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有资产共享共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2014-10-21 20:15梅,李欣,付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共享国有资产

李 梅,李 欣,付 琪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西安 710119)

基于“国有资产共享共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李梅,李欣,付 琪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西安710119)

摘要:在高职教育中,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基于“国有资产共享共用”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国有资产;共享;高职;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结合新模式。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初步建立了基于“国有资产共享共用”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1 “国有资产共享共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资产共享共用,是资产使用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即通过共同使用、重复利用、高效使用等科学化、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对各类闲置、在用资产,加以充分利用,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节约资源。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视野下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是国有资产共享和提高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速度、实训质量的必然要求。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尝试此类协作,然而有效的机制仍没有建立,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且共享共用并不充分,需要成熟模式的指导和推广。

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应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本着这一原则,在国有资产管理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结合的过程中,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密切联系起来,使国有资产更好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同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基于国有资产管理共享共用的视野下,以高职院校为实践基地,研究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与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协作模式,对国有资产的共享共用提供思路,促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全面与协调发展。

2 “国有资产共享共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2.1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校内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途径

以我校物业设施管理专业为例,物业设施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熟悉物业设施基本原理,掌握物业设施维修养护技术,具备物业基层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训贯穿培养过程,鉴于此,建立与专业技能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对于物业设施管理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高职类物业设施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大都局限于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或在校内实训室实习,实训室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工作任务环境进行,这些实训基本上属于消耗性实训,如智能楼宇实训室等,由于使用范围窄,设备利用率低,造成一定的浪费。物业设施管理的实训室仅有少数一些院校建立,仿真程度不高,涵盖内容较少,学校管理成本大,学生融入角色较难,实训效率并不显著。我校在物业设施管理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过程中,首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研究课程内容,组织专业骨干教师与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论证,将校内各项设施设备信息进行汇总,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汇总,将各类服务性设施与相关专业课程实训环节结合起来,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安排及具体实践环节的实施途径等,完成课程与在用资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的重构,将我校的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等活动均与物业设施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结合,如:房屋建筑物的管理,建筑物内的通水、通气、通暖管道,通讯、输电线路、电梯、消防等设施设备的管理及使用。通过建立校内的物业设施实践基地,学生模拟物业管理设备维修,消防处置实训等,如《物业设备安全》课程的实训项目,分别安排在我校配电中心进行电气设备安全实训,热力中心安排特种设备安全实训等。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技术档案,由学生进行归档整理,使设施设备的使用更加规范。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训作业,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国有资产配置过程中的招标采购,设备论证等环节,吸引学生走进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配置资产过程中考虑资产共享共用,避免重复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校内设施设备情况较为了解,项目建设之初,通过国资部门的参与,避免了重复构建;同时通过规范和细化国有资产配置程序,使存量资产、增量资产与专业建设协调同步,协同配合,有利地促进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国资管理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实践基地的立项、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校内资源,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节约资源与资金,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2.3通过共用共享机制不断提高相关人员工作能力

以人为本,注重国有资产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在搞好校内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配合专业建设,为实训教师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也承担具体的专业课程,如我校资产管理与评估专业的专业课程《国有资产管理》,就由我校国资处管理人员担任,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真实管理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在实践环节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由学生草拟我校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与真实资产管理衔接;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学生讨论后提出对策与建议。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国有资产管理者了解了行业动态,提高了管理水平。

3 “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在前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校积极探索,力争实现国有资产高效利用、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国资管理人员技能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和高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目的。

3.1逐渐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国资部门和办学部门的协调机制,引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加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建言献策;利用专业建设委员会中的企业资源,共建共享既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二是形成有关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权利关系,为国有资产的使用提供制度依据。

3.2通过共享共用机制不断提高相关人员工作能力

一方面,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限于工作范围,对目前一些先进的设备设施了解不深,通过与专业的合作,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开阔眼界,掌握信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的配置、管理及处置,掌握相关技能,更好的应用到教学实际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3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多数具有较高学历,但长期从事具体工作,造成专业荒废,影响了个人科研和职称晋升。与相关专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建设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清.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15-18.

[2]贾清水.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本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42-4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第(3-20).

作者简介:李梅(1981-),女,辽宁开原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建设共享国有资产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三位一体的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策研究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