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困生”转化之我见

2014-10-31 20:58徐顺建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差生学困生教育

徐顺建

“学困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或思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差的学生,又称“后进生”,过去人们又称之为“差生”。任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困生”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学校、社会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我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一部分“学困生”是因为智商较低,学习不努力造成的.还有一部分“学困生” 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看而造成的.这是社会的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面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学困生转化存在的问题

学困生转化和提高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严而不爱”,对学困生一味地严格要求,对学困生“恨铁不成钢”,甚至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违师德的行为,差生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认为教师有意跟自己过不去,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对抗情绪。结果适得其反,另外一个是过分表扬。对学困生的优点或闪光点过分或拔高式表扬,行为与表扬差距很大,学困生的心理负担较重,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结果。

二、学困生转化和提高的策略

1、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困生,让他们充满自信。

首先教师要在心底里平等地对待学困生。每一个学困生有缺点或犯错误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及严肃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平等的态度,才能被学困生接受。辟如俩学生发生争吵,教师不能厚优等生而薄学困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切忌对学困生进行挖苦讽刺,对学困生人格上要尊重,不能侮辱。这样平等对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次,让学困生充满自信。差生变优生,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自卑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有些学困生,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其感受到进步,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当学困生有进步哪怕一点小进步都要及时表扬,但表扬要实事求是,不拔高.在教学中,我对每个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均有记载,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进步都胸中有数,树立学困生的自信,还要多做纵向对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2、针对“严而不爱”的问题,我采取善待学生和持之以恒施以爱心的做法。

首先,要毫不偏见地发现或挖掘学困生的优点、闪光点。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在平等地对待他们,在关心他们,只要努力,一样会得到老师的喜欢,一样会变成先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要差生有一小点进步我都能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与喜悦,激发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和留意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或赞赏,错过表扬的最佳期,会被学生误解为教师为了表扬而表扬。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其次,不要让学困生产生“被遗忘”的错觉,在教育实践中,多关心,体贴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比如,新授课后,练习题比较简单,我把板演的机会让给他们,让他们及时掌握新知,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帮他们订正作业,时间比较充分,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有足够的的耐心,要因人施教,持之以恒,让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学困生们不良行为,不是一日养成的,也不是一日就能改变的,我们应该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付出相当大的精力;这是因为学困生自制力差,抵御外界诱惑力不强,有时甚至明知不能为而为之,为之后又感到后悔。对此我们要认识到学困生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要允许他们的反复,关键是学困生出现反复的时候,教师该怎么办?教师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明白错在哪?为什么又错了?怎样改正?下次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从而让他们懂得,老师是真心实意地为了他们健康成长。凡事都有个过程,要给学困生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由此可见,转化学困生必须有信心、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采取“感化教育”法,使学困生自己去要求上进。

教育要有宽容。教育的对象是各具特点的活生生的学生。我们往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要求所有学生同一个标准,同一个结论,同一个模式,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做作业考试时要求同一个标准答案。放大学生的错误,学生迟到认为学生时间观念不强,学生在课堂因突然得出问题的答案而欢呼时,是不遵守课堂纪律,故意捣蛋;学生课间偶尔打闹是打架斗殴等等种种现象,教师应用学生的眼光,用宽容的心理去理解他们,他们毕竟是孩子呀!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表现自己的感情,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本着“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原则。为他们创造进步的环境。学困生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就在哪些方面多为他们创造环境,给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重新找回自我,让他们有进步的原动力。转化和提高学困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点,善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持之以恒,点燃他们自立,自信,自强的信念。教育的明天一定会充满希望。

【作者单位:灌云县下车镇长春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差生学困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