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实效,助学生轻松学习

2014-10-21 19:57刘文义
关键词:请举手教材评价

刘文义

做为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健康、全面地成长。

几年来,我校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总体思路是,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一、强化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

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业基础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切实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第一要务。

在把握数学教材、了解学生上,教师要做到:

1.理清每一册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对教材中各块知识的前后关系都一清二楚。吃透教材,理清编者思路,跳出教材,总览全局,用好教材。教师要着重想想这本教材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哪些知识要重点教,哪些知识是要求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掌握的等等。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而不是强硬地要求学生适应教材。

2.要吃透学生。要注重平时的观察,及时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及时反思、分析。为体现学生的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如同一个教学内容,可提出理解或深刻理解、运用和熟练运用、能计算或熟练计算等不同的要求,以适应不同能力学生的情况,满足各个类型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

3.从学情着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要想提高教学实效,使教学更有效率,就意味着教师不能总在课堂上做低水平重复的事,少做、不做无用功。我校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了预习检测的方式,对提高教学针对性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新课前,安排部分优、中、慢三类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填寫老师制定的预习检测题。上课前,教师看了学生提交上来的预习检测题,就清楚了哪些地方该重点教,哪些地方可以点到为止,哪些问题是学生中的个别问题,哪些问题是学生中的群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懂了的而教师还在教,学生没有懂的教师却一带而过的情况。在课堂中,还经常提问学困生,追问:“有意见请举手”、“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不明白的请举手”、“和他不一样的请举手”。给他们发问的机会,帮助他们排解学习中的问题。有效教学的前提应该是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是在任何教学内容上都精打细算。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克服无效合作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要求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合作的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并做到四个学会: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

拿《通分》一课为例。在教师提出如何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后,首先应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部分学生举手想说,证明学生有思路,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如果想说的学生人数很少或没有,说明问题较难,教师应给予引领,让学生想办法把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指导后,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见学生有了思路后,再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只有在学生“蹦一蹦”才能完成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问题过难或过浅都是无效的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我校教师不但与学生一起编好小组、指导如何合作、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给予必要的引领,而且十分注重对合作情况的评价。每个小组都由组员设计一个小组标志,摆在组长的书桌上。提示组员,他们是一个小组的,要时刻为小组争光,也便于教师管理。每次合作后,教师都要对合作特别出色的小组进行奖励,发笑脸粘贴,贴在小组标志牌上。累计十个笑脸的小组,可获得一个小奖品。累计二十个,可获双倍奖励。表现差的小组要摘掉一个笑脸,以示处罚。评价,保证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克服了合作学习时,学生不积极参与、不抓紧研讨、做与学习无关事的现象。

我校不但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把小组内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情况一并加入到小组评价中。使小组不再是单纯的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小组,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组织单位,每个成员,都在小组的帮助、监督之中。诸如:你不要这样,会给我们组扣分的、会给我们组抹黑的;你真棒,又给我们组争了脸等言论常挂在学生嘴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比没有成立小组前有了较大进步。

我校不仅在学习新知识时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还十分注重把合作学习用在互助学习上,即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稍差、疑难较多的学生。这种学习方式特别适合在练习课上使用。凡学生能讲的,教师尽量不讲,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有困难的学生,各有各的情况,不都适合全班性的研讨、讲解。把各种问题放在小组内解决,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效率,使班级授课制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的弊端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其次,可以给能力强的学生一个展示、锻炼的机会。给别人讲问题,是讲题人对知识深刻理解的过程,可以锻炼讲题人的思维、表达能力。第三,有利于传递学生间的情谊。通过合作,能够使讲题人和被指导人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体现学生差异,面向全体设计教学。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千万不要搞一刀切。一定要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在练习题设计时,教师要定出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用于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的。让各个类型能力的学生都能吃饱。如学生在学习《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时,由于学生能力不同,在新授后面的练习中,计算题的数量差异是很大的。如果按多数人的速度设计练习题,算得慢的学生觉得学习很难,算得快的因没能大显身手而有些遗憾,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为满足两头的学生的要求,我校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一是要保证足够的题量,满足算得快学生的需求;二是要定出最低完成量,以保护算得慢的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是要比一比中间部分学生算题的数量,把竞争引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发挥德育在育人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我校以“学具齐全,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积极动手实践”六个方面为重点,开展每日一次的学习习惯评价活动。每天早晨,在教师组织下,让学生对自己前一天在校、在家的学习习惯进行评价。教师要依据学生表现和评价情况,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为获得家长的配合,教师要把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具体时间,由教师根据需要确定。通过此项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比没有实行评价的前几年有了明显好转,学生的学习劲头足,努力学习的人多了,不写作业的人少了。

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大诗人泰戈尔说过:“一切教育都是从对学生的了解开始的。”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就成了泡影;没有了了解,教育也就失去了基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就是尊重。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不要把他们当成答题机器,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县腰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猜你喜欢
请举手教材评价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小语录
将自动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