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书院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见解

2014-10-20 16:22周云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工作模式

周云

摘要:通过“书院制”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与传统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本文提出在“书院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书院制 学生工作 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职业教育行政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职业教育学生能否成长成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传统的学生工作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培养的学生已经适应不了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各个高校都在探索新时期下的学生管理体制,“书院制”得到各个院校的青睐,成为新时期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书院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谈谈我的见解。

一、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书院制”学生工作的差异

(一)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

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是教育部根据当时我国的国情指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仍然是学生工作的主导地位。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是在学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领导下,负责全校学工、宣传、团委等工作。下设有学生处管理全校学生工作,负责全校学生工作制度、规章、学生管理办法的制定,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负责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领导,管理本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等工作,再由辅导员负责到班级和学生个体;学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系团总支负责学生组织的管理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已经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书院制”在此背景下被很多高校所接受。

(二)“书院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

书院制学生管理工作是在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高校的住宿学院管理方式吸取我国古代书院形式而创新的一种符合我国高校管理方式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书院制”的学生管理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管理,结合通识教育课程和非形式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它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思想,学校教师、辅导员、宿管员只是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各种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相互交流,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受欢迎的教师,迫使学校教育者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个性特长,它突破了以往的以院系和专业为主的思想教育、学生事务日常管理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培养体系,使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自主性成才成为可能。书院制的学生管理工作主导学生自治,日常的学生事务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团体完成,辅导员只是指导,这样辅导员就能从疲于应付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交代的繁重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使得辅导员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应用到学生发展服务上做到职业化;也可以依据“书院制”下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总体目标,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再根据辅导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倾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做到专业化;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导师一定要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某领域,例如,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有专业化的培训,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社团发展指导等面的“专家”;使辅导员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书院制下学生工作的优势

对比两种学生工作模式,“书院制”下学生工作模式有着很多优势,例如,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个性特长,集中进行博雅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创新学生管理机制等。

(一)更加尊重学生专业兴趣,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

每个采用书院制教育理念的高校,都意识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区别化培养的重要性,因为相比传统的学校—院系—辅导员为中心的教育制度,书院制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弹性的管理模式,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学业指导和社会实践等工作,充分发挥了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在一起的思想交流的力量,使学生能激发出自主学习热情,更全面地成长成才。

(二)集中进行博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书院制”通过住宿学院集中实施博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通才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都采用书院制培养模式,对所有新生第一学年集中住宿,集中进行博雅教育学习;第二学年才选择专业,这样打破了大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学生工作方面,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专门设立“学术导师和人生导师”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素质;取得很大的成绩,这更好地说明书院制的优势。

(三)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体制,注重学生自我管理

“书院制”学生管理工作中书院直接负责导师队伍管理,例如,辅导员、学业导师、服务人员等管理,学生的专业学习由专业学院承担。书院制里没有专业和系别之分,学生日常事务由“自治会”进行协调管理。自治会由学生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自主选举设立各职能负责人。

在书院制中党总支副书记可以由学生选举产生担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这比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三、在“书院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见解

了解“书院制”下的学生工作比传统学生工作的优势以后,对在高职院校中师兄书院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书院制”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要吸收传统学生工作模式中的优点运用其中。

(二)“书院制”的实施一定要用制度调动学生、导师的积极性。比如,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导师给予福利支持和业务培训。

(三)“书院制”不光要注重现实中的宿院社区管理,更要重视新媒体下网络中的社区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期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曹洁.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研文化论坛,2014(2):76-77.

[2]单德伟.学生社区书院制探索对传统学生工作模式的启示.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12):29.

[3]温旭.以书院制管理模式完善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探析.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8):5.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书院制学生工作模式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