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合特征 符合环境 展示个性 凸显形象 拨动情感

2014-10-31 23:27张华锋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内心情感语言

张华锋

“言为心声”,用人物自身语言塑造人物自身形象,要比诸如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其它描写方式更有深度、力度,比利用第三者眼光叙述更直接、更真实。人物自身的语言得体、合适,能够彰显人物个性特点,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能够丰实人物复杂多变的形象。怎样让人物语言成为形象塑造的利器呢,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特征

人物自身的语言具有普通性,也具有其独特性,所以所叙写的人物语言要符合其性格特点。孙悟空与猪八戒作为人猴、人猪的特殊结合体,具有人与动物的特性,一个精明,一个懒惰;而作为取经大哥唐三奘,却有着秉承佛教的固执与坚定。这些迵异的性格,决定了其语言也有较大的差异。

年龄不同,其语言也随之改变。年龄相同,身份地位不同,其家庭修养也不一样,语言也各异。刘姥姥与贾母同为老太太,一个粗俗质朴,一个大度慈祥,这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情节中有较好的体现。

林冲、鲁达是《水浒传》中着笔较多的人物。但林冲一直是隐忍退缩,为高衙内夺妻陷罪,在野猪林劝鲁达饶了两个解差,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返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位置,最终被烧了火料场,无奈杀了陆虞侯,风雪中被逼上梁山。鲁达只一个提辖,是一个下层军官,不像林冲一样的地位家室,做事说话就率直刚烈,因而路见不平“该出手时就出手”,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行伍习惯不同,人物性格迵异,作为其表现形式的人物语言自然大相径庭。

二、人物语言应符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特殊的语言环境,人物会有特殊的语言表达。范进在看到堂中自己中举的捷报后,大叫一声“噫,好,我中了”,短短五个字,却能反映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一个“噫”字,是初见捷报的兴奋,是多年苦日子将过去的感喟,是从此登上封建欺压阶层的狂喜。一个“好”,是这位年过半百迂腐老秀才内心的真实写照,既然追逐大半辈子的功名利禄一旦到手,从此就可由贫贱的读书人摇身为可以在这些读书人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了,言不由衷,自然是“我中了”这源于心底的呼喊。

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往往表现为疾风暴雨式的。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在课结束时,“我的朋友们啊,我……我……”这深沉呜咽的语言,饱含着作者对国之沦丧的无尽痛楚,一下子在文章样高潮处,把一个爱国者的形象烘托得异常高大。再如中年闰土,与昔日的迅哥儿再见时,自然是无限感慨。“老爷……”这句话,一方面是童年的伙伴,另一方面是封建等级上的老爷,这种矛盾交织的结果就成了闰土这个人物此时本性与奴性的统一,反映出封建制度对闰土的毒害已使其到了麻木的地步。

三、人物语言应展示人物多样化的个性

反映人物个性,人物才能丰实、鲜活,这就要求人物语言必须鲜明,必须多层次表达,不失于平淡肤浅。《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的语言就极富个性,既有对敌人的刁辣精明,又有对自己“靖哥哥”的坚贞不渝的爱。其它如黄药师的“邪”,欧阳锋的“毒”,周伯通的“顽”,其语言表达上都具特色,这部小说因而也成为各层次读者喜爱的武侠小说。

鲁迅先生在塑造孔乙已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不多的语言,却像一个立体的框架,多角度、多梭角地表现人物性格。“你怎么这样”“窍书读书人的事”“多乎哉,不多也”以及“跌断”等这些我们熟悉的语言,直把人物内心坦露在我们面前,一个迂腐、穷酸、自欺、被封建制度压变形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四、人物语言应凸现人物自身形象

凸现的方法可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背景氛围中。朱自清把与父亲分别放在祖母去世、父亲离职这样道祸不单行的家庭环境中。正是有了这种感伤的“旋律”,父亲那关爱叮咛嘱咐的一幕尤为真挚感人,从而很好地映衬父亲感人的“背影”。

人物语言既可泼墨,又要惜字如金,贵精不在多。鲁迅先生在《理水》一文中,对“文化山” 所谓学者们无聊的语言写了很多,而对“黑汉子” 禹的语言仅几句。这样对比中优劣毕现,爱憎分明,从而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的针讽与对理想的褒扬。

凸现人物性格应在变化中把握语言。《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语言随狗主人是谁而变化,胡屠户因范进中举而由横披衣服腆着肚子“做大”的丈人最终变成扯女婿后襟几十回的“小丑”,菲利普夫妇见到老水手于勒由“好心的”“有办法”的于勒改而骂“这个贼”“这小子”,这些都是通过人物语言的变化反映人物的。凸现人物语言还可采用梦幻的方法,如阿Q在土谷祠梦见革命党一章即如此。

五、人物语言应能拨动读者的内心情感

这样的语言首先要有共同的情感基础。地震中有一位死去的母亲,旁边放着完好的孩子,手机上写着这样的语句:“孩子,如果你活着,你要知道妈妈爱你!”生离死别中那母亲对孩子伟大的爱,怎能不感动普天下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心呢?

地震中有人以母亲告慰孩子口吻而做过一首小诗:“孩子/黑夜碰了头”。灾难,让我们的孩子失去幼小的生命,让我们撕裂的心扉痛不欲生,这些语言,是源于内心悲痛与真情的倾诉。真情、真实的语言,才能打动和感撼读者。

人物的语言还应合适,才能拨动读者的情弦,才能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在抗震英模报告会上,广东刁冬梅护士演讲中讲到李医生对一地震中不愿锯腿的妇女说“妹子,有了腿……”这几句话好在除了感人的真实外,还在于讲话者说得合适、得体。

拨动读者情感可以坦露直白,直抒胸臆;也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深沉含蓄。《红楼梦》“宝玉,你好……”一句中“好”什么呢?因其含蓄,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很值得读者深思与揣摩玩味。

【作者单位:襄阳市枣阳熊集中心小学 湖北】

猜你喜欢
内心情感语言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