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穿刺术治疗青光眼28例临床分析

2014-10-21 15:52张成溪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前房穿刺术角型

张成溪

前房穿刺术治疗青光眼28例临床分析

张成溪

目的 对前房穿刺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进一步完善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青光眼患者56例, 随机分为穿刺组和对照组, 使用前房穿刺术进行治疗为穿刺组, 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 每组28例(28眼)。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视力、房角开放、眼压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两组病例治疗后眼压均发生下降, 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穿刺组(P<0.05);房角镜检查, 穿刺组房角重新开放病例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 前房穿刺术可以迅速降低眼压, 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各种损害, 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前房穿刺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快速升高的眼病, 以出现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病理改变为特征, 该病的发生是有一定诱因的。目前, 本病的病因还没有明确, 本病的发病因素公认为眼球局部的解剖结构变异。这种遗传易感性的解剖变异包括眼角狭窄、轴短、浅前房、角膜小。晶状体在相对靠前的位置, 厚度增加使晶状体前表面紧密接触虹膜, 使房水通过瞳孔时的阻力增大, 并且后房阻力推挤虹膜与晶状体前表面接触紧密, 导致前房变浅, 房角变窄, 这就是闭角型青光眼的瞳孔阻滞机制[1]。

患者常伴有急性眼压升高(通常>60 mm Hg, 1 mm Hg= 0.133 kPa), 出现严重的眼睛疼痛, 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若是有持续的较高眼压, 可出现众多的症状, 如:小梁网功能严重损害;房角粘连;视神经遭受严重破坏致使失明;所以此病发作时当务之急是控制眼压、开放房角从而避免丧失视功能[2]。在女性和50岁以上老年人中此病发病率高,女性更常见, 男女之比约为1:2, 两眼可能先后发病, 也可能同时发病。

前房穿刺术在外伤或手术后高眼压中是经常使用的, 此外, 也可将其用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来缓解患者的急性眼压升高, 前房穿刺术可以快速有效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 并显著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 减少并发症[3]。本文对前房穿刺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进一步完善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8月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56眼, 随机分为穿刺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28眼)。所有患者入院时眼压均≥50 mm Hg,对其中28例(28眼)进行药物治疗降眼压, 并对患者施行前房穿刺术, 为前房穿刺组,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60.5±4.8)岁, 平均眼压(58.2±6.2)mm Hg。对另外28例(28眼)单纯使用药物治疗使眼压降低, 为药物治疗对照组, 年龄49~81岁, 平均年龄(61.6±6.4)岁, 平均眼压(58.2±5.2)mm Hg。穿刺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眼压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穿刺组 患者取仰卧位, 在微镜下进行穿刺, 结膜囊内用美卡因进行表面麻醉, 2~3次, 进行常规消毒, 用庆大霉素稀释液进行眼浴, 冲洗结膜囊, 在角膜缘内1 mm处15°穿刺刀于9~11点范围内缓慢、轻柔地穿刺入前房, 缓慢放出房水, 避免过多过快, 可明显看到角膜变清, 前房变浅, 对眼球进行按压, 可感觉到变软, 不适症状迅速缓解;操作结束后, 在结膜囊涂地塞米松眼膏包眼。若患者眼压再次升高,可再次穿刺, 复穿时只需在原穿刺处用针头按压切口后唇,此时前房水就可放出[4]。

1.2.2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 患者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全身进行甘露醇滴注, 眼部使用卡替洛尔、毛果芸香碱、布林佐胺眼液点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视力变化、眼压变化、房角开放程度变化和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穿刺组在前房穿刺手术前, 眼压为(58.1±61)mm Hg, 手术后为(14.12±6.28) mm Hg, 对照组用药前眼压为(59.2±5.3)mm Hg, 用药后眼压为(23.81±7.16) mm Hg。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患者视力, 穿刺组出院时视力平均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进行房角镜检查, 前房穿刺组房角重新开放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穿刺组28例(28眼)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例发生睫状体脱离, 2例发生恶性青光眼。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最常见的急危症之一, 为了避免视功能丧失, 一定要及时控制眼压、开放房角。此病在临床上的治疗原则是进行手术, 尤其是在眼压很高的急性发作期, 患者一旦没有进行手术治疗, 会引发诸多眼球结构功能损害, 最佳的方法是使用一定药物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再对患者进行手术[5]。

降眼压使用的大部分药物, 如乙酰唑胺、甘露醇、噻吗心安眼药水降压缓慢, 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并且不适用于高龄体弱患者, 这些患者不能耐受其较大的毒副作用。曾有报道表明连续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急性肾衰导致死亡的例子[6], 所以本院从2001年后对患者采用降眼压药物联合前房穿刺降眼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前房穿刺的优点是迅速降低眼内压, 缓解临床症状, 降低高眼压对眼组织损伤;同时降低虹膜前粘连发生的风险性,从而减少进展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本组病例中28眼在前房穿刺后眼内压降低, 疼痛缓解, 房角开放一部分,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穿刺手术后, 患者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 穿刺组有2例2眼, 眼压在6~8 h后又恢复到手术前水平。这种情况是因为患者有非常旺盛的房水, 使用常规药物对抑制房水毫无作用, 或者在这种情况下药物的降眼压机制已失效[7]。

前房穿刺术是一种侵入损伤性的手术, 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要防止感染, 操作期间, 必须注意无菌操作, 操作应轻柔, 以免晶状体及虹膜损伤, 针尖进入前房后, 此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动作轻柔缓慢, 使房水缓慢溢出[8]。

综上所述, 前房穿刺术对患者损伤小, 反应比较轻, 可以缩短眼压降低的时间, 开放了眼角,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对视功能的损害, 减少相关降眼压药物的使用以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该手术可以在患者眼压再次升高后再次使用, 重复操作性强, 并发症少 , 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方法, 值得临床上推广。

[1] How A, Chua JL, Chartoo, et al.Combined treatment with Bevacizumab and 5-fluorourieal attenuates the post-operative scarring response after experimental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0,51(3):928-932.

[2] 郑建奇, 崔伟, 卢毅.改良前房穿刺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 2010,10(5):960-961.

[3] Lam DS, Chua JK, Tham CC, et al.Effiicacy and safety of immediate 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pilot study.Ophthalmology, 2002,109(1):64-70.

[4] 徐小丽.前房穿刺处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45例.2012,20(9):58-59.

[5] 李凤鸣.眼科全书(中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

[6] 李松峰, 常海敏.前房穿刺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科新进展, 2013,33(6):568-570.

[7] 张舒心, 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33-35.

[8] 赛自金, 初培莲.前房穿刺致虹膜嵌置医源性白内障1例.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2002,20(2):157.

2014-05-22]

271126 山东省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猜你喜欢
前房穿刺术角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立体定向穿刺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