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组织特征透视与前瞻

2014-10-21 15:11孙立海吕万刚罗元翔饶燕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

孙立海 吕万刚 罗元翔 饶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证与规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基本属性、当前及未来的组织特征。研究认为,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具有非盈利性、非政府性、体育志愿公益(互益)性三个基本特性;当前,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以提供体育公益(互益)服务为组织目标,组织成员构成的异质性与群体特征明显,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与多中心,组织管理以柔性化管理与自发秩序相结合为主,互动过程中开放性和排他性并存,组织边界模糊、多变。未来,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组织结构将呈现网络化特征,人文特征突出相互协同,发展特征表现出持续稳定的特点。

关键词: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基本属性;组织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4)02-0006-06

收稿日期:2013-08-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建设与发展研究”(编号:10BTY035)。

作者简介:孙立海(1969-),男,湖北宜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组织管理。

非盈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一词最初来源于美国国内税法[1],是政府与企业之外的非政治组织的统称。近30年来, 随着我国“单位体制”的松动、“社区体制”的建立[2]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多种独立于基层行政机构之外的群众性体育组织蓬勃兴起,并成为社会成员参加健身娱乐活动的主要载体。我们把主要在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以联系、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健身娱乐活动为已任,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区体育公益(互益)服务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统称为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3]。目前,我國社区建设倡导非盈利导向,人们已普遍接受非盈利组织的概念,但对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还处在模糊的感性认识阶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基本属性、组织特征透视与前瞻的系统分析,加强对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理性认识。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组织特征为研究对象,分类随机选取500个左右的街道体育协会、社区体育协会、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体育民非企业)、社区体育健身团队(以下简称健身团队)、腾讯QQ体育群组织作为调查对象。鉴于目前部分地区已用社区体育俱乐部取代原来的街道体育协会或社区体育协会的名称,为方便统计分析,本文将调查对象分别命名为街道社区体育协会、体育民非企业、健身团队和QQ体育群组织,其中街道社区体育协会是街道体育协会、社区体育协会、非盈利性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统称。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

利用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平台,查阅了与非盈利组织和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有关的文献资料121篇;查阅了体育事业统计年鉴及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各省市民政厅(局)和民间组织信息网、社会组织信息网、体育局门户网站公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或工作报告。

1.2.2问卷调查

项目组设计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对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随机选择了15个省(市)的41个城市作为调查地点,在每一选中的城市中随机选择两个街道(镇或社区居委会);在所选定的区域内随机选择4~6个组织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同时,借助QQ聊天平台,调查了61个QQ体育群组织。具体的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见表1。

1.2.3实证与规范分析

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实证分析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组织特征,综合运用组织社会学和非盈利组织的相关理论,探讨其本来的组织特征。

2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基本属性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是非盈利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盈利性、非政府性、体育志愿公益(互益)性3个基本特性。

2.1非盈利性

非盈利性是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区别于盈利性体育组织(企业)的根本属性,非盈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不以盈利为目的。盈利性体育组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宗旨是盈利,而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根本宗旨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第二,剩余收入不分配。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可以开展一些经营性的活动,特别是在有条件的城市社区,既可从政府部门或企业获得一些活动资金,也可开展一定形式的经营性业务。这样以来,就可能产生剩余收入,这部分剩余收入只能用于组织开展活动的费用和自身发展,而不能作为利润分配给成员。第三,资产性质不转变。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资产积累,因积累而形成的资产是一种公益(互益)性的资产,这些资产既不属于捐赠者,也不归组织所有,而是属于社会。

2.2非政府性

非政府性是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区别于政府体育组织的根本属性,非政府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既不隶属于政府行政机构,也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部分,而是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第二,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它们除遵守国家法律、政府的行政法规外,能够独立自开展业务活动和管理内部成员,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由组织决定。第三,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扎根于社区,没有等级森严的层级组织结构,也难于自上而下的行使权力,因此它们不能操纵政权力量,只能通过横向的网络联系与坚实的民众基础,依靠社区成员动员和获取社会资源,提供一定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

2.3体育志愿公益(互益)性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是利润机制,也不是权力,而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以体育为载体,在一定区域内志愿组织化的参与体育活动,因而具有显著的体育志愿公益(互益)性,这种志愿公益(互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成员加入组织的志愿性。第二,组织成员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度。组织成员有活动就聚在一起,无活动则散归四处,具体到个人,是否参加组织的活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加活动,则完全取决于自己。第三,组织服务的公益(互益)性。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活动范围主要限于社区,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的互益性特征十分明显,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3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特征的现实透视

组织特征是组织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及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一类组织区别另一类组织的核心特征。本研究从组织目标、成员构成、组织结构、组织管理、互动过程和组织边界等方面分析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现阶段的组织特征。

3.1组织目标:提供体育公益(互益)服务

组织目标是指组织努力争取达到和所希望的未来状态[4]。组织目标是一个体系,由总体战略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组成,其中战略目标是一个组织的宗旨,指明了组织的活动方向,比较抽象;长期目标是根据战略目标为组织的发展提出基本任务,较为稳定;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则是对基本任务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当前,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并不发达,还在政府的规制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之下,艰难地生存和发展。那么,它们有没有组织目标?如果有,组织目标是什么?从本次的调查情况看,79.2%的组织负责人认为本组织有明确具体的组织目标,20.8%的组织负责人认为本组织有基本的目标,但不明确具体。为了进一步地了解这些组织的组织目标,我们和部分组织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从他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看,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大都把“提供体育服务,满足组织成员或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 作为组织目标,健身团队多把“强身健体和丰富业余生活”作为组织目标,QQ体育群组织则更多倾向于“以体会友,提高技术水平”,体育民非企业所追求的是“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人们的健身娱乐需求”。由此不难看出,他们所说的组织目标指的是组织宗旨或长期目标,至于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的活动目标则没有体现出来。事实上,他们在组织的运作过程中,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稳定有序地开展活动,如何保证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尽管组织负责人在表述组织目标时有所差异,甚至不清晰,但将相关的情况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将其组织目标概括为:提供体育公益(互益)服务。

3.2组织成员:异质性与群体特征明显

本次调查从年龄、性别、职业、角色和技术水平(能力)等五个方面了解了组织的成员构成情况。从现有的组织成员构成情况来看,具有同年龄段人群相聚的群体性特征。由表2可知,街道社区体育协会的成员以在职的中年人为主, 60岁上的比例不到8%。健身团队中60岁以上的成员比例高达60.83%,说明健身团队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QQ体育群组织和体育民非企业则以中青年为主,其中50岁以下的成员比例均超过了90%。群体性特征的另一个表现是不同组织的男女性别之比具有明显的差异。虽然总体的统计结果是男性占43.25%,女性占56.75%,但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不同活动项目、不同类型的组织成员构成具有同性相聚的倾向,比如以健身操、秧歌等为活动内容的健身团队基本上是以女性成员为主,QQ体育群组织中的男性比例要明显多于女性,不过这一倾向在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民非企业中表现得并不明显。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没有单位、行业的限制,所以其成员构成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表现在组织成员的职业、角色、目的、技术水平(能力)、参与程度等多个方面。从本次的调查情况看,组织成员的职业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涵盖各行各业,他们加入组织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有的为了强身健体,还有的是为了以体会友等。在技术水平(能力)方面,有的成员在加入组织之前就进行了训练,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也有人根本不会,他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活动。在活动的互动过程中,组织成员逐渐分化为核心人物、骨干成员和普通成员等层次。此外,在参与程度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成员几乎参加组织的每次活动,但也有人只偶尔参加活动。

3.3组织结构:扁平化与多中心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通常从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四个方面来考察组织结构。从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工作内容看,主要包括开展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组织体育竞赛、指导技术训练、交流體育信息、体育宣传和体育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因而在实践中,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没有将这些工作单独地割裂开来,故没有进行职能分工。在层次结构方面,组织负责人均表示组织内部有职位分层,但不同类型组织的分层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民非企业的内部职位分层是指组织负责人、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参与者,健身团队的分层主要是针对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而言的,而QQ体育群组织则分为群主、管理员和成员。这些分层或源于组织设计、或产生于活动需要,或在活动实践中自然形成,但不管如何,他们没有等级森严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层次结构扁平化。在部门结构方面,除部分体育民非企业划分有场地服务部、市场开发部或运营部等部门外,其它的组织很少设置横向的部门。在职权结构方面,主要体现为内部分工和多中心,内部分工是针对管理者和骨干成员而言的,他们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基于任务的多少或活动规模的大小,并考虑个人的意愿和特长,相互商议分工,这种分工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逐渐形成一种定势而存在下来。多中心在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和QQ体育群组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常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实行会员制,辖区内的居委会、事业单位的体育团队、居民锻炼小组、社区健身团队等都可能成为其会员,这样在开展大型活动、组织间联系和对外比赛时,会以街道社区体育协会为中心开展活动,而平常的活动则更多地是以各会员单位为中心组织。QQ体育群组织的情况是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发起活动,并成为活动的组织者。综合观之,扁平化和多中心是其组织结构的突出特点。

3.4组织管理:柔性化管理与自发秩序相结合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使得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管理层面减少,而点、线增多,加之组织成员的异质性和松散结合,导致传统的刚性管理和等级管理失去效力,因而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多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在管理制度方面,33.42%的组织有成文的章程、规程或制度,45.32%的组织无成文的章程或规定,但有口头约定的规则,21.26%的组织依靠的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从实际中的运用情况看,除体育民非企业能够在管理中实施成文的章程、规程或制度外,其它的组织主要是用来登记注册或备案的,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口头约定或约定俗成的规则。

由于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主要以口头约定或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行管理,所以组织内部不存在正式的控制手段,其管理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三点:第一,以情管理。在访谈中,很多组织负责人都谈到,组织成员并不是自己的下属,更不是以此为职业者,所以他们在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感情和热情为主,实施以情管理。第二,以常规为主管理。所说的常规就是口头约定或约定俗成的规则,例如,组织成员相互约定时间、场地或活动规则后,参与者往往能按照约定参加活动并遵守基本的活动规范,并不需要强制性的权力加以约束。第三,通过自主管理,形成自发秩序。现在我们在广场、公园或其它晨晚练点总会看到一些健身团队排着整齐的队形进行练习,这种队形并不是靠组织者指挥生成的,而是活动者自动排列而成,这种秩序一旦建立起来,后加入者或是后来者都会自觉地遵守。这种自发秩序是成员共同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则而自发形成的结果。

3.5互动过程:开放性和排他性并存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活动内容丰富,互动频繁,我们选择准入机制、活动对象、活动透明度三个方面探讨其互动过程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准入机制是指社区成员加入组织和参加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的总和。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组织负责人均认为社区成员有加入和退出组织的自由,但这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的加入组织或参加组织的活动。通常,组织在形成或发展初期,没有准入机制的限制,但当达到一定的规模后,组织都会自主或不自主地设置门槛对加入或参加组织活动的人数进行调节。笔者在实际体验过程中,通过腾讯QQ聊天平台,先后向145个人数未达到上限的QQ体育群发出加入申请(群的级别不同,最高上限上数也不同,由系统设定),但最终有58个群拒绝了笔者的申请,拒绝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非同城不加,其二是没有高级会员或朋友推荐不加。后来,由于长时间没有在群里发言和参加群活动,又先后被26个群清理出来。随后的调查进一步证实,组织发展的时间越久,组织成员越多,新进该组织的门槛就越高。由此不难看出,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是具有排他性的。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开展活动的对象以组织成员或会员为主,也接纳组织外的群众,但接纳程度或多少则因组织类型、活动内容、活动规模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总体而言,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开展活动的对象最为广泛,除内部活动和特定的比赛外,其开展活动的对象几乎面向辖区内的所有居民。健身团队虽然也欢迎组织外的群众参加活动,但实际上无论是日常性的活动,还是竞赛,其活动对象基本上是团队成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活动信息只在内部传递,以及组织成员相对固定并彼此熟悉。QQ体育群组织的活动对象也基本上只限于组织成员,除信息内传的原因外,还因为其活动地点不太固定,开展活动之前通常需要联系或预订场地,这就意味着组织活动时已有了特定的对象,外界很難再加入进去。体育民非企业由于具有经营的性质,所以其理想的情况是活动对象越多越好,但在实际开展活动时,其服务对象则只是个人或团体会员和支付一定费用的人员。尽管这些组织在活动对象的范围上有所差异,但所有的活动都是公开透明的,都有吸纳新成员的愿望,只是由于活动条件的限制,才对活动对象有所限制。所以笔者认为,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在互动过程中是开放性与排他性并存。

3.6组织边界:模糊与多变相伴

组织边界是划分组织社会结构、限定组织活动的规则和界线[5]。本研究从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和组织参与者的活动空间等方面来考察组织的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和外部边界,其中垂直边界是组织的纵向层次结构界线。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包括三大体系和四个层次,即领导、协调、操作三大体系,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6]。很明显,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位于协调体系和操作体系的底层,垂直边界起于社区止于街道。表面上看,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垂直纵向边界十分清晰,但事实上,除部分街道社区协会能厘清街道与社区的层次关系外,更多的组织与上层组织之间很少有关联,甚至有不少的组织是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比如有的体育健身团队以企事业单位为依托,依赖其场地、水电等资源开展活动,与上层组织不发生任何的联系;QQ体育群组织则活动在不同类型的场地,他们与这些场地拥有单位或管理单位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而是合作与服务的关系。笔者据此认为考察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垂直边界,只能说明其活动的区域性,不能完整地划出一条清晰的纵向边界。

水平边界是指彼此独立的同层次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之间及因内部工作专门化而形成的组织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界线。从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间的水平分界情况看,目前呈现三大特点:其一,街道社区体育协会、街道单项体协和人群体协之间是胶合在一起的,人们很难将其区分开来;其二,不同的健身团队和QQ体育群组织之间因缺乏联系而各自为阵,彼此之间显得泾渭分明;其三,体育民非企业与其它组织之间的联系或紧密或若有若无,或固定或多变。从组织内部的分界情况看,除大部分体育民非企业内部有部门划分外,其它类型的组织只有职位分层和内部分工,所以其内部的分界线是模糊的。

外部分界线是指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隔墙。鉴于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类型的多样性和形成路径的差异性,需要从组织的社会关系和活动空间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其外部分界线。从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与外界的关系看,有的组织是在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和支持下形成的,有的是在企事业单位帮助下开展活动,有的与盈利性部门或其它社会组织相伴相随,尽管存在这些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对外界的场地等资源和环境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因而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很难从整体上判断他们与外部的分界线。从活动空间看,有的组织只限制在居民小区,有的组织则扩展到整个街道的范围,甚至在不同街道和城区之间活动,空间活动范围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其外部分界线多变。综上所述,当前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组织边界具有模糊性与多变性的特点。

4前瞻未来的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特征

4.1组织结构呈现网络化特征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体育社会团体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活动点为点,点线给合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7]。今后,随着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将成为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相互连通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8]。作为全民健身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组织结构必将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以网络化为结构特征的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具体特征表现为:第一,组织结构更加扁平。随着职业化、半职业化体育社工的出现,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的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职能结构将变得清晰,组织的管理层次减少;第二,组织管理趋向规范。要促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的有效运行,必然会建立和完善健身组织的行动规范,以用来明确健身组织的关系并规定彼此之间的活动,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要和其它组织之间进行互动,必将遵循共同认可的规章制度和稳定的规则,组织管理结构将因此走向规范化。第三,组织信息联络渠道变得畅通。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使得管理层次减少,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全民健身组织的网络化发展,使得组织间的分隔与断裂得到链接,通畅的信息联络通路形成。第四,组织成员在健身组织网络间穿梭参加活动并发挥作用。由于组织网络化的形成,组织成员能轻易的获得场地设施和开展活动等信息,一些成员将会根据个人的情况灵活地参加健身娱乐活动。

4.2人文特征突出相互协同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是以体育健身娱乐为载体的活动类组织,其中组织成员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网络化形成后,组织间的横向交流增多,人们在网络中的联系更加紧密,人际关系与相互协同的作用凸显。具体特征表现为:第一,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加大,人际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重要,所以,无论是组织,还是成员,都更加重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因此得于形成;第二,组织成员积极主动的融入人际关系网络,并建立自己的合作与交流圈,因此,组织成员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大大加强,信任、交流和合作等人文特征在网络化的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中更加突出。第三,相互协同的人文特征更趋明显。一方面,以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客观要求成员之间、不同的组织之间相互协同才能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网络化的组织运作模式将由有组织的自发秩序向并行的共同秩序转变,受其影响,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在人文特征上将突出相互协同。同时,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与社区建设和群众体育发展紧密相连,彼此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第四,组织在管理实践中,强调情感因素, 增进人与人交流,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努力建设和谐的组织氛围、重视组织文化构建等逐渐凸现出来。

4.3发展特征力求持续稳定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已成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织部分,其内部的目标与价值、组织结构、组织管理、运作技术和组织文化等也形成了复杂联系、交错组合的系统。前瞻其未来的发展特征,应当考虑那些具有可行性和成长性的要素[9]。影响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其中政策法规、场地设施、经费保障、人力资源和自我发展能力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促进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政策法规方面,政府将进一步地制

定、完善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组织因此能得到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场地设施和经费保障方面,一方面,我国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场地存量。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 1.03 平方米[10],盘活、用好既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能为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体育场地设施经费投入不断增长,新增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面积稳定增长,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组织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民生体育财政投入的力度加大和体育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总体经费来源增多。在人力资源方面,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用人机制的转变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制约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障碍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在自我发展能力方面,通过政府积极的指导调节、组织间的相互影响和组织的自我创新,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募集资源能力和自我运作能力不断增强。在上述要素的综合影响下,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将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2]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4.

[3]王曉,吕万刚,等.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6):12-15.

[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6.

[5]林凡刚.CNC公司基于战略的组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35.

[6]李晓青.组织边界的多重视角[J].长沙大学学报,2007(6):20.

[7]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45.

[8]曹守和.中国体育通史[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42.

[9]唐建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发展的条件及其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3.

[10]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53.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发展机制研究
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我国青少年球员培养模式的思考
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阜新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上海市社区体育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