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影响学生有效设问能力培养的因素

2014-10-17 21:44梁梅芬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定势思想品德情境

梁梅芬

笔者所在课题组为了解本城区七年级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设问能力的状况,对本城区民族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62.75%的学生“想问”的欲望并不高,68.22%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提问过,72.89%的学生“敢问”的勇气不够,60.7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自己设计问题。面对一个有关社会热点的背景材料,52.34%的学生“会问”的能力不强。63.55%的学生认为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不经常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76.64%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没有意识培养学生设计问题的能力,没有给学生提供“设问”的时间和空间。这说明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影响学生有效设问能力发挥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题组根据上述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农村初中学生有效设问能力培养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设问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

(一)学生心理基础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设计问题的动机不明确,好奇心不强。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激励人去达到活动目标的主观原因。问题的设计一般都受好奇心的驱动,即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

2.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高,课余时间很少主动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它促使人对某种事物总是给予优先的注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伴随着一种快乐和期待感。兴趣是设计问题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使学生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3.学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对自己能否设计问题的信心不够,意志不够坚强。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完成设计问题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设计问题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那就会遇难而退,一事无成。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和思维习惯

1.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积累少,这阻碍了问题设计的进行。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是架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就越有利于问题的设计。

2.学生的思维定势妨碍学生设计问题。思维定势用物理语言表示叫做思维惯性,在教育心理学中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感性认识去解决命题时的既定心理准备。在学习情境不变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建立的方法,迅速设计出问题。在学习情境变化时,定势就会妨碍学生设计问题。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某些知识点的束缚,形成了思维定势,旧知识发生了负迁移。有的学生在设计问题时,抓不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矛盾,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二、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设问能力培养的外在因素

(一)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主导,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状况:(1)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回答廖廖无几,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提问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法深思,造成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面;(3)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体学生的思维;(4)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代替学生深入的思考,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跃,削弱教师的讲授作用等。许多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成问题的情境,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没有教给学生设问的方法,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这种现状当然影响学生设问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设问的欲望,使学生从“要我问”变成“我要问”。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设问,是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的。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选择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应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设计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二)班集体环境的影响

班级作为环境的一个载体,是学生表现的基本场所,班级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个积极向上、充满个性、充满爱心的良好的班集体,能使班级成员在提出、思考问题时相互启发,互相承认彼此的价值。健康的集体舆论有利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有效设问能力。而不良环境的班集体纪律涣散,人心不齐,容易形成“小团伙”和“小帮派”,消极的、错误的集体舆论也悄然形成,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效设问能力的培养。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定势思想品德情境
选择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