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变更造价管控探讨

2014-10-21 19:27李海峰
基层建设 2014年27期
关键词:造价控制

李海峰

摘要:建筑工程中往往都会出现设计与施工时的矛盾,从而发生设计变更。有些则是施工方在投标时故意压低价格中标,然后通过变更设计获取经济利润。设计变更原因很多,但变更设计后的费用增加或减少,这些需要造价人员进行有效管控。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变更设计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管控设计变更的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设计变更;造价控制;结算方法

前言

不合理的工程设计导致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再另外间接地增加投资费用。例如某工程合同为2200万元,而结算时2700万元,结算价格比合同价格增加了500万元,这当中的设计变更所增加的费用约100万元,占增加额的30%,可以看出设计变更对于建筑的造价影响非常大。通过此工程发生工程设计变更丰在以下几种状况:如地质勘探错误变更1项、设计错漏变更8项、业主要求变更4项、施工方要求变更2项及其他原因变更1项。

由以上例子可见,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相反应引起重视。下面笔者将从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控制设计变更的方法、设计变更的结算方式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产生设计变更的原因

(一)前期地质勘探不准确,以及设计人员对勘察资料分析的不到位,致使设计方案改变。地质勘探是工程设计的前提,地质情况决定着基础设计方案选择的准确性、合理性。由于自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设计人员对地质资料分析不到位,致使设计方案选择错误,在实际施工中势必会发生设计变更。例如本工程实例中原选用地基处理方式是三七灰土夯实回填,后来变更为地基埋深由原来的一2. 2m加深到一4. 2m位置,致使结构柱长度加深、土方开挖加深,造价提高。

(二)由于设计图纸出现错、漏、碰、缺,致使设计发生变更。工程造价的控制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把握好设计方向、加强设计的深度和准确性,将为施工阶段减少设计变更打好基础,从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目前,工程项目普遍存在着设计周期短、设计时问紧迫的现象,有的项目甚至是边设计边施工,再加上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及经验的局限性,致使设计图纸中出现错、漏、碰、缺的情况发生,为使施工顺利进行必然会发生设计变更。如某厂房工程在设计吊车柱距时出现偏差,致使吊车轨道安装不上,后来不得不把施工好的柱打掉重新施工,从而增加了一大笔费用。

(三)由于业主方的原因,致使设计发生变更。实际经验表明,初步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0%,因此应重视初步阶段设计。现在业主单位普遍存在着轻视初步设计的现象,在项目实施前业主方对项目的规模和功能未能进行详细准确的规划和确定,或者是为了上报项目,先降低标准、减少规模,在项目实施时通过设计变更提高建筑物的档次、增大规模或者改变使用功能。如某学校实验楼工程,牵涉到很多专业的实验室,由于未在设计初期充分征求各个实验室的意见及使用要求,致使设计图纸深度不够,结果造成在工程完工后为满足各专业的使用需要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工程,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又比如某工程外墙做法原设计为外墙涂料,后来业主觉得外墙砖视觉效果更好,于是让设计单位变更为外墙砖,这样又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四)施工单位提出要求进行设计变更。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处理,因而发生的设计变更,如工程的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原设计未考虑到的设备和管件、在原设计标高处无安装位置等,需改变原设计管道的走向或标高,这样也要发生设计变更。更有甚者,施工方为达到增加造价的目的故意要求甲方和设计方发生变更,将原投标中报价较低的方案改为造价较高的方案,以增加工程造价,从而获得利润。例如,某工程的施工方在投标时误将某种材料报价过低,为挽回损失,该施工方找各种理由要设计方将该种材料变更为另一种材料,报与甲方审核时,发现该做法明显不合常规,故将该费用扣除,只这一项挽回损失约30万余元。

(五)其他原因致使设计变更。如监理单位在监督施工过程中发现违反监理条例的地方,需要出具设计变更改正;或者按国家政策要求采用某种施工工艺、或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而发生的设计变更。

二、设计变更的管控措施

(一)选择勘察技术较高的勘察单位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准确的勘察,出具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人员对地质勘查资料进行准确分析,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制定合理的设计周期,避免因时问过短出现不必要的设计错误;加强设计人员技术水平培训,特别是造价知识方面的培训,增强其造价意识,使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造价因素,不断进行技术更新,选择造价经济的设计方案;约定对设计错误的惩罚办法,现在工程签订设计合同时往往对设计错误漏项等问题无惩罚约定,这样对设计单位没有约束力;加大图纸审查力度,尽早发现图纸中的错、漏、碰、缺之处,尽量将图纸问题消化在工程施工前,减少施工时期设计变更的发生。另外目前施工图审查只注重安全性审查,而忽略经济性审查,因此也应加强对图纸的经济性审查力度。

(三)业主单位在项目可研时期就应对建筑规模、建筑功能进行准确规划,注重初步设计工作,多向成功案例学习,多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专家对设计进行优化,确定经济的设计方案,减少浪费。设计方案及图纸确定报相关部门批准后,不能再随意变更。

(四)对于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必须制定规范的审批流程,严格按程序办事。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设计变更必须在合同的约束下进行,任何设计变更都不能使原合同失效。设计变更无论由哪一方提出,都要提交设计变更产生的理由及造价分析资料,然后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根据各方最终商定结果由设计院形成设计变更通知单交于建设方,建设方再通过监理方将设计变更交给施工方。设计变更通知单要有详细的工程名称、变更部位、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建设方必须对每个设计变更进行工程技术及工程造价分析,判断其是否必须发生及产生的造价数额,以便进行决策和造价控制。特别对于降低造价的设计变更要及时跟踪、核定减少的具体金额,做好书面记录,防止在结算时承包单位故意漏报。

三、设计变更价款结算措施

对无法避免的设计变更应约定合理的价款结算方式,以便于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版)第9. 3条对工程变更的合同价款调整进行了约定:①合同中已有适用的综合单价,按照合同中已有的综合单价确定;②合同中有类似的综合单价,参照类似的综合单价确定;③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对管理费和利润让利),综合单价乘以浮动率执行优惠(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一中标价/招标控制价)x 100%)。建设单位在此原则下在合同中约定适合实际工程的价款结算方法,严格执行,把好结算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变更的合理管控就是对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把握好设计变更,从而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实现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管控的目的。

猜你喜欢
造价控制
浅析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煤化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应用与研究
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及其造价控制
绿色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与管理
风电场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新能源时代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措施研究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