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增强政治教学实效

2014-10-17 21:46周锦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政治课资源

周锦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源”一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如果教师能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捕捉、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就有可能将这些资源变成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本文试就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同行赐教。

一、活用教材,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

1.全面深入钻研教材。教师一方面要从横向上分析教材,了解教材中每一节知识的编写意图和结构特点,把握教材中每一节知识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从纵向上理解教材,明确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课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弄清楚和利用好教材中各年级、各单元、各课之间的相互联系,不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课程资源。

2.积极拓展教材资源。教师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而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删减、充实和更新,为学生呈现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生命之花绽放”这一内容时,笔者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知识信息,而是增加了“最美女孩”何玥的事例,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知识点。

3.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同时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不仅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是融会贯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把思想品德课讲成纯政治理论课,应综合运用与思想品德学科有联系的历史、地理、生物、语文等学科的理论、观点,进一步丰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既能通过各学科知识加深理解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点,又用能思想品德课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使政治课教学更有实效。

二、立足学生,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

1.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思考、感悟与体验都可能成为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有重要意义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并发挥教学智慧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有序、高效地进行。例如,在一节《身边的诱惑》的公开课上,当授课教师进行上网情况小调查后发现个别学生存在沉迷于网络的不良现象,于是临时增加了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沉迷于网络有什么危害?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诱惑?”由于对这个现象比较关注又都有切身体会,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正是该授课教师及时捕捉和利用了这个生成资源,才使这节公开课变得更加完美。

2.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有一句经典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做自尊自信的人”这一内容时,笔者给学生介绍了“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让学生了解了投毒者林森浩由“自尊、上进、好强、善良”到“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再到“投毒杀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并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和身边的例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具体化,从而让懂得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3.运用家庭背景资源。家庭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中间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积极开放和利用这个重要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利用自身素质和职业优势,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学习活动,或者配合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家庭中丰富的书刊和音像资料,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这一内容时,一位教师请学生讲述了自己的父母亲所从事的职业和家庭收入来源。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紧密联系,学生十分感兴趣,于是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回归社会,激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拓展点

1.有机渗透时政热点资源。时代性是政治课教学的显著特点,也是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有效途径。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政治课教材不能及时地反映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实际,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把时政热点材料引入课堂,不断地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而且能使政治课常教常新,充满时代感和鲜活力。例如,在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一内容时,可以运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视频资料实施教学;在学习“消费者的权益”有关内容时,可以结合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消费侵权案例进行分析;在讲授“竞争合作求双赢”时,可以采用“3Q大战”(腾讯QQ和奇虎360)的新闻材料;在讲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可以播放“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相关视频资料等。

2.努力挖掘社会实践资源。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基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社区和乡土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撰写政治小论文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拓宽教学范围,增强教学实效。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两个方面,其中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链接丰富、实时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不断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堂设想也很难实现。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不断提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切实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品德课政治课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资源回收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