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4-10-20 17:48胡丽玲等
科技资讯 2014年24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外语教学实践

胡丽玲等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框架下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和决策者。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外语学习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外语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c)-0195-02

1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1.1 任务型教学法及其意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英籍印度语言学家勃雷泊(Prabhu,1987)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其理念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所掌握的语言技能来完成任务。其特点是: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知策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应至少具备以下两个特点:(l)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具体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实际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文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

1.2 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与“练习”的差别

“任务”同传统教学中的“练习”有什么差别呢?“任务”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习的语言知识来完成的“任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以产生非语言性结果。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练习”,“练习”所产生的一定是语言性结果。比如:造句、翻译、完形填空,这些练习,是单一的、机械的,同实践应用结合不够紧密的。

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能动地引导和激励,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任务举一反三。

1.3 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

我国外语教学一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教学重点,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以扩大词汇量为主要教学目标,形成了以语言输入为主的外语学习文化。这种外语学习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教轻学。而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是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这种学习文化的特征是重视语言的运用和输出的过程,以达到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目的。

2 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语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英国语言学家简·威利斯(Jane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 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

①任务(task)—— 学生执行任务。

②计划(planning)—— 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③报告(reporting)—— 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①分析(analysis)—— 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②操练(practice)——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现以《口语实践》课程中“如何求医问药”一课的教学为例,介绍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情况。在口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最为适合,将单一的被动授课,变成学生有目的的主动学习,积极完成任务,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教师逐步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逐渐培养起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2.1 前任务(Pre-Task)—— 教师引入任务

熟悉本课内容,指导学生预习,并且提出问题,在求医问药过程中,都需要什么样的语句、用法、语气、人称。让学生设想出一个场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归纳出需要的语言知识。例如:设定在医院,一患者到门诊就诊。患者为流行感冒,伴随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医生对其进行检查,并开具处方。患者到药房购买所需药物。在这一些列过程中,学生做好进行交际的准备,收集整理出所需要语句。

2.2 “任务”的设计—— 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

设计“任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在医学院校中,求医问药、临床就诊这样的语句对于学生今后的实践应用尤为重要,可以针对学生医学学习的特点,着重设计“求医问药”的环节,充实教学内容,结合实践需求,来为学生设计实用、通用的语句。设计出符合医疗实践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医院、诊所、药店这样的环境中,面对一个个“任务”,来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逐一解决。

(1)分析语境。

(2)读课本,整理所需语言材料,让学生熟悉常用句式。

(3)从用词、造句、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分析“求医问药”的语句特点。

(4)设定场景,医院、诊所、药店。endprint

(5)将学生分组,布置具体任务。

(6)设计交际语言,设定人物细节,任务分工。

2.2.1 任务(task)—— 学生执行任务。

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分析,独立自主寻求问题、发现问题、逐层深入地完成任务。

(1)学生畅谈,熟悉情境,收集材料,交际练习。

(2)教师进行指导,指出学生语言使用中的错误。

(3)学生分组,根据具体语言情境,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再次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诸如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细节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学生表达不当的地方指点出来,等于是对新授知识点的巩固。

2.2.2 计划(planning)—— 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以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口语句子的结构安排及具体内容,由组长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各组总结的结果,体会差别。这样,学生就会相互取长补短,加深对“求医问药”语句结构和内容的理解。

2.2.3 报告(reporting)—— 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完成任务后,教师和学生自己还要清楚任务完成质量如何,即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各式各样的评价中,全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完善提高的目的。比如:可以先由个别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设计的句子,情境,由其他同学来评价;也可以在组内互相检测评价,推选代表汇报本组的完成情况,让其他同学评价。

2.3 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2.3.1 分析(analysis)—— 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错误、难点,通过各组之间的对比,找出其他各组的错误,学习其他各组所使用的典型句子,补充自己的知识。

2.3.2 操练(practice)——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操练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对整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巩固、复习,加深印象。改正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在操练过程中,可以单组循环,也可以各组交叉循环。

3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笔者就执教的2012级(35人)和2013级学生(33人)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前后参与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比较,具体数据见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比较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表2可见,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个别汇报、学生互评等多个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时数的限制,学生不能全部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在课堂中得到锻炼。一个35人的教学班级,在口语实践课上,只能有不到10人进行朗读,回答问题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限制,人数更少。而通过任务分组,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可以进行朗读,讨论,并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问题进行回答,积极提出质疑的机会也增加,71.1%的学生能积极提问,探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巩固知识点,提升个人能力。

4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任务型教学法一经提出,就吸引了众多教育学家的关注,国内外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大量深入而又详尽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供我们借鉴。任务型教学法中,小组活动和任务的设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掌握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绮贞,冯剑军.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实践性研究及其启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2):125-128.

[2] 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3] 黄家红.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精读教学质量—— 毕节学院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11):120-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外语教学实践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