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14-10-24 00:49黄海英郭少燕汤美玲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9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哮喘家属用药

黄海英,郭少燕,叶 珍,汤美玲(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9)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未成年人更是哮喘的高发人群。资料显示,上海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达4.52%[1]。哮喘急性发作时表现为胸闷、咳喘、气急等症状,有一定水平的致死率。虽然治疗后,哮喘症状可有所缓解,但极易在因环境因素和生活各种其他因素的诱导下再次发作,造成病情反复和经久不愈,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目前临床尚无根治哮喘的药物,于医院就诊时也仅能进行对症的紧急抢救处理,因此,患者出院后自行规范用药并做好其他预防措施,才能长期稳定地控制病情。笔者认为,临床治疗哮喘时,必须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积极作用,并且,护理干预应尽可能地向患者家庭延伸,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3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中国儿童哮喘协作组诊断标准的哮喘确诊患儿130例。根据就医日期将13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于单日就医者纳入干预组,于双日就医者纳入对照组,每组各65例。干预组患儿中,男43例、女22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4岁,平均年龄(9.3±3.2)岁,病程0.4~12.2年;对照组患儿中,男38例、女27例,最小11个月,最大14岁,平均年龄(10.2±2.8)岁,病程0.6~11.9年。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并在首次就诊时建立病历档案,详细记录患儿年龄、性别、家庭情况,以及病程、病情级别、既往就医经历等资料。(1)对照组护理方法:向对照组患儿家属发放普通的哮喘常识手册,吩咐患儿按医嘱用药。1年后进行第1次回访,了解患儿恢复情况。(2)干预组护理方法:向干预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知识教育:采用语言指导和发放文字资料的方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语言指导教育,即向患儿及家属宣讲哮喘的相关知识;指导患儿及家属如何监测病情,帮助其学会通过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以判断病情变化,并学会简单的自助应对方法。文字资料教育,即向患儿及家属发放哮喘疾病健康资料,内容包括哮喘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哮喘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哮喘吸入治疗的工具如何使用和清洁等。②规范用药指导:向患儿及家属讲明哮喘病情容易控制,但难以完全根治的愿意,让其了解吸入治疗在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预防反复发病等方面的有效作用;告知患儿家属必须长期坚持用药治疗的意义;通过示范操作的方式,指导患儿及家属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工具的方法,在护士指导下,由家长自己操作,年龄较大的患儿配合深呼吸,不能配合深呼吸的患儿使用贮雾罐,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进行反复练习,确保做到规范使用。对于吸入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应耐心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清楚此类不良反应是暂时的,而且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消除其顾虑;告知患儿及家属每次吸入治疗后,应马上清洁口腔(较小的幼儿可以适量饮水),从而减轻不良反应。向患儿及家属强调长时间、有规律进行吸入治疗的重要作用,嘱咐患儿及家属按规定用量和时间规范用药。③环境干预:嘱咐患儿家属保持患儿居住环境的温暖和阳光照射;家长应避免在屋内吸烟,避免患儿接触花粉、羽毛、棉絮等有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过敏原;禁止在室内外种植可能引起过敏的植物,也不可饲养宠物;家长应定期用含氯的消毒液对室内环境进行清洁灭菌;避免患儿进入人流密集、空气污浊的地方;督促患儿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接触不洁物品。④饮食干预:嘱咐家长为患儿提供清单饮食,除此之外,患儿应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蔬果,避免进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和饮料,尤其应避免服用具有过敏性的药物。⑤心理干预:向患儿及家属强调长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儿及家属建立坚持治疗的信心;采用讲座、录像等各种方式,让患儿及家属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哮喘病情的发展具有调控作用,家长的不良情绪会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可能诱发哮喘的发作;叮嘱家长要重视心理调适,注意在生活中创造有利于患儿疾病恢复的积极的心理氛围;教给患儿及家属睡前按摩、想象放松等简单的减压方法,让患儿学会如何转移和放松心情,缓解因疾病导致的焦虑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教育家长在患儿治疗疾病的同时,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对孩子过分地保护,应尽可能地像对待身体健康的儿童一样,教育孩子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⑥行为干预:帮助患儿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并注意养成对防病有利的生活习惯,比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少外出、湿冷天气注意保暖等,并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将以上各项措施编制成手册,并附上规范的表格,叮嘱患儿或家属按执行情况自行登记。每周随访患儿1次,耐心、全面地核实患儿用药情况,检查患儿实施吸入治疗的方法是否正确,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生活中各项预防措施是否充分,是否出现疾病的再次发作及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等。针对随访中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实施每周随访的同时,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提醒患儿按时用药和复查;指定专门负责联系患儿及家属的护士,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在疾病治疗方面存在的各种疑虑。

1.2.2 疗效评价 两组患儿均在初次治疗1年之后调查下列各项指标。(1)病情变化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EF以及1年内的就医情况。(2)生活质量指标:采用儿科生活质量问卷(PAQLQ问卷)评价患儿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包括情感、活动、症状3个因素。(3)主观幸福感指标:采用Huebner和Rich[2]编制的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7个项目),以及陈文锋和张建新[3]修订的积极/消极情绪量表(14个项目)对患儿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儿病情比较 干预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EV1、PEF的改善情况均超过对照组患儿,疾病复发次数亦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2.2 患儿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 干预组患儿生命质量的各个维度都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生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更多体验到积极情绪,更少出现消极情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表示无数据。

组别 n肺功能指标FEV1(%) PEF(L/s)复发情况发作次数(次) 急诊次数(次) 住院次数(次).2对照组 65 71.2±14.8 7.12±1.64 3.1±1.5 3.1±1.7 0.7±0.4 P-<0.05 <0.05 <0.05 <0.05 <干预组 65 81.4±15.3 8.65±1.79 1.8±0.7 1.9±0.8 0.2±0 0.05

表2 患儿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分±s)

表2 患儿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分±s)

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组别 n 54±0.35 2.08±0.50对照组 65 32.2±11.7 12.2±10.4 30.9±14.7 2.91±0.86 3.12±0.32 2.92±0.34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干预组 65 36.3±13.6 18.1±8.3 36.1±13.2 3.42±0.59 3.情感功能 活动 症状

3 讨 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疗程很长,且难以根治。有研究发现,哮喘病因复杂,诱发因素很多,体内存在易感基因、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均与哮喘发病有关[4-5]。同时,环境条件也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例如因接触变应原(过敏原)而诱发哮喘占哮喘总发病例数的20.31%[6]。近年来,诱发哮喘的精神因素也逐渐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7]。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对其体内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等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哮喘的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间接作用[8]。因此,可以认为:哮喘的发病同时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始基作用”的生物因素,包括各种原发性疾病、感染、过敏等,二是“扳机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事件等,三是“推波助澜”的社会因素,包括患者的人格特征、情绪及心理状况等。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参与了哮喘发病机制,使其发病机制具有较为复杂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预防诱发疾病的各种因素,逐渐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防止因长期患病造成的社会、心理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治疗哮喘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家属是维护患者健康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让患者家属获得足够的医护信息指导,使其能够充分重视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性护理措施,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研究显示,对哮喘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9]。对于处于疾病康复阶段的患儿,更应加强关于疾病的知识宣教,让患儿及家长能够了解哮喘的发病原因、诱发机制和治疗进程,以消除因患病导致的焦虑情绪,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为患儿创造适宜疾病康复的环境,促进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有助于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复发。对于处于疾病急性发作阶段的患儿,应耐心向患儿及其家长解释各种治疗手段的必要性及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消除患儿及其家长的各种顾虑,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其次,哮喘的复发大多与患者体质和接触过敏源有关。维持儿童的营养均衡性可减少哮喘患儿的复发次数[10]。加强患者的生活管理,使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增强其体质、使其远离过敏源,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复发。

再次,哮喘已被证实是一种心身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哮喘发病有重要影响。消极情绪可以诱发哮喘,加重患者的病情,而积极的情绪能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健康。哮喘患儿由于易反复发病,且发病往往使其存在不良的心理诱导因素,更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11]。哮喘患儿易出现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又可诱发疾病,形成了对患儿康复极为不利的恶性循环。同时,患儿家长因需长时间护理患儿、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也易出现不良情绪。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亲密程度和面对问题时的应对能力作为患儿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生活事件,也直接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

最后,对哮喘的治疗必须长时间地规范性用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呼吸道疾病最佳的给药方法是吸入用药。吸入用药能够保证药物的局部组织高浓度,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因此起效快、治疗效果好。同时,局部给药的剂量相对较小,有利于减轻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程度。然而,由于儿科患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经常出现无法遵医嘱用药的情况,因此降低了治疗的效果。导致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包括:(1)患儿用药后病情没有马上好转,家长认为治疗效果不好,因此不再坚持用药;(2)治疗时间长,患儿不肯配合;(3)担心长时间使用激素类药物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4)患儿或其家长忽略了长期用药的重要性,在病情得到控制时主动停止用药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哮喘患儿的用药指导,督促其坚持规范治疗。

针对哮喘病因的复杂性和病程的长期性,国外研究者认为除应用药物治疗以外的补偿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心身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在儿童哮喘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意义[12]。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认知、心理和行为多项干预,结果证实该方法对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建华.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41-243.

[2] Huebner ES,Rich G.An introduction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 Scale[J].Social Indicat Res,2002,60(1):115-122.

[3] 陈文锋,张建新.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3-765.

[4] Himes BE,Hunninghake GM,Baurley JW,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PDE4Das an asthmasusceptibility gene[J].Am J Hum Genet,2009,84(5):581-593.

[5] 上官文姬,沈惠风.支气管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5):602-605.

[6] 谷云美,许会玲,王红梅.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身心因素调查[J].哈尔滨医药,2010,30(5):8.

[7] Van Lieshout RJ,Bienenstock J,MacQueen GM.A review of candidate pathways underly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sthma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Psychosom Med,2009,71(2):187-195.

[8] 厉蓓,董竞成,段晓虹.中西医治疗社交应激对支气管哮喘不利影响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0):1431-1435.

[9] 莫仁娟.家属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应用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13,41(3):397-399.

[10]安淑华,王艳艳,宋庆,等.儿童哮喘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5):455-458.

[11]张艺,静进,孙丽红.哮喘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6):508-511.

[12]Burgess J,Ekanayake B,Lowe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reathing retraining in asthma management[J].Expert Rev Respir Med,2011,5(6):789-807.

猜你喜欢
哮喘家属用药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