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生命,孕育花开:语文课堂教学的使命

2014-10-21 06:32王云峰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王云峰

【摘要】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核心和本源,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语文课堂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生命教育的重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思考生命教育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教育——首先是人学”,倡导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在国外,很多国家从基础教育阶段就系统地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国内,关注生命成长的生命教育,还相对比较落后。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本源,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各门学科中,语文学科由于拥有强大的人文性,具有先天优势,无疑是渗透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生命教育的重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思考生命教育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一、现实语文课堂教学生命教育现状透视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念不断发展、演变。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从“重视语文读写能力的提高”到“教学方法的系统建构”再到“科学化的反思”最后到“语文课堂教学系统的重构与人文性的追求”, 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呼唤关注生命。但是,由于语文教学在“应试”下的尴尬处境和受传统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惯性影响,人文精神找不到一个落实到中学语文课堂的基点,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教育而不是“存在”教育。

二、新时期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诉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无奈选择了顺从,过多地关注了“知识”的本身而忽略了知识中包孕和携带的价值趋向。我们必须树立知识与价值融合的语文课程观,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挖掘作品丰富和深刻的内涵的过程中塑造人格、激发情感、锻造个性、培养气质和提纯心理品质。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和活水,中外的语文教育名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美国的教育家华特·科勒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完善知识建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认知活动,不应只是着力于关注工具性、实用性,更应该是生命发展的活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生命激情和生命感动的语文课,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活动里充分地感受到强劲跃动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大自然塑造了一个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句话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充满灵性与活力,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智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当成最珍贵的财富,尊重生命的不同成长节奏,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尊重学生的独立品性,关注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受;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性和好奇心,让学生在选择、提问、挑战中解放个性、激扬生命。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化构建

(一)挖掘文本资源,帮助学生确立基本的人生价值观

语文课程和语文知识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新课标下语文教材的编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学在人生价值方面担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我们可以从《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学到“仁、义、礼、智、信”的修身准则;从陆游、杜甫、李白、苏轼的诗歌里,感受到深挚的爱国情怀和积极用世态度;从司马迁、海伦·凯勒、史铁生的身上,领受面对苦难和挫折、砥砺奋志、百折不回的勇气,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语文文本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的载体,只要我们好好地挖掘并有效利用,就可以启迪学生心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淬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生命教育的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联系日常生活,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感动和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但我们不要忘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和活水。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生活中生命教育资源更是无处不在。在洪水、雪灾等自然灾害面前,人们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关怀和人性的温暖;“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让我们看到人类美好品质的熠熠光辉。“杨丽娟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我们可以通过她荒唐的行为透视她的病态心理,从而教育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价值追求。现代社会金钱观念泛滥,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行为的批判,让学生思考信仰和人生问题。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留心,并合理、有效地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就能够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感动和思考,从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endprint

(三)刚柔并济,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促进学生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很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工具性,工具性是实施人文教学的前提;语文教学同样不能没有人文性,人文性是知识积淀的升华。我们的正确做法是,在传递知识、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以直观感受引发情感共鸣;采用课堂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激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咀嚼、探寻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采用课堂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鼓起信心,奋勇向前;采用动态生成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推动教学活动进程。语文的工具性表现为刚性规范,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语文的人文性表现为柔性文化,是语文的重要标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刚柔并济,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促使学生实现精神层次的提升,完成人格的自我塑造,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打碎“共性”的模板,让学生在“个体话语”表达中张扬个性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太过重视公共话语的传布,而限制了个体话语的表达,常常用“思想”代替“精神”,用“共性”抹杀个性。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文阐释,统一的价值指向,框住了学生的审美取向,套住了学生的文化视野,绑住了学生的言语方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碎这种统一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个性精神。应该让学生突破课本的束缚,纵览古今,放眼世界,读经典,读名著,读所有应该读的书,撷取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应该让学生跳出“套路”,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提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和主张,形成多姿多彩的生命认知;应该让学生冲出言语的牢笼,以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表达和书写自己的真性情。当然,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局限,“个体话语”的表达难免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张扬个性精神的同时,不断地修正方向,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养育人性的精神殿堂。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更要唤起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把语文课堂营造成一个叩问生命的磁场,丰富学生生命的成色。

参考文献

[1]郭瑶.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历史演变线索试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钱梦龙.期待“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J].语文学习,1995(7).

[5]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