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龙狮文化”的小学语文研学问题设计

2014-10-21 06:40利小铃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问题设计小学语文

利小铃

【摘要】“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之风吹遍我区的各中小学,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思维走向。教育实践表明,“研学后教”课堂的三个关键问题是:研学问题、小组合作和后教策略,其中以“研学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以教师的“后教策略”为原则。本文以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探讨具体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语文;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定准研学问题,圈定学习核心

(一)求先:设计研学问题的定位

学习一篇课文,定准研学问题是根本。那怎样确定研学问题呢?这个因文而异,可以抓住文章题目,如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章题目就是研学问题。也可以抓住课后问题,如《蝙蝠和雷达》课后有一道讨论问题: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这也是极好的研学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文章的矛盾点、中心句等来确定。不管怎样,设计研学问题都是要“求先”,就是要具有新颖性、前瞻性,同时又具备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求实:设计研学问题的策略

1.依据文本题目。《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接着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根据文章题目,同学们读题就能生疑:“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2.根据文本内容。课文重点叙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从两亿三千万年前庞大的恐龙家族讲起,到数千万年后,一些猎食性恐龙最终飞上蓝天。3.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尝试背诵片段。基于这三点,本文可以实事求是地确定研学问题为“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定准了研学问题就找准了本课教学的核心,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

二、落实语言训练,凸显学科特点

《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紧扣研学问题探讨:“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过程。然而,我不是科学老师,我的任务并不是告诉学生恐龙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鸟类的科学知识,而是从科普文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积累与实践。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研学后教的课堂,并不是让学生研到哪算哪,海阔天空,漫无边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应该根据年段训练重点、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字词句段篇等方面去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切实有效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这就是要发扬“求真”精神,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意。

结合本课,课文是科普文章,语言准确生动,用词精当。而中年级是小学的第二阶段,是训练概括能力、品味语言能力的关键入门阶段,既要兼顾词句的训练,又要着重进行段的训练。所以,本课设计进行字词练习、概括训练、朗读背诵和复述训练,最为合适。

(一)字词教学,见缝插针

四年级的孩子,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可放手在学习小组中自学。但中年级是生字返生、错别字最多的阶段,需要多次地重现记忆、读写巩固。所以,开课伊始,出示两组与恐龙和鸟类相关的重点词:笨重、迟钝、凶猛异常、茹毛饮血、轻盈、敏捷、天之骄子,读词后问:你想到什么动物?接着看图进行词语搭配训练,这是

( )的马门溪龙 ,( )的霸王龙,( )的鸽子,( )的孔雀。看似简简单单的设计,却体现了语文教学重积累、重运用的理念。

(二)概括训练,引出线索

小学中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重要阶段,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习方法、反复实践,提高提取信息及表达的能力。

本课为解决“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步骤:第一步,理清演化的四个阶段;第二步,探究演化的具体过程。这是对研学问题的分解,搭建学习的台阶。

其中,在第一步,紧扣演化的四个阶段,落实概括训练。教学中,我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比如时间,用这样的句式“( )年前……( )年后……其中……最终……”说一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时间的重点词,知道大约两亿三千万年前地球上出现第一种恐龙,数千万年后,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最终演化成鸟类。

(三)揣摩品味,积累语言

说明文贵在准确。揣摩语言就是力求准确理解。据了解,文章的作者徐星为写这篇文章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短短的1000字,他花了半年时间修改,可谓字字珠玑。

因此,教学中,在品味到“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这句话时,通过比较:去掉“则”它们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说出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及理解,原来一个“则”字写出了对比。这让学生体会科普文章,字字经过推敲,用词十分准确。然后通过师生、男女生及分组对比着读,对比着背,积累语言。

像这样的揣摩品味还有很多:(“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读)这段话中的:“一些、逐渐、越来越、可能”。

(四)想象复述,运用表达

复述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加入想象的复述,不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这样的复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做好了铺垫,紧扣研学问题中的第二步:探究演化的具体过程。我让学生填写图解表格,借助表格,帮助理解和复述。除表格外,还准备了图片作提示,学生把记忆、理解、想象及表达融为一体,这样的语言训练就更全面,更有效了。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问题设计小学语文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