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实践探索

2014-10-31 21:01华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语段译林句型

华静

文本再构是如今小学英语教学的热门话题,它与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会进行适当拓展的做法有相似之处。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仅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海著名外语教育专家、教研员朱浦老师这样认为:“教材不是圣经,它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世上没有一套教材是专为你所教的学生而编写的;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合、调整、和补充。”

要了解实施文本再构,就要先理解什么叫做文本再构,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建构,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又结合所教对象的原有知识情况,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的过程,使得它形成为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有着灵魂的可观可读可感的文本语段”。这个语段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在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三年级开始很多内容都是一二年级的复现,只是略有增加,大多数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掌握了,教师面对这样的文本应如何处理、适度拓展新知识,使新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就需要关注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文本进行再构。那么怎样进行文本再构呢?

首先,文本再构应基于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的学生选择文本再构的切入点,一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基础出发,层层递进。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可进行以单词新授为教学目标的“文本再构”;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进行以句型新授为教学目标的“文本再构”;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进行以语篇教学为教学目标的“文本再构”。对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教师在构建文本的时候可以多设计一些活泼的活动,如情景表演;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易听读的内容,发挥他们擅长思考的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好的,可以适当增加文本的难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文本再构应基于情境的关联性。语言是活动和情境的产物,语言的学习与情境紧密相关。《新课程标准》要求认读词汇,应该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matter? 本课内容仅仅是单词: happy, sad, hungry,, thirsty, tired,ill和句型Whats the matter?,这些单词都是表示感觉的,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于是我新编了文本内容,创设以下情境。

我结合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段,然后截取一些主要的图片,出示再构的文本,进行教学。

T: Look at the Little Match Girl. Is she happy?

S: No, she isnt.

T: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 She is sad.——引出sad教学

(同时抓住情境的关联性,结合旧单词进行音标的教学。)

T: Why she is sad?

S1: Because she wants a pair of shoes.

S2: She is cold.

S3: She has no gloves.

我提示T: The girl is in the street. She has many matches, but she has no food.学生听了提示后马上举手。

S: 老师,“又渴又饿”怎么说? T: Hungry and thirsty.——引出hungry, thirsty教学(由旧单词bus,thirty引出hungry, thirsty的拼写教学。结合旧单词,总结音标。 )

第三,文本再构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选择地进行再构。例如,译林版四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这篇课文,我结合了我校每年数学节的义卖活动,让学生围绕“买卖”这一话题开展语言活动,真实地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我首先通过我和学校老师在微信上商量数学节义卖活动的对话截图,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进来。在义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操练本课的句型丝毫不觉得枯燥,短短一节课时间,学生已经将Can I help you?Id like ...How much is it/are they?Its/Theyre...这些句型掌握得非常熟练了。

第四,文本再构需要新鲜元素。带进新鲜的元素,使学生眼前一亮,兴趣凸显,乐趣无限。译林英语三下project1 My puppy这一课中,我加入了绘本的阅读,同时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舞台秀的场景,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将制作好的小狗玩偶搬上舞台。由于之前拓展了绘本的阅读,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很充分,不仅能将前四个单元的句型运用起来,有的学生甚至还加上了一些课外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复习课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操练,而是真正做到了语言的活学活用。

第五,文本再构应体现渐进性。在一节课内,如果是稍微复杂的知识点,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及时吸收和理解,这时,教师就需要在文本再构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对文本进行分解,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例如: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4 Drawing in the park,我首先以What can you do?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能力,然后再适度拓展到What can she/ he do?在询问中,能够让学生陈述他们的朋友能做之事。在自我陈述与倾听他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已的能力,增强自信,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句话,简而言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文本再构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以上是我结合自己在小学中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对独立语段教学以及文本再构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语段教学,然而语段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再构,文本再构的实施更离不开一定的语境。总之,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将继续在文本再构的这条路上一路探索。

【作者单位: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语段译林句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典型句型大聚会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过刊转让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