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2014-10-31 16:46刘显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网络通讯家校师生

刘显艳

如何实现虚拟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环境来提升小学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加强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目的,探索了利用网络环境来做好小学班级管理的办法。

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电话交谈、书信往来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涵盖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QQ、电子邮件、微信、微博、IP电话等。鉴于网络交往不同于传统交往的特点,秉承教育也是一种交往的理念,不少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家校沟通、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的小学班级管理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是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教育工作的准绳。目前,在一些小学,特别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小学,由于以下方面的因素,导致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匮乏。

(1)家长方面的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经济压力大,不少家长忙农活、忙工作、忙生意,精疲力竭的家长们,可能只有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来管教孩子,这造成部分孩子的接送和家校之间的互动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劳,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能则由保姆代劳。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由于体力、年龄、隔代亲情等因素,对孩子的关怀主要集中在营养、健康和出行安全等方面,和孩子关于校园生活的交流少,和老师关于孩子学习和在校表现的沟通少。而保姆通常只负责照管孩子的日常起居和人身安全,鲜有时间、精力和孩子进行教育、思想交流。

长此以往,随着学生的成长,部分学生可能会与父母、师长疏远,并表现出以下特点:对他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羞于交往,怯于交往;对别人抱有戒备心态的同时,又渴望别人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2)教师方面的因素

日常教学中,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可能欠佳,存在单向性和简单化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沟通过程中,谈话简单迅速,仅着眼于向学生传递自身所要表达的信息、情感和思想,强调说服学生并让学生服从自己,不合理的重视学生的反应和态度,不积极的聆听学生的倾诉。即使给予学生肯定,也多泛泛而谈。长此以往,学生在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时,会产生紧张、畏惧、犹豫、不主动、不积极的心态,导致师生沟通困难。另外,与学生面对面开展交流的方式,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比如性格内向等),不一定适合每位学生。

通过网络通讯传递信息,克服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为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下面,列举两种常用的利用网络通讯促进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建立QQ群开展互动

建立两个QQ群,一个是学生群,另一个是家长群。

建立学生群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及时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谈心,浏览他们的网上留言,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掌握学生的近期动态;二是方便学生之间讨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分享相互的知识、资源、欢乐和喜悦;三是利用照片墙、公告等功能,发布班级活动的照片、课前和课后思维拓展题,便于营造温馨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帮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建立该群,能缩小师生之间的代沟,拉近生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学生心态比较放松、约束感减轻,有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建立家长群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积极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二是利用群聊功能定期召开“网络家长会”,方便那些异地工作或事务繁忙的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三是和家长交流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理念。建立该群,能加强家校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有效地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的力量。

在利用QQ群开展互动时,应注意交流的定时性并控制每次群聊的时间,要防止孩子们对此过于痴迷。

(2)通过电子邮件开展互动

通过电子邮件开展互动,主要适用于QQ群不便进行沟通的情况。因管理的需要,QQ群通常需要实名认证。一些学生,特别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鉴于实名制,可能还不能克服和老师交流时的紧张情绪,还无法完整的表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为此,可公布老师的电子邮箱,鼓励学生采用匿名的形式给老师写信,大胆的说出平时想说但又不敢说的话。

几年的实践表明,传统方式和网络通讯相结合,能更为有效地搭建起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的“心桥”。

【作者单位:梁平县西苑小学 重庆】

猜你喜欢
网络通讯家校师生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