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德育体验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014-10-21 19:44卓国辉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班级

卓国辉

摘要:德育取得实效,就必须让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参与到德育体验中。本文从学生在自主管理、校园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体验,阐述了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和内省,将道德认知有效地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情形:任你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了很多道理,仍有学生听不进去;任你反复告诫学生要克服缺点、改掉毛病,仍有学生改不了……认真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许多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身心体验,试图通过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积累、强制灌输和全盘接受来造就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充满人性魅力的道德教育变成了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其实,学生的良好品德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体验、感悟中逐渐形成的。德育体验教育是指德育工作者按照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通过其知、情、意、行的亲历来体认、验证、内省,有效地促进学生将道德認知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体验教育作为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途径。

一、实施德育体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体验教育是教育对象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过程,教育者是无法说教灌输或包办代替。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2、差异性原则

体验教育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由于学生年龄不同,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自主能力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开展体验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互补原理,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原则,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体验活动项目,建立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可为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体系,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自愿选择岗位,主动扮演角色,自觉进行体验。

3、开放性原则

社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在设计体验教育活动时要放开手脚,不断创新体验教育途径和措施,给学生以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学生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循序渐进原则

体验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实践过程。偶尔为之的实践或体验,是无法使道德认知实现真正的内化。根据各年龄阶段和各时期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按照认识发展顺序,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实践体验,使在体验中获得的认知和判断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强化,进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5、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包括成功激励、评价激励等。在体验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和扩大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不同起点及活动的不同内容,设置灵活实用的评估机制,为任何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叫好,让学生在体验教育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从而构建起了一个个进步的阶梯,使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长盛不衰。

二、实施德育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主要措施

1、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体验

学生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我们要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和班级民主管理,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自我管理、自主服务、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实行班级值周管理制度,以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示范和检查监督为重点,让每个学生充当学校的管理者,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促使学生将学校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变。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推行班级自主管理,实行“五制”管理(即班委竞选制、班干部轮值制、班级事务责任制、班级文化共建制),让每个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找到自己的岗位和担当的角色,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欲望,在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负责、学会了做人。

2、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体验

我们积极创设平台,抓住教育契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四大仪式” 中(即升旗仪式、入团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和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仪式),体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在“手拉手互助”、“爱心捐助”活动中,体验真诚的人际关系。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以“四节”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艺术节”中,在才艺、课本剧、木偶剧等表演中,体验艺术情操之高雅;“体育节”中,在运动会、越野赛、趣味体育等活动中,体验体育活动之情趣;“科技节”中,在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小创意等活动中,体验科技创新之魅力。“读书节”中,在辩论赛、演讲会、校园论坛等活动中,体验读书交友之乐趣。

3、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体验

我们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开展“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水污染的调查”、“旅游生态环境调查”等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通过实地考查、查找资料、问卷调查、实验操作、访谈调查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和磨炼了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意志品格,提高了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潋城村、农业村、礼岙果场、敬老院、温州工业园区、水井头工业园区等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秦屿彭坑村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到校学农基地参加农业劳动;到工业园区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太姥山、海滨浴场牛栏冈等大自然中体验家乡的美丽。

总之,德育教育要有实效必须有学生主体的体验感悟,必须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道德体验和自我内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创新体验教育途径和措施,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有效地转化道德认知为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