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更有价值

2014-10-31 16:56孙润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画图文稿布置

孙润生

课程改革进入学校教育中已有一段时间,但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知识上,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在教学目标上的制定上,大部分只点明本节课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而其他方面则用空洞的词汇点一下。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先用个抽象问题将学生问住;接着详细演示,让学生按步骤跟着练习,使学生不出差错,按时交上实践作业。现实中的信息技术课与想象中的信息技术课差了“十万八千里”。

那么,信息课如何改变“知识本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独特的育人价值?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产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

一、信息技术生活化

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生活化”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发现信息技术,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生活。

1、从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

如教学《下载信息》一课时,我启发同学回忆,上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老师让学生搜集黄河的资料,同学们用了好多方法,如看杂志、买书、请教父母等,但搜集到信息并不多。我接着介绍因特网包罗万象,具有海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将会有哪些收获?学生们顿时跃跃欲试,运用关键词搜索,下载图片和文字,保存网页等多种操作都学得兴趣盎然。

2、借助生活经验学习信息技术。

信息学习中会遇到一些抽象的名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认识起来很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概念通俗易懂。小学教材第19课《保存文件》中的“文件夹和文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硬盘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文件夹,文件夹中还有下一级文件夹”,这些学生很难理解。我打了一个比方:全校学生都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你的爸爸来找你,很不容易找到。如果你在班中上课,你爸爸根据你几年级、几班、第几小组很快找到就能找到你。硬盘容易很大,存放了很多文件功能不一样的文件,也需要一组一组分开保存。

3、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

信息技术在学生生活中已经有很多应用,如家庭娱乐时在电脑上播放VCD、播放音乐;学生作文评选,需要送交电子文稿;学校组织的教室布置、橱窗布置、板报制作中要用到美术字或电脑画作品。所以信息技术的练习要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学生在联系实际的任务驱动下,更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更有攻克技术难关的毅力。如学习插入艺术字后,布置练习“选择教室布置的一个栏目,设计标题,插入艺术字”,练习后,让学生讨论字的大小、颜色、样式和艺术效果,交流艺术感觉和操作的高招。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信息课堂充满活力。

二、学习活动儿童化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以学生为本”告诉我们必须更多的关注儿童,依据儿童的特点,注重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安排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喜爱多彩的动画、动听的音乐、尤其是小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操作难度系数要小,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如打字练习,可以借用网上的Flash动画,或“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地鼠”、“吃苹果”游戏开始教学。比较用两个手指与十个手指分工打字的利弊,明确指法的重要。

儿童活泼喜动,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因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如在维持打字的积极性时,可采用练习与竞赛相结合,分阶段开展打字竞赛,或者玩“金山打字通”中的“警察抓小偷”游戏,激励其不断提高打字水平。

三、小课题和长作业

我们的信息技术一课一练或一课多练,学生模仿练习,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令老师苦恼的就是学生面对新问题手足无措,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差。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小课题研究”和尝试完成“长作业”,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电子作品。

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布置,向课外延伸,要求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完成,即完成长作业。画图软件、电子演示文稿等教学单元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可布置综合性应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制作有明确主题的电子作品。“文字处理”单元可用 “我眼中的网络世界”、“三十年后的今天”题目完成习作,输入文字,编辑排版,排印文稿或上交电子文稿。 “电子文稿”单元可结合语文学科、数学学科图形课、科学学科、社会学科等设置主题,从网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完成电子演示文稿。

“小课题和长作业”的实施,教师不能一放到底,应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序展开。一般过程为:1、让学生知晓主题,搜集相关信息,确定自己的专题。2、小组合作交流创作技巧。3、个人独立创作电子作品。4、师生评析作品。5、学生修改作品,上交作品。教师可用展览作品、奖励学具等方式激励学生

如画图软件的学习单元可设置三至四节综合应用课。例如,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创作画图作品。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校园,课中分小组讨论交流:“在画图软件中画哪些景物比较好?画这些景物要用哪些画图工具?这些景物怎样组合在一起?”然后各自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过程中可请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第二节课,继续对作品进行加工修饰,上交作品到教师机。老师组织学生赏析作品,从中选出几幅优秀作品,分析其精彩之处;也可以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学生再一次修改作品,上交作品。

要让信息技术学习更有价值,教师就应更多的关注学生,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不能仅停留在练习的层面上、满足于基本技能的掌握,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适时适地,学以致用,加强“小课题和长作业”,提高学生学科整合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临河里小学 河北】

猜你喜欢
画图文稿布置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