、前言

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追赶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1]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设一支教育教学能力强,产学研结合、资政咨询、服务社会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为此,各应用型地方高校纷纷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和产学研合作、资政咨询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2]各应用型地方高校又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在“双能型”专业教师队伍之外,建立了一支几人到十几人不等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但实际上因指导教师数量限制,创业型人才培养无法全面推进。为此,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向皖西学院有关应用型专业学生发放《大学生创业指导需求情况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设计参考宁波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课程组的设计内容,[3]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创业教育渴求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教师的指导形式等。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81份,回收率为93.7%,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三、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

对各类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5分制赋分,其平均分值见表1。调查统计结果经SSR法检验,发现专业教师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首要因素,与其他因素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为父母,与其他因素影响差异也极显著(P<0.01);第三为亲友和自己;影响力最小的为创业指导教师、书本及影视案例。专业教师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中占据首要地位,这与教师课堂内外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而创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力较小,这与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数量少,无法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及无法涉及专业教育有关。

表1: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情况调查统计表

(二)创业教育渴求的知识结构

对各类知识的重要性进行5分制赋分,其平均分值见表2。调查结果经SSR法检验,发现大学生认为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法律知识与商业知识占最重要地位,且远远高于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P<0.01);非专业知识相对于专业知识,指起到扩展知识面、培养敏锐的目光、对创业目标起辅助作用的知识,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

表2:创业教育渴求的知识结构情况调查统计表

(三)创业教育渴求的专业教师指导形式

对专业教师有关指导形式的重要性进行5分制赋分,其平均分值见表3。调查结果经SSR法检验,发现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最渴求的专业教师指导形式为创业技能培训,创业技能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等与创业目标直接相关的能力,其重要性远远高于创业知识讲授和开展创业竞赛(P<0.01);其次为提供实习机会,提供到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的机会是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和获取创业知识的一个渠道,其重要性远远高于开展创业竞赛(P<0.01);重要性相对较低的为创业知识讲授和开展创业竞赛。

表3:创业型人才渴求的专业教师指导形式情况调查统计表

四、结论

在大学生日常接触的人员和媒介中,专业教师因在专业教育工作中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最大。在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大学生渴求加强法律知识与商业知识的教育;渴求专业教师将创业技能培训融入实习实训锻炼中,这比创业知识讲授和开展创业竞赛更为重要。

为此,地方高校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一要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培养教学骨干,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4]二要推进教师国际化建设,每年通过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大学、研究机构研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努力拓展教师国际视野,提高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三要推进教师社会化建设,鼓励教师下企业脱产进修、参加国家组织的有关专业实践技能培训考试,切实提高教师技术指导和资政咨询等社会服务能力;四要推进教师项目化建设,通过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平台的共建,促动一批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技术开发、产品研发,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产学研合作能力;五要合理安排兼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加强校内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地方高校在上述传统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创业技能培训融入实习实训锻炼,着重打造教师的创业指导能力,以重新塑造一支教育教学及创业指导能力强,产学研结合、资政咨询、服务社会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地方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改革研究,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构建专业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不同专业领域的独特创业机会,鼓励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5]二是推广创业教育课程的继续教育。创业教育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商业知识和工商法、税务法、劳动合同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而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中,有不少是半路出家,因此开展全面的培训显得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应借助教育部“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团中央推广的“KAB创业教育培训”等平台,[6]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师的岗位能力培训中。三是强化教师下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地方高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鼓励教师带着项目深入企事业单位体验创业过程,亲身感受企业的运营管理,提高自身创业技能;同时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又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四是建立创业型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专业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关乎到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地方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在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按照既定的报酬标准予以奖励,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2]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宁波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课程组.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创业型人才培养状况研究问卷调查[DB/OL].http://www.doc88.com/p-37731360297.html,2011-05-22.

[4]凌明亮.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53-54.

[5]朱晓芸,梅伟惠,杨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9):82-85.

[6]陈立俊,骆守俭,倪炜.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6):75-77,61.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应用型大学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生之歌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