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人性美

2014-10-21 22:31马永宁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性美背影

马永宁

【摘要】本文通过对《背影》思想内容以及感情基调的分析,通过对人性美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感情基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真,形成了他散文的率真的特色,具体表现是: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这些都反映了朱自清散文的人性美特点,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美学观。

【关键词】《背影》;人性美;感情质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诗人和散文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散文是独树一帜的,可以说写出了风格,写出了特色。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评论朱自清散文,引用杨振声的话:“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的,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这话自然评的中肯,把做人与作文结合起来,从人格论到文风。朱先生为人处世的忠厚、老诚、朴实,归结起来是一个“真”字,所以,也就形成了他散文的率真的特色。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这是朱自清散文中追求的东西,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背影》的魅力在与它结构的凝练精美,以此体现人性美。即人间最真贵,最持久的亲情。作者抓住瞬息的生活感受,以“背影”为线索,四次提到“背影”。

第一次“背影,体现父子思念之情。写冬天所经历的一段往事,祖母的死给不当家的“我”带来的多是情感上的悲痛,而对身兼一家经济重担的父亲来说,除了悲痛而外更添了一层筹措丧费的困苦,何况现在又失业了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也没有想让在北京上大学的“我”辍学谋职业的念头,而是丧事一完便匆匆奔波到南京,自己去挣扎谋生,送儿子到北京继续那需要花费好多钱的读书。在这两段里,打徐州——扬州——南京,由远而近写了,四次重复祖母丧事和父亲的失业、亏空,把“背影”的凄惨背景在读书者心头渲染得深重起来,然而对与老父这一片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却觉得无所谓,甚至觉得多余,父子的心情形成对照,反衬出老父的爱,爱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搅得我们怜悯的心波荡漾了。

第二次“背影”,体现父亲慈爱与儿子感激之情。《背影》塑造的这个感人的慈父形象,又汇集于“背影”之上,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可以说,父亲的形象之所以那样清晰感人,是与“背影”这一新颖独特的抒情角度的选择分不开的。正是这“背影”,一次次在文中牵动起情感的弦索,朱自清认为,创作“……惟其‘悉出至诚,才能亲切有味。”因而他在创作中,努力去写真情,写真意,力求以至诚打动读者。《背影》正是这样一篇“至诚”作品,寓情于事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作品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写出压抑不住的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然后用平淡的笔致,叙述了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和“我”对父亲感情态度的变化。父亲本已决定不去送“我”,且已嘱托与人,但踌躇再三,还是亲自去送;过江进站,他尽可放心离去,却又忙着照看行李,分担儿子的辛劳,儿子已经上车,本应告别,父亲却又拣定座位,为儿子铺好大衣,即将分手,又担心儿子路上饥渴,决定去买桔子。这里,作者并没有说出一个“爱”字,也未道出一句情语,但父亲那离别时的恋恋不舍之心和爱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使作品的抒情才能曲尽其妙,层层拓深。它使作品更具魅力,更摄心魄,收到了神奇的效果。

第三次“背影”体现离别之情。“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将父子别离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次“背影”,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结尾以父亲来信为感情触发点,抒发了父亲盼见儿一面,儿渴望再见父一面的思念之情。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背影”的再度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包含了更深重更浓烈的感激、自咎与思念的复杂情绪,通过这些平凡的“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寓于其中,四次“背影”,将人间亲情、真情,真实的再现与读者,让所有做过儿子和父亲的人,产生共鸣。使情与事交融,委婉地抒发和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读朱自清先生的这一类散文,常常让我从父子间的人性美联想到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我们常讲,教师要关爱学生。如果撇除教师职业要求的因素,教师爱学生的理由是什么?我想,是因为学生身上具备着很多成人已经不具备的美好人性。学生身上的人性光辉有时是显性的,但更多是隐形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激发,去呵护。让美好的品性在学生身上尽量保存得久一些。

一些年轻的同行常问我,并且发牢骚说做老师难,做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更难。是啊,职业学校的老师更应该去想一想自己是否发现了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如果做到这些,办法自然会出现。因为此时教师与学生没有了隔阂,教师是真正在关爱学生,了解、理解他们。朱自清先生在《背影》里几次写到落泪,还反思道:“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父子间的误会、不愉快或许总有机会解决弥补,但是师生之间却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扬振声.杨振声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朱德熙.朱德熙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6.

(编辑:唐荣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性美背影
两个背影
寻找“最美背影”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