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都能产生弹力

2014-10-31 17:00李学书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压簧拉簧弹簧片

李学书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象一点说,力就是“推”和“拉”的作用。力的概念最初是从人体用劲使肌肉紧张的感觉中抽象出来的。其实,不但人能够对物体用力,物体对物体也能施加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运动或静止,变快或变慢;力也能使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如伸长或缩短,弯曲或变直等形变。

一、 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把橡皮筋的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前车架上。将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橡皮筋就会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

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在后车轴上,向后缠绕。这样橡皮筋才能使小车向前行驶。

二、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1、实验时注意观察。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大小不一样。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不一样。

2、按要求实验。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3、小结: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试一试,怎样使小车行驶的距离更长?在能缠绕橡皮筋的基础上,缠绕更多的圈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到底是什么力让小车行驶得这么远?

三、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是一种什么力呢?

1、两手握住“拉簧”用力向两边拉,“拉簧”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长的、细的。慢慢减小拉力,会看到“拉簧”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短的、粗的。

2、两手握住“橡皮筋”用力向两边拉,“橡皮筋”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长的、细的。慢慢减小拉力,会看到“橡皮筋”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短的、粗的。

3、把“压簧”放在桌面上,用手掌向下压,会看到“压簧”的高度、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矮的、粗的。慢慢减小压力,会看到“压簧”的高度、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高的、细的。

4、左手把“锯条”的一端按在桌上,右手把“锯条”的另一端向下压,“锯条”的形状有变化。右手慢慢减小压力,会看到“锯条”的形状也有变化。

5、用手握“弹簧片”,“弹簧片”的形状会变化;慢慢减小握力,“弹簧片”的形状也会变化。

6、把注射器的活塞拉出,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出口,先用手指把活塞往下压,然后逐渐减小手指的压力,反复几次,会看到活塞逐渐向上移动,直至空气的力消失。

7、以上六种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物体受到外力后,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8、当你拉弹簧、拉橡皮筋、按压簧、弯锯条、握弹簧片、压注射器的活塞时,手有什么感觉?

手能感受到有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

9、小结:拉簧、橡皮筋、压簧、锯条、弹簧片、空气(注射器里被压缩的空气)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10、我们说:拉簧、橡皮筋、压簧、锯条、弹簧片、空气都能产生弹力。

四、物体都能产生弹力

1、先看看手心、手掌的形状,然后用力鼓掌,再看看手心、手掌的形状,手心、手掌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手心、手掌能产生弹力。

2、看看脚下的地面,然后用力跺脚,再看看地面、鞋底的形状,地面、鞋底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地面、鞋底能产生弹力。

3、再试试其它物体能否产生弹力。我们试过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就连空气、水都能产生弹力。

4、总结:物体都能产生弹力。

五、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例如:服装上的松紧带、鞋帽上的松紧带、手套上的松紧带、票夹上的弹簧、弓箭上的弓和弦、皮球里的空气、减震器里的金属、弹簧床、测力计、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等等,都利用了物体产生的弹力。

六、我们人体上也有多处利用了弹力

例如: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能把血液收回到心脏,又能把血液送出心脏,是利用了心脏产生的弹力。当肱二头肌收缩时,我们作屈臂运动;当肱二头肌舒张时,我们作伸臂运动。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正好相反,当肱三头肌收缩时,我们作伸臂运动;当肱三头肌舒张时,我们作屈臂运动。三角肌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它产生的弹力更强。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头肌,后面有股二头肌,内侧有缝匠肌、内收大肌等。要使大腿强壮,首先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是由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股四头肌的功能是使小腿伸和屈,大腿伸和屈,伸膝屈髋,并维持人体直立姿势。人类是用这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也就是利用肌肉产生的弹力行走和奔跑的。

七、假如世界万物都不能产生弹力

弹力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没有弹力,那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了。

你到大街上一看,啊,大街上安静极了。只看见运动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跑着跑着不知哪去了,谁也找不到他们。每个人都像“土行孙”似的,遁到地里,但永远也不能回到地面生活了。

小羊、老牛、大马低头吃着草喝着水,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再也不能吃草喝水了。

小鸟、小燕子、蜻蜓、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突然翅膀不动了,他们都掉在地上,钻进地里。

小鱼、青蛙正在水里游泳、嘻戏,小鱼的鱼鳍不动了,青蛙的四肢停止了,一下沉到水底,钻到泥土中,再也找不到了。

田野的小花、庄稼在微风中晃来晃去,高山上的大树、小草轻轻摇摆,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多么逍遥自在。可是弹力突然没了,一个个都趴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

世界失去了控制,世界没有办法控制了!

唉,有弹力存在的世界真好!

八、现在,我们可以说,物体都能产生产生弹力

【作者单位: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象一点说,力就是“推”和“拉”的作用。力的概念最初是从人体用劲使肌肉紧张的感觉中抽象出来的。其实,不但人能够对物体用力,物体对物体也能施加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运动或静止,变快或变慢;力也能使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如伸长或缩短,弯曲或变直等形变。

一、 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把橡皮筋的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前车架上。将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橡皮筋就会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

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在后车轴上,向后缠绕。这样橡皮筋才能使小车向前行驶。

二、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1、实验时注意观察。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大小不一样。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不一样。

2、按要求实验。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3、小结: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试一试,怎样使小车行驶的距离更长?在能缠绕橡皮筋的基础上,缠绕更多的圈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到底是什么力让小车行驶得这么远?

三、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是一种什么力呢?

1、两手握住“拉簧”用力向两边拉,“拉簧”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长的、细的。慢慢减小拉力,会看到“拉簧”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短的、粗的。

2、两手握住“橡皮筋”用力向两边拉,“橡皮筋”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长的、细的。慢慢减小拉力,会看到“橡皮筋”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短的、粗的。

3、把“压簧”放在桌面上,用手掌向下压,会看到“压簧”的高度、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矮的、粗的。慢慢减小压力,会看到“压簧”的高度、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高的、细的。

4、左手把“锯条”的一端按在桌上,右手把“锯条”的另一端向下压,“锯条”的形状有变化。右手慢慢减小压力,会看到“锯条”的形状也有变化。

5、用手握“弹簧片”,“弹簧片”的形状会变化;慢慢减小握力,“弹簧片”的形状也会变化。

6、把注射器的活塞拉出,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出口,先用手指把活塞往下压,然后逐渐减小手指的压力,反复几次,会看到活塞逐渐向上移动,直至空气的力消失。

7、以上六种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物体受到外力后,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8、当你拉弹簧、拉橡皮筋、按压簧、弯锯条、握弹簧片、压注射器的活塞时,手有什么感觉?

手能感受到有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

9、小结:拉簧、橡皮筋、压簧、锯条、弹簧片、空气(注射器里被压缩的空气)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10、我们说:拉簧、橡皮筋、压簧、锯条、弹簧片、空气都能产生弹力。

四、物体都能产生弹力

1、先看看手心、手掌的形状,然后用力鼓掌,再看看手心、手掌的形状,手心、手掌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手心、手掌能产生弹力。

2、看看脚下的地面,然后用力跺脚,再看看地面、鞋底的形状,地面、鞋底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地面、鞋底能产生弹力。

3、再试试其它物体能否产生弹力。我们试过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就连空气、水都能产生弹力。

4、总结:物体都能产生弹力。

五、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例如:服装上的松紧带、鞋帽上的松紧带、手套上的松紧带、票夹上的弹簧、弓箭上的弓和弦、皮球里的空气、减震器里的金属、弹簧床、测力计、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等等,都利用了物体产生的弹力。

六、我们人体上也有多处利用了弹力

例如: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能把血液收回到心脏,又能把血液送出心脏,是利用了心脏产生的弹力。当肱二头肌收缩时,我们作屈臂运动;当肱二头肌舒张时,我们作伸臂运动。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正好相反,当肱三头肌收缩时,我们作伸臂运动;当肱三头肌舒张时,我们作屈臂运动。三角肌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它产生的弹力更强。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头肌,后面有股二头肌,内侧有缝匠肌、内收大肌等。要使大腿强壮,首先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是由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股四头肌的功能是使小腿伸和屈,大腿伸和屈,伸膝屈髋,并维持人体直立姿势。人类是用这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也就是利用肌肉产生的弹力行走和奔跑的。

七、假如世界万物都不能产生弹力

弹力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没有弹力,那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了。

你到大街上一看,啊,大街上安静极了。只看见运动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跑着跑着不知哪去了,谁也找不到他们。每个人都像“土行孙”似的,遁到地里,但永远也不能回到地面生活了。

小羊、老牛、大马低头吃着草喝着水,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再也不能吃草喝水了。

小鸟、小燕子、蜻蜓、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突然翅膀不动了,他们都掉在地上,钻进地里。

小鱼、青蛙正在水里游泳、嘻戏,小鱼的鱼鳍不动了,青蛙的四肢停止了,一下沉到水底,钻到泥土中,再也找不到了。

田野的小花、庄稼在微风中晃来晃去,高山上的大树、小草轻轻摇摆,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多么逍遥自在。可是弹力突然没了,一个个都趴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

世界失去了控制,世界没有办法控制了!

唉,有弹力存在的世界真好!

八、现在,我们可以说,物体都能产生产生弹力

【作者单位: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象一点说,力就是“推”和“拉”的作用。力的概念最初是从人体用劲使肌肉紧张的感觉中抽象出来的。其实,不但人能够对物体用力,物体对物体也能施加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运动或静止,变快或变慢;力也能使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如伸长或缩短,弯曲或变直等形变。

一、 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把橡皮筋的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前车架上。将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橡皮筋就会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

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在后车轴上,向后缠绕。这样橡皮筋才能使小车向前行驶。

二、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1、实验时注意观察。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大小不一样。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不一样。

2、按要求实验。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3、小结: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试一试,怎样使小车行驶的距离更长?在能缠绕橡皮筋的基础上,缠绕更多的圈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到底是什么力让小车行驶得这么远?

三、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是一种什么力呢?

1、两手握住“拉簧”用力向两边拉,“拉簧”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长的、细的。慢慢减小拉力,会看到“拉簧”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短的、粗的。

2、两手握住“橡皮筋”用力向两边拉,“橡皮筋”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长的、细的。慢慢减小拉力,会看到“橡皮筋”的长短、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短的、粗的。

3、把“压簧”放在桌面上,用手掌向下压,会看到“压簧”的高度、粗细有变化,会变成矮的、粗的。慢慢减小压力,会看到“压簧”的高度、粗细有变化,会变成高的、细的。

4、左手把“锯条”的一端按在桌上,右手把“锯条”的另一端向下压,“锯条”的形状有变化。右手慢慢减小压力,会看到“锯条”的形状也有变化。

5、用手握“弹簧片”,“弹簧片”的形状会变化;慢慢减小握力,“弹簧片”的形状也会变化。

6、把注射器的活塞拉出,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出口,先用手指把活塞往下压,然后逐渐减小手指的压力,反复几次,会看到活塞逐渐向上移动,直至空气的力消失。

7、以上六种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物体受到外力后,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8、当你拉弹簧、拉橡皮筋、按压簧、弯锯条、握弹簧片、压注射器的活塞时,手有什么感觉?

手能感受到有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

9、小结:拉簧、橡皮筋、压簧、锯条、弹簧片、空气(注射器里被压缩的空气)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10、我们说:拉簧、橡皮筋、压簧、锯条、弹簧片、空气都能产生弹力。

四、物体都能产生弹力

1、先看看手心、手掌的形状,然后用力鼓掌,再看看手心、手掌的形状,手心、手掌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手心、手掌能产生弹力。

2、看看脚下的地面,然后用力跺脚,再看看地面、鞋底的形状,地面、鞋底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地面、鞋底能产生弹力。

3、再试试其它物体能否产生弹力。我们试过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就连空气、水都能产生弹力。

4、总结:物体都能产生弹力。

五、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例如:服装上的松紧带、鞋帽上的松紧带、手套上的松紧带、票夹上的弹簧、弓箭上的弓和弦、皮球里的空气、减震器里的金属、弹簧床、测力计、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等等,都利用了物体产生的弹力。

六、我们人体上也有多处利用了弹力

例如: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能把血液收回到心脏,又能把血液送出心脏,是利用了心脏产生的弹力。当肱二头肌收缩时,我们作屈臂运动;当肱二头肌舒张时,我们作伸臂运动。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正好相反,当肱三头肌收缩时,我们作伸臂运动;当肱三头肌舒张时,我们作屈臂运动。三角肌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它产生的弹力更强。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头肌,后面有股二头肌,内侧有缝匠肌、内收大肌等。要使大腿强壮,首先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是由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股四头肌的功能是使小腿伸和屈,大腿伸和屈,伸膝屈髋,并维持人体直立姿势。人类是用这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也就是利用肌肉产生的弹力行走和奔跑的。

七、假如世界万物都不能产生弹力

弹力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没有弹力,那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了。

你到大街上一看,啊,大街上安静极了。只看见运动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跑着跑着不知哪去了,谁也找不到他们。每个人都像“土行孙”似的,遁到地里,但永远也不能回到地面生活了。

小羊、老牛、大马低头吃着草喝着水,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再也不能吃草喝水了。

小鸟、小燕子、蜻蜓、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突然翅膀不动了,他们都掉在地上,钻进地里。

小鱼、青蛙正在水里游泳、嘻戏,小鱼的鱼鳍不动了,青蛙的四肢停止了,一下沉到水底,钻到泥土中,再也找不到了。

田野的小花、庄稼在微风中晃来晃去,高山上的大树、小草轻轻摇摆,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多么逍遥自在。可是弹力突然没了,一个个都趴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

世界失去了控制,世界没有办法控制了!

唉,有弹力存在的世界真好!

八、现在,我们可以说,物体都能产生产生弹力

【作者单位: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猜你喜欢
压簧拉簧弹簧片
折棚风挡拉簧断裂原因分析及改进
电镀微小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抗力的控制
插秧机拉簧的断裂原因
烟机机组电动机本体转子滑环故障分析
65Mn钢弹簧片断裂故障分析及制造中的问题
滑移门止动弹簧片强度计算与疲劳寿命预测
双向偏转平台消隙齿轮拉簧的优化设计
压缩机下壳体内压簧支架自动凸焊机设计
机车柴油机弹性联轴节弹簧片断裂原因分析
基于FEA的手柄拉簧失效分析与流程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