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难点解析

2014-10-21 19:27滕毅
基层建设 2014年27期
关键词:相关问题分析

滕毅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关的消防规范、规程不断的发布、修订、完善,电气设计人员也在不断的学习提高中。但有时为了赶工出图或对规范理解、掌握不透,往往在设计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本人根据近些年来消防审核验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为设计中易出现之误点,归纳出来,供大家参考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相关问题;分析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众所周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建筑中唯一的火灾自动预防系统,主要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包括可燃气体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感测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各类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和消防联动控制等部分组成。

以火灾报警控制器为核心的部分构成了火灾自动探测与报警的基本单元,以消防联动控制器为核心的部分构成了消防联动控制的基本单元。这两大部分组成了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然,各建筑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其建筑特征,使用的设备差异很大,建筑中其他与火灾或安全相关的监控,如温度参数、压力参数、电气参数、毒气参数等也可以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要这些参数的显示不影响系统中固有的各类信息显示即可。

2、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的难度

2.1涉及的专业多。火灾报警系统涉及到强电、智能化、暖通、给排水、建筑等专业,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2.2没有专门的院校培养消防人才。我们国家至今只有在个别院校设立了消防专业,但也往往侧重于消防战训、指挥等,所以真正搞消防工程设计、安装的专业人才很奇缺。

2.3火灾报警系统产品发展很快,已从传统型、地址型发展到智能型,而且产品品种多,又无互换性,要充分了解其性能并灵活运用于设计中也是不容易的。

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往往是连同建筑施工一起进行的,不少设备设施在前期施工完毕后变成了隐蔽工程,比如防火阀的安装。一些防火阀在前期被安装在屋顶上,而防火阀下端往往是各类错综复杂的管道设施。当防火阀误动作后,如果要手动复位就变成了一个浩大的工程,除了要在室内使用升降车这类大型设备外,往往还要求维修人员在高空管道上爬行,增加了工作风险和难度。

2.5大型设计院由智能化专业来设计火警系统,而一些中、小型设计院的强弱电均由电气专业来设计,工作量和难度都加大,这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难点及相关问题分析

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讯协议无标准,通讯协议不开放,数据格式不统一,传输非标准技术层面的信息交换不畅通。通讯协议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完成信息传输、确认及响应所必须遵循的法则,系统只有依赖完善合理的标准,才能实现系统组件间乃至更为广义的信息交互,从而完成扩展、优化系统的功能。目前,以多种形式的总线制为主流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到普及和推广,但国内尚无针对总线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通讯协议的设计标准,由于技术来源不同(引进、合作、开发及仿制),其通讯协议的复杂多样引发了诸多问题。

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漏报问题困扰用户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火灾探测信号处理的任务就是要剔除干扰,及时、正确地判断火灾,但是火灾探测器的安装环境极其复杂,由于环境中的气流、灰尘、湿气、电磁场、电瞬变、静电以及人为干扰的影响和不规律性,其变化特征与火灾时的烟雾或温度变化有其相似之处。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传感器在探测火灾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无法准确地感应各种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特有的声波、光谱、辐射、气味等诸多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例如离子和光电感烟传感器不但能感应很宽的非火灾现象“粒谱”,另外对火灾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粒径和颜色的烟又有某些探测“盲区”,误报、漏报严重影响用户使用。

3.3用户操作使用困难

由于消防报警设备产品市场没有独霸一方的绝对强势产品,也由于标准规范给生产商留下太多的发挥余地,因此消防报警设备的主机不像PC机那样千人一面,而是千人千面,加上产品进口因素,用户界面更呈现“联合国”效应;设备本身用户界面不友好,而且日常使用和操作人员大多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外语能力,加上人员的频繁变动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很大一部分消防设施运行得模模糊糊,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用户使用积极性不高。

4、解决的有效对策

4.1建立统一、开放的通讯协议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衍生,其数据传输必须严格遵循统一、标准的通讯协议,才能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可读性、可执行性及准确性。国家有关部门可组织国内大型生产企业,有步骤地规范和统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通讯协议标准,形成国家强制标准,作为公共资源予以颁布实施。在规范和统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讯协议标准时,应瞄准当前国际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借鉴现已获得广泛公认的标准总线、通讯协议,利用现有软件,硬件技术,使协议与国际接轨。同时,该协议标准亦应以国内技术相对先进、产品性能相对可靠的生产企业的现行标准为基础技术支持,使国内火灾自动报警产业的发展得到合理的衔接、过渡和更新。

4.2采用智能化的火灾探测器算法技术完成火警判断。智能化算法技术主要是指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高新技术,该技术是对人脑或自然神经网络若干基本特性的抽象和模拟,通过该技术处理火灾探测器提供的火灾信号,让自动报警系统能够模仿人完成对火灾的某些判断过程,将会降低误报和漏报的发生,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4.3采用广域网设施,使系统能在几公里或几十公里的区域内做到集成。采用动态即插即用技术,使网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随时可以增加和减少并入的报警主机。网络应支持多台操纵站,同一个报警信息不同部门的操作终端皆能接收到,设备应具有自我诊断、自我修复并作详细记载的功能。設备应能支持动态远程操作,用户可以利用电话线远程拨入设备,进行动态监视,了解报警状态和故障信息,检查值班人员的工作,为消防指挥提供可靠的信息。在特殊情况下,远程监视点还可以作为备用的值班位置,使用户对报警系统的使用更灵活,更方便。此外,远程接入功能还可向专业维修厂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远程诊断窗口,使消防报警设备的正常运行获得额外的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舒适、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运用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要使其在建筑电气的中成熟运用,还有一个较为长的探索过程,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去应对,随着不断的探索,我们一定会实现火灾报警系统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成东.建筑电气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 吴海峰,张志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原因及预防措施[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82-84.

[3] 陈广.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应用问题及对策[J].建筑电气,2014,03:53-56.

猜你喜欢
相关问题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关于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