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建筑设计中防火与疏散要求的方法与措施

2014-10-21 20:15孟钊汀姜青鹏王滢滢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

孟钊汀,姜青鹏,王滢滢

(大连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 116000)

保证建筑设计中防火与疏散要求的方法与措施

孟钊汀,姜青鹏,王滢滢

(大连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116000)

摘要:防火与疏散,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从根本上杜绝火灾发生、限制火灾蔓延范围,并且要保证火灾安全通道,是设计师要不断去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从高层建筑火灾现状、人机工程学理论以及提高消防自救意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疏散;方法

0 引言

高层建筑的崛起为城市化发展的用地紧张以及住房需求带来很大的帮助。建筑防火措施以及疏散通道的合理化建设一直是建筑工程所重视的环节,尤其是高层建筑,楼层高,疏散通道的建设要比普通的建筑难度要大,而且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更为严重,在了解高层建筑火灾现状的同时,做好疏散工作。

1 高层建筑火灾现状

1.1建筑使用功能多以至火灾起因多

现代很多的高层建筑是综合性使用大楼,多功能用途就会出现很多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像是计算机组、照明灯、电梯、微波炉、电视等等构成密密麻麻的配电线路和数据通信系统,如果有一处出现火花或是线路老化引起火灾,火势蔓延的速度会非常快,而且现代的建筑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也很容易产生火灾。

1.2防火的设备不够完善

现代高层建筑的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在消防设施方面,有些高层建筑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高层如果发生火灾,主要依赖室内消防给水设施,但是由于消防设施的限制,如果遇到大面积的火灾,给水量会不够用,如果室内消防水泵遇到故障,还要靠消防车进行灭火,这就延误了扑救的最佳时间,造成经济和人身健康的危害。

1.3火灾蔓延途径多,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的楼层多,人员居住紧密,如果发生火灾,火势和烟雾会顺势向上蔓延,进行人员疏散主要是靠疏散楼道,但是由于人员密集,会给疏散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不仅疏散速度慢,也会出现人员紧张拥堵人踩人的现象,造成很多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且一般的高层内部设置的电梯、楼梯井、电线电缆、垃圾井等,假如这些设施没有附加水平或垂直方向隔断措施,烟雾一旦进入,就会产生大片的烟囱效应,火势会急速的蔓延扩散开来而难以扑救。

2 引进人机工程学理论

2.1基本内涵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学科,意在研究人、环境、机器三者之间作用的关系,研究人在生活、工作之间的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等,国内的学者中认为,人机工程学是涉及到心里学、生理学和其他相关知识,使人与环境、机器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适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具体应用

对于火场中的高层建筑物,就是广义的“机”,当然是对人而言,有心理研究表明,人在危险中的一些物理动作行为是无意识下的行为,人们为了本能的逃生,不能理性的做出判断意识,只能盲目的去逃生,一般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被有关研究这样定义,就是尝试逃生、失误、再尝试逃生的模式,这就是人们对于火灾的认知与决策能力较差,很难去用正确的疏散方式进行逃生。这样的现象是由人的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着,比较困难改变,因此,我们只能去改变建筑物内部设置,让其服务于人类,在进行建筑物的防火疏散设计时,一定从适合人的角度去设置疏散设施。

在进行设计时,设计醒目的疏散标识,可以让人们在很自然的状态下注意到。在建筑物内设置一个简易的建筑模型,火灾逃生通道或是紧急疏散线路要以动态醒目的指示灯展示,可以让人们很清晰明了的看到疏散路线,一旦发生火灾,保证人们可以容易的逃离建筑物。一般的高层建筑都会设置避难间,但是一般发生火灾,人们由于心理的惊恐,都是错过进入避难间的时机,因此,在设计时,使疏散通道上下楼都要经过避难间,避难间的墙壁要设置成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颜色,最好避难间设置语音提示系统,可以提示人们具体的行为方向,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在疏散逃离时盲目的移动。

建筑物内部的人流移动方向是多项性的,但是一旦发生火灾,人流方向就会朝着逃生通道一同拥挤过去,加上火灾发生时现场环境非常混乱,人们的逃生意识已经不能去顾及其它,因此,逃生通道的逃生方向指示标志必须要有利于识别,有些建筑物标识在黑暗中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使得人在慌乱中想着火势蔓延的方向进入,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针对这样一些情况,应该在疏散通道内采用双向的指示灯,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物内部的消防控制中心接收到报警声响后,开始控制指示灯的方向,这样就可以避免火灾一旦发生造成的严重后果。新时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建筑多功能用途以及结构的复杂,一些不觉中长廊和中庭,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会因为现场环境复杂而迷失逃生方向,因此应在这类建筑物中进行自动报警灭火装置的联动设计,保证火灾发生时,随着自动报警灭火装置的启动,不安全的通道即不宜作为人们逃生的通道被自动关闭,此时可通行的通道是安全的,是可以让人们顺利逃生的。

3 提高消防自救意识的社会教育

由于地理地质的原因,使得日本受到地震、台风的常年影响,同时,日本也是一个火灾多发的国家,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日本的居民,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是非常强的。每年的九月一号是日本防灾训练日,社会各界的人员都要参加,通过现场模拟防灾演练,普及防灾知识,身临其境场景中,增强人们对于灾难的感性认知,通过训练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可以做到临危不惧,从容淡定。例如在遇到地震的时候,房屋在进行剧烈的摇晃,东西开始摔在地上,烟雾缭绕的走廊里,一手用毛巾捂住口鼻,一边按疏散通道,有条不紊的进行前进,整栋大楼上千名人员仅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全部疏散完毕。通过这样经常性的演练与安全自救知识的教育,取得了很不错的社会效果,我们也可以从中借鉴学习,只有通过不断的相互学习,反复的研究探索,才能找到一个适合我国本国国情发展需求的防火疏散设计,可以通过普及防火疏散知识,提高国民防灾意识,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效的避免火灾发生或是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贾江美《防火疏散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1(28).

[2]高天长《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疏散问题辨析》[J].山西建筑,2012(20).

[3]杨心毅《浅析高层学生宿舍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的设计依据》[J].建筑设计管理,2013(07).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学习方法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