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相关研究

2014-10-18 00:33刘亚运万亚晨
对外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格兰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王 信 刘亚运 万亚晨

(1.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134;2.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天津300204)

一、引言

城市化又被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学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一般来说,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由农业为重的传统农村社会向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演变历程。例如,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等。城市化可以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效应、知识外溢和信息科技外溢等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会因需求和技术的变动而变动,而经济增长往往是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从而使得人口向城市流动,第二、第三产业集聚于城市,最后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李培祥和李诚固(2003)等学者认为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即城市化率30%以下),第一产业处于主导地位,此时经济发展较慢;在城市化的中级阶段(即城市化率30% ~70%之间),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此时经济发展较快;在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即城市化率70%以上),第三产业处于主导地位,此时经济发展较慢。由此看来,明确一国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状况对于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业和人口大省,正快速向工业化大省前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有着自身特点。本文通过对山东省1980—2011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该省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

二、山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据研究表明,1980—2012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见图1)。1980年山东省非农业人口仅为692万人,城市化率为9.47%,2011年非农业人口增加至3945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42.13%,非农业人口增加了5.7倍之多,城市化率增长了32.6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1%,高于同期全国水平的3.2%。但是山东省的城市化率仍然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较低的城市化率意味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从而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阻碍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

从城市化发展阶段上看,山东省城市化在2002年及以前为初级阶段,此时城市化率较低,在30%以下。在2003年达到了中级水平,城市化率为31.10%,2003年以后城市化率均在30%以后,并保持稳定增长。但山东省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全国城市化发展速度,1996年全国城市化达到了中级水平,2011年已超过50%,处于较高水平,而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1980—2012年山东省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总体呈上升态势,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始终高于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见图2)。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为36.4%,2011年降为8.8%,下降了2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1980年的50.0%,增加为2012年的52.9%,上升了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由1980年的13.6%上升到2012年的39.9%,上升了26.3个百分点。

图1 山东城市化发展变化趋势

图2 山东三次产业对比趋势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山东省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作为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用URB表示;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与总产值的比值作为三次产业的指标代表,分别用ls1、ls2和ls3表示。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利用性,本文以1980—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山东统计年鉴2012》。

为消除异方差和减轻数据波动幅度,在实证前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在符号前加Ln表示,分别为lnURB、lnls1、lnls2和lnls3,数据对数化不改变数据原有的性质和关系。

(二)单位根检验

表1

对经济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前,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来识别序列的平稳性,防止产生“虚假回归”现象。本文使用ADF检验法。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分析得出,变量lnURB、lnls1、lnls2和lnls3在一阶差分之后,ADF值均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可以认为四者的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四者皆为一阶单整序列 ()I 1过程。

(三)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得出 lnURB、lnls1、lnls2和lnls3均为1阶单整的序列,为了确定变量的协整关系,需进行协整检验。

第一步,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模型,得到:

由此可知,协整方程拟合优度为0.9869,T统计量表现显著,协整结果可信度较高。由协整方程可知,第一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0.3547,是负值,这意味着第一产业的发展会轻微抑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三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为正数,分别为0.7207和0.8925,说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化水平,且促进水平较大。

第二步,接着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ADF检验值均小于1%、5%和10%的临界值,即残差是平稳的。说明lnURB与lnls1、lnls2和lnls3三变量之间是协整的,即城市化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表2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协整检验我们已经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接着将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lnURB分别与lnls1、lnls2和lnls3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该检验一般的回归方程为:

上方程中各变量的下标t表示时间,k代表变量最大滞后长度,εt表示随机误差项。根据上方程分别建立lnURB与lnls1、lnls2和lnls3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LNIS1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URB 1 0.1158 0.7362 LNUR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IS1 2 1.2135 0.3141 LNIS1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URB 2 0.3244 0.7259 LNUR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IS2 1 16.5018 0.0004 LNIS2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URB 1 0.1443 0.7069 LNUR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IS2 2 3.8279 0.0355 LNIS2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URB 2 0.1494 0.862 LNUR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IS3 1 7.6678 0.0099 LNIS3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URB 1 0.9068 0.3491 LNUR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IS3 2 1.836 0.1803 LNIS3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URB 2 1.3008 0.2901

通过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在滞后1期时,“城市化不是第一产业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小于5%,所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城市化是第一产业的格兰杰的原因。在滞后1期时,“城市化不是第二产业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小于1%,滞后2期时该概率小于5%,说明城市化是第二产业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1期时,“城市化也不是第三产业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小于1%,在滞后2期该概率大于10%,说明在短期内山东省的城市化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在长期促进作用不显著。

综合来看,城市化是三次产业的格兰杰原因,即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具有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对城市化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作用不明显。所以,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具有单项因果关系。

(五)脉冲响应函数

为了反映lnURB与lnls1、lnls2、lnls3之间的动态影响,本文使用脉冲响应函数,用来测量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lnURB、lnls1、lnls2和lnls3当前的值和未来的值影响轨迹。所以,将脉冲响应函数追踪期设置为10,得到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见图3,横轴表示追踪期,纵轴表示响应程度。

图3 城市化与三次产业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

从图3可知,lnURB对自身一个标准差冲击立即做出正向响应,第1期响应大约为4.2,之后响应程度逐渐增强并在第2期达到最大,第2期以后程度逐渐减弱,这表明城市化水平对自身起到的推动效应在开始较强之后又逐渐减弱。lnURB对lnls1的冲击立即做出了响应且为负向,之后响应程度逐渐加强,在3期以后程度趋于平缓保持在-2.2左右,这表明第一产业的发展会抑制城市化的发展。lnURB对lnls2的冲击也立即做出了响应且为正向的(2.0),在第2期达到最大,之后响应程度逐渐变小,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lnURB对lnls3的冲击并没有马上做出响应,而且在第2期响应达到最大且为负向。这说明城市化会不利于第一产业发展,能推动第二、三产业水平的提升。

总体看来,第一产业比重变动对城市化具有负效应,第二产业比重变动对城市化具有持久的正效应,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对城市化开始具有负效应,之后一直为正效应。城市化对第一产业具有长期的负效应,对第二产业短期具有负效应长期为正效应,对第三产业具有持续的正效应。表明第一产业发展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第二、三产业对城市化水平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城市化的发展长期会限制第一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二、第三产业水平的提升。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第一,山东省产业体系已基本建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一、二、三结构,二、一、三结构,二、三、一结构,三、二、一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进入产业结构演进的第二阶段,即“二、一、三”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后演进至“二、三、一”结构,并且大有向最高阶段(三、二、一结构)发展的趋势。第二,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山东省的城市化通过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吸引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知识、技术以及先进的国外管理经验等,这些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规模扩大。第三,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第二产业作为拉动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其推动力度不够。由格兰杰因果检验得知,三次产业均不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脉冲响应函数表明三次产业对城市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表明二、三产业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待提升。

(二)建议

第一,提升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为城市化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充分利用山东省劳动力富足的有利条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增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第二,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能力。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市化步伐。第三,加快制度创新。在传统户籍制度下,农业人口流入城市,但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受到歧视,不能得到正常的市民待遇。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面临极大的困难,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1] 李培祥,李诚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时序阶段分析[J] .经济问题,2003(1):4 -6.

[2] 陈可嘉,臧永生,李成.福建省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动态影响[J] .城市问题,2012(12):58 -62.

[3] 陈立俊,王克强.中国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

[4] 刘艳军,李诚固,孙迪.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6):58 -64.

猜你喜欢
格兰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榜单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