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绘出“缤纷”课堂

2014-10-31 13:09许洁纯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华山图画识字

许洁纯

宋代的苏东坡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诗画相容的意境令人神往,同时也说明了画与文字可以相互渗透,并相得益彰。现代教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直观事物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绘画,它可以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以画为桥梁轻松跨越,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倾听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感悟课文语言的精练。

一、以画激趣,营造多彩的情境

苏霍姆斯基说“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而持久的兴趣。”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兴趣,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趣”激情,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在我们的语文书中有很多课文,特别是一些诗歌,语言比较晦涩,如果能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美丽的图画,表现丰富多彩的世界,做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 将抽象凝练的语言化为一幅幅可作用于视觉的栩栩如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收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咏华山》一文中,寇准的诗《登华山》时,让学生看古代画家描画的华山景象:巍巍华山,耸入云霄,站在山顶一轮红日就好像在自己的头顶上一样……这样给予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此时再问“举头红日近”的意思,学生就能很快领悟诗中华山的高大雄伟意境,也更能使学生领略古诗的美。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语文课上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将图画引入课堂,不仅能将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激发出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学科间的互相渗透”。

二、以画助记,展现形象的文字

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二年级要把识字教学作为教学重点,要让孩子喜欢学习写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的运用图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画面,使汉字与事物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例如,教“目”字时,很多孩子都会和“日”混淆。在教学中教师用彩色粉笔板画一个眼睛,引起学生兴趣后,再演示图画眼睛是如何演变成汉字“目”的,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中间的两横其实是由眼睛的眼球演变而来的。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画。”学生只要一联系图画与汉字,就能清晰地记住目这个生字了。

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或者部首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如“渴”很多孩子都会和“喝”混淆。在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绘画的方式区分这两个字。老师首先在天空中再画一个太阳,下面画一个人,这个人被围墙围住了,这时告诉孩子,烈日炎炎,这个人满头大汗,口干舌燥,此刻,他最需要什么?孩子们都说水。此时,老师在外面画了一条河,说:“口渴需要水,渴字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字口在旁。”此时孩子很容易就把“渴”和“喝”区分开了。

“看图会意识字”是一种图画与韵文相结合的新型识字形式,重点是“看图”和“会意”。教师让学生看图思考,把生字符号、图象、声音、意义整和在一起,以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巩固识字效果、提高识字“自动化”水平服务的。从而达到由识字向阅读的过渡,并通过阅读巩固识字的成果。

三、以画促写,启发写话的灵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儿童声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时期。《新课程标准》也对低年级的作文明确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话,往往表达得太简单或错乱无序,教师可以巧妙地应用绘画帮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说,启发学生的灵感,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写话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都很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由于他们能力有限,往往没有条理。此时教师如果能巧妙的运用绘图,就能让学生懂得怎么看,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最后看什么。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8“说说写写”中要求孩子写一写未来的交通工具。如果让孩子天马行空地写,很容易写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如果利用绘画,让孩子们先把自己想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的样子画下来,在通过介绍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的颜色,外形、构造、用途、特点等把话说清楚,此时再写下来就容易多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得到较好的训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现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图画对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思考力及语言表现力,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画,对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思考力及语言表现力,有着独特的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这种形象生动的绘画形式巧妙地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定能让他们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幸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华山图画识字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Euler-Lagrangian Systems with Uncertainties
咏华山
随王履登华山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华山历“险”记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